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帝釋天的外將,守護在須彌山上。須彌山山腰上有一座山,山上有四個山頭,四大天王各居一山護一部洲(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其中,持國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東部黃金堙,負責守護東勝神州;增長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南部琉璃堙,負責守護南瞻部洲;廣目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西部白銀堙,負責守護西牛賀洲;多聞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北部水晶堙,負責守護北俱蘆洲。他們最常見的形象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將”。

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又叫毗沙門天,多聞比喻福、德聞於四方。多聞天王的職責是維護如來道場,因此有很多機會聽聞如來說法,所以才被稱為多聞天王。印度教中的多聞天還兼職司財,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西藏密宗中,更把他尊奉為“財神”。又因他能賜予眾生以福慧與利益,所以被奉為“七福神”之一,因此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多聞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半山腰北方的水晶堙,統領著無量的夜叉,鎮守在北方,是佛教中的護法天神,也是閻浮提世界北方的守護神。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多聞天王一般形象為神王形,左手持寶塔,塔在佛教中一般象徵佛意,所以在此象徵護持佛意;右手捧寶棒,那是它的三昧耶形態;腳踏兩隻惡鬼,象徵征服邪惡。近現代考據文獻中記載,在敦煌千佛洞中,曾有絹本著色的毗沙門圖出土。在曼陀羅中,他的形象是:披著甲冑,左掌插塔,右持寶棒,多為坐像,也有像的,在金剛界曼陀羅的形象與此相同。

多聞天王的化身在藏傳佛教中,他還是一位財神,依藏密經典所述,財寶天王名“南通謝”,是五方佛中寶生佛的化身,並有八路財神相伴左右,而漢傳佛教則認為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作為財寶天王,他的形象更為華麗無比,通身金黃色,一面兩臂,頭戴五佛寶冠,身穿黃金鎧甲,佩戴各種珠寶瓔珞,右持寶幢,左抱吐寶鼠,以菩薩如意坐姿坐在白獅子上,身上放射出如十萬旭日光芒。八路財神是財寶天王的伴神,他們協助財寶天王普度眾生,滿足眾生求財的願望。根據經典所記,在釋迦牟尼佛住世之時,天王曾在佛前立下誓願,願意護持佛法,並給予眾生財富,令其成就世間法。所以從外相上看,雖然顯示的是財寶天的容貌,但實質上仍然是佛陀的化現。 一般人修煉財寶天王法時,如果能夠時常在財寶天王本尊面前精勤練習吟誦他的咒語,並且經常行善事,就會得到本尊財寶天王與八路財神的大力支持,這樣練習財寶天王法的人就會事業順利,大展宏圖,財源滾滾,快速得到財寶天王的相應。求財的同時,如果還想消除災難,解除厄運,增進福祉,可以誠心祈求財寶天王,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增長天王

增長天王,譯為毗留多天、毗流離天等,是藏傳佛教中的十二天之 ,也是十六善神之 。增長天王住於須彌山南面半腹的琉璃堙,率領著鳩茶禁、薜荔多等鬼神部眾,依佛教中的說法,供奉此天能降伏邪惡、增長善根。在曼荼羅中,增長天王位於外金剛部院的南方。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關於增長天王的尊形,據《陀羅尼集經》記載,他的衣甲與東方持國天王基本相同,右手持矛,矛根著地。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記,南方增長天王,身赤紫色,紺發,臉顯忿怒相。身穿甲冑,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剛杵。

在有些藝術品中,增長天王右手拿刀,象徵斬斷生死輪迴;左手拿三股又,象徵以佛法無漏智刺向或斬斷各種偏見與謬見。更多的時候,增長天王會手持寶劍,這是他最為常見的標誌象徵智慧能斷一切愚痴與邪惡。有時,他的手中還舉著一面鏡子,那是佛教中最常用的八瑞物之一。寶鏡在佛教中象徵著佛陀圓滿的智慧、透徹的悟性或身口意三密相應之意;同時,還象徵正確的思維如鏡子一樣能準確無誤映照萬物,喻佛法真理無偏無錯、圓滿無缺,有時則是佛教菩提心的象徵。在中國佛教的寺院裡,我們經常會看到身呈青色,手持寶劍的增長天王,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持國天王

持國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善神,藏傳佛教的二十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他居住在須彌山半山腰東面的黃金堙,守護的方位為“東方”,故又稱“東方天”。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關於他的形象,據《陀羅尼集經》卷十一記載,持國天王面呈赤色,現忿怒的表情,象徵降伏一切邪惡勢力,摧折一切障礙;身著天衣,身相嚴飾精妙,左手臂垂下握刀,象徵阻擋障礙;右手臂屈而前向仰掌,掌中有寶物放光,象徵護持眾生或惠利眾生。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所說,持國天王身青色,紫發,面顯忿怒狀,著紅衣甲冑,手持大刀。在一些藝術品中,持國天王的形象一般為白色身,象徵他所護持的法是正法、善法;手持琵琶,象徵風調雨順、護持修善百姓或修道人之意。持國天王手中的琵琶是他主要的辨識標誌,表明他主樂神,善用音樂來教化眾生,能令眾生皈依佛教。中國內地佛教寺院中的持國天王塑像,因受《封神演義》等民間神話影響,為一手持琵琶、身披中國式戰甲的武將形象。

廣目天王

廣目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善神,“十二天”之 ,也是“_卜六善神”之一,居住於須彌山半山腰西面的白銀士垂,這座城非常莊嚴潔淨,瑰麗無比,殊勝非凡。廣目天的本誓為懲罰罪人,令作惡的人嚐盡艱辛,遭到處罰後,心生嚮往佛法之心,因此他是佛教中重要的護法善神。廣目天常以天眼觀察閻浮提的眾生,司掌並處罰行惡之人,令造惡的人生起嚮往佛法之心,是佛教重要的護法善神。因他守護的方位是西方,故又稱“西方天”。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關於他的形象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身長有一肘,穿著種種精美的天衣,看上去十分的威嚴。他的左手伸著長臂,執一根長矛,右手持一條紅色的繩索。廣目天王身上還纏著一條龍,並把它的頭握在手裡。在我國漢地,廣目天的造型很多,在《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唸誦儀軌供養法》中記載的西方廣目天王,他的身體是紅色的,手執蛇索,守護在壇城的西門。在《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廣目天王是肉色身,臂掛黑絲,面露微笑,身穿甲冑,手持筆作書寫狀。相傳,廣目天王是迦樓羅的化身,能鎮伏龍王,所以成為統領眾龍的領袖,他的很多形象中右手都抓一條蛇或龍,象徵他是龍的首領,並表示風凋雨順,這也是辨識他身份的重要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