橫跨萬里,這場別開生面的國際醫療救助讓大家點讚!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一方小小的電腦屏幕

跨越近10000公里

緊緊的把中國和非洲相連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屏幕的這一端

陳錦飛教授及其團隊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屏幕的那一端

是遠在桑給巴爾奔巴島

是第27期援非醫療隊

及一名奔巴島晚期宮頸癌患者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6月1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醫療救助在南京市第一醫院沃森智能腫瘤會診中心展開。本次國際醫療救助,醫療專家用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高科技人工智能手段,開啟國際醫療救助的Watson模式。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院領導高度重視,為了確保週四遠程會診的順利進行,我院院長張穎冬、黨委書記馬俊全程參與了前期的遠程會診信號調試工作,所有信息工程師、腫瘤專家、援非醫療隊員都參與了此項工作中。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現場,第一位接受遠程會診的是桑給巴爾奔巴島70歲晚期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病情複雜,需要多學科會診給出臨床治療方案。陳錦飛教授仔細詢問了病情,與援非隊員交流了患者的臨床症狀,結合Watson的建議現場為患者定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陳錦飛介紹,腫瘤患者通常一次只能得到一個科室的專家建議,病情相對複雜的患者為了得到更加綜合全面的評估,則往往需要輾轉多個科室或多家醫院。通過Watson會診,就像將國內外、多科室的大夫請到一起,為患者提供綜合性、規範化且精準的治療方案。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桑給巴爾奔巴衛生署副署長阿里也現場觀摩了本次救助,他非常高興的表示,這充分展示了中國醫療衛生工作者不畏艱險、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醫療隊高效、有序的醫療救助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國形象,增進了中坦人民的友誼,向全世界展現了國際醫療救助的“中國行動”,為南京市第一醫院的醫生和人工智能點贊。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第27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副隊長、我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爾東說:“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國際救助任務危重,用遠程醫療這樣有力的科技手段,讓我們在國際救助中發揮更加大的作用。”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我院副院長趙太宏表示,醫療無國界,科技無國界,讓人工智能參與到國際救助當中,無疑極大提高了醫療效率,提升醫療質量,讓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享受到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希望以後更多的醫療人工智能在國際救助中大展拳腳,在國際醫療救助的舞臺上幫助到更多的醫生和患者。

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横跨万里,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医疗救助让大家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