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自己親舅舅,逼救命恩人自殺,他仍被後世評爲天下第一仁君

古代的皇帝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暴君,比如秦始皇、項羽、隋煬帝等,他們一般被後人唾罵,還有一種是仁君,比如漢光武帝、宋仁宗趙禎、明孝宗朱祐樘等等。

不過要說歷史上最為仁慈的皇帝,恐怕還要算西漢時期的劉恆,也就是漢文帝,中國“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兩個故事都跟劉恆有關,一個是為母親親嘗湯藥,一個是廢除肉刑。

害死自己親舅舅,逼救命恩人自殺,他仍被後世評為天下第一仁君

儘管漢文帝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是仁慈的,可他卻也做過心狠手辣的事情,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殺死薄昭,而薄昭還是自己的舅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劉邦去世後,呂后政權,整個朝廷上下都被呂氏集團把持,劉邦許多兒子都被呂雉殺害,而她看劉恆比較老實,就放過他一馬,讓他跟母親到代國當藩王,劉恆之母薄姬臨走前吧,把自己的弟弟薄昭也帶上了。

後來周勃、陳平聯手,終於拿掉了呂氏集團,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高祖劉邦的兒子基本被殺光了,找誰做皇帝呢,最終他們找到了遠在代國的劉恆,劉恆接到消息後不敢去,因為他懷疑此事有詐。

害死自己親舅舅,逼救命恩人自殺,他仍被後世評為天下第一仁君

於是劉恆派薄昭也就是自己的舅舅去長安打聽消息,看看此事到底是真是假,結果薄昭瞭解情況之後,確定大臣們真的是打算把劉恆接回去做皇帝的,這才放心,如果沒有薄昭貌似進京打探消息,劉恆哪有膽子去,所以薄昭也可算劉恆的救命恩人了。

劉恆登基之後,即漢文帝,儘管薄昭為漢文帝的登基作出巨大貢獻,可後來他還是被劉恆給殺掉了,史料中關於薄昭被殺的細節並不清楚,據說是因為薄昭的侄兒薄貴作奸犯科,被鍾毓處決了,可薄昭不服。

害死自己親舅舅,逼救命恩人自殺,他仍被後世評為天下第一仁君

於是薄昭為了給侄兒報仇,一怒之下就斬了鍾毓,按照漢朝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律,漢文帝劉恆只能殺掉舅舅薄昭了,但薄昭之死還是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謎團,甚至有人說他想謀反。

但不管怎麼說,漢文帝作為仁君,他不應該殺自己的親舅舅,況且舅舅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這不是恩將仇報嗎?唐朝宰相李德裕評價漢文帝,就說他母親在世時,竟然殺了自己的舅舅,怎麼能對得住自己的母親,可見他前面的親嘗湯藥只是為了收買人心罷了。

害死自己親舅舅,逼救命恩人自殺,他仍被後世評為天下第一仁君

但不管別人怎麼評價漢文帝,在中國歷史上500多位皇帝中,漢文帝始終是仁君的代表人物,甚至有人把他稱為天下第一仁君,對於這個說法,你贊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