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群人在140℃超高温下工作,一晚上喝10瓶水也不上厕所


抗拒着,抗拒着,三伏天还是来了。全省都开启了烧烤模式,37℃、38℃、39℃,橙色预警、橙色预警,还是橙色预警。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不蹲在空调屋、风扇下,"我觉得我可能活不过这个夏天。" 在这种天气里出去工作是一种什么感觉?头顶是炙烤的骄阳,身上是雨下的荷塘。衣服粘着肌肤,身上没有一丝清凉。

7月21日晚间10点多,郑州市化工路,虽然没有了白天的红烧,但夜晚的清蒸也威力十足。走了不到百十米,记者的T恤已经湿透。 此时的高楼内,已是灯火通明,各家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间或能听到电视机飘出的音乐声。 而在化工路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溜反光锥隔出半个车道,大车小辆偏北侧而行,碾过凸凹处传来哐啷叮当的响声。

天气酷热,长裤和球鞋确实标配。南侧隔离范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施工。雾炮机、刨铣机、渣土车、清扫机……忙而不乱。这是郑州市市政维护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在修路,中修整治化工路。 据项目经理梁建平介绍,此次桓公路中修整治工程全长4.2公里,起点为西四环,东至业高架下桥口。由于化工路已经服役超10年,加上是连接三环和四环的主干道,大型车辆经过较频繁,路面沉降、龟裂严重,已到了影响正常通行的地步。


偷得少许闲暇,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儿到驾驶室外"偷"点风。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工人都必须穿长裤,不能穿凉鞋,而在这样的天气下,基本上不到10分钟,"连内裤都是湿的。" 一晚上,他们每个人几乎都要补充10瓶以上的水,"就这汗都流完了,连去厕所都不用。"

由于环保、通行等因素影响,他们的施工只能放在晚上10点到次日6点,虽然没有了太阳的炙烤,但这短时间夜晚的温度依然居高不下,"估计也得快30℃了。" 为了保障维修路段的通行,他们也只能半幅半幅的修,一个晚上,两个班组,60多人,也就整修2000多平方米的路面,大致有六七百米长,"有量,还得保质。" 60多个工人,不管是刨铣、清扫、运输,还是摊铺,每一道工序都是在挥汗如雨中进行。

尤其是在铺设沥青环节,"倒出的沥青超过140℃",站在旁边,脸上的汗毛都觉得往里卷。

晚上10点半,公司党支部书记高希敏,总经理许志勇,工会主席曹蓬也抽出时间,带着几十箱的矿泉水、绿豆汤等降温物资来到施工现场,对工人进行看望慰问。

我在阴凉处挥汗如雨 ,你在云端间兢兢业业。太阳似乎要把你烤焦,责任却让你如钉似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