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

“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教父

一 人們常常痛恨道德綁架,但是有沒有想過,當有人站在你面前因為確實存在的問題而道德綁架你的時候,你是幫還是不幫?

最近古天樂就遇到了這樣的一起“道德綁架”。

古天樂在香港參加一項活動的時候,接近活動的尾聲,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一個女孩,直接跪在二樓,手中抱著一個非常大的紅色紙板,寫著兩個顯眼的黃色大字:求恩。
“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的瞭解,才知道女孩的父親得了病,沒錢救治,所以跪求古天樂能夠給她借100萬,幫助自己的父親能夠早日恢復健康。隨後她又補充了一句:“如果借不到錢,就死在這裡!”

在“捐贈儀式”的公眾場合以死相逼的要挾,這哪是借錢,分明是搶錢。

為何是古天樂?或許,在整個娛樂圈中,如果說起慈善,可能沒有比古天樂更能做慈善的人了。有人統計過,他的捐款數額三年就超過了2500萬。誰能想象呢,這個用著幾百塊手機的男人,竟然在把錢捐給別人時如此大方。

面對如此求恩的舉措,古天樂並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在現場簡單的詢問之後,對媒體和其他人表示,等完了一定會去了解一下女孩家庭情況,瞭解一下具體的詳情,如果真正有需要的話,古天樂表示願意出資幫助這個女孩子。

明明心懷一顆善意之心,古天樂並沒有做錯什麼。更不欠任何人分毫。為何在有些人歪曲的世界觀中,善良得不到善良的對待,卻還演變成了軟肋,每次攻擊都志在必得?

二 綁架善良,販賣貧苦與悲情的案例又何止這一起!

前幾年最出名的事件莫過於“孫儷助捐門”了。

2002年剛拍完《玉觀音》時,孫儷通過一檔節目看見了貧困家庭的孩子向海清的生活狀況,於是便開始資助他。但是當向海清考上大學之後,內心開始膨脹,談戀愛、打遊戲、換手機等等,把孫儷當成了搖錢樹,不停的向孫儷要錢,甚至在10天內跟孫儷要了3次共計1000塊錢。


當看到這個質樸的孩子漸漸走樣後,不想讓他成為溫室裡的花朵,便停止了對他的捐款。

誰料農夫與蛇的故事卻因此而上演。
“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向海清非但沒有自力更生,反而在知道孫儷停止資助後,就寫了一封信,說要曝光孫儷。因為,他在眼裡這些錢對明星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孫儷,因為這件事被無數網友謾罵。但是直到知情人說出了真相,人們才弄清孰對孰錯。

感恩是教養的產物,擁有的人太少太少。而忘恩的人,必然會負義,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千萬不要用善良,去餵養不懂感恩的人,最後卻被人當成了傻子。

三 被善良餵養起的人,往往容易滋生最惡毒的心智,因為他們常常將窮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還記得感動中國的歌手叢飛嗎?為了資助貧困學生唸書,捐款高達300多萬,可是自己和家人卻擠在58平米的小屋內,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

但是等他被確診患有胃癌,需要花費高昂的費用。那些在叢飛的幫助下已經有了高收入的人們,卻全部選擇了沉默。更令人氣憤的是,受資助學生的家長,居然寫信說道:“你啥時候能出來掙錢,說好供我家孩子讀到大學的,孩子剛剛讀到初中,你就不管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這世上最傷人的莫過於:我為你雪中送炭,你用炭把我燙傷;我把你當親人,你把我當提款機。貪得無厭的結局,往往是讓善心躲起來。

例如,前一陣子被劉強東怒評的“別墅門”。


“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廣東湛江,有位企業家獨自出資,修建了129棟共258套別墅,準備無償贈送給村民使用。這本是一件好事,沒料想到,有村民提出,子女已經結婚,希望再分多一兩套;有戶口早已外遷的原村民,也聯名寫信,希望回村分房。
​有村民,不僅要別墅,還要求高額的賠償。

村民吵吵鬧鬧,企業家不勝其煩。由於要求沒得到滿足。有村民晚上,還潛到別墅裡,打砸新房,肆意破壞。

做了100件好事,只要有一件沒做好,有些人就覺得你不好了!對於這樣的人,無止境的、沒有理性的善意反而是在作惡。


四 面對這個太多欺騙、太多謊言和太多貪婪的社會,很多善良的心早已被弄得傷痕累累。

但對於孩子而言,我們既需要告訴他們不要忘記善良,更需要告訴他們行善的同時,請務必保護好自己!

韓國有部叫做《素媛》的電影,是根據當地的一個真實案例改編的。

講的是一個10歲左右的女孩素媛,在一個下雨天的上學路上,遇見一位醉漢向她求助。善良的素媛看他在雨中淋得很是可憐,於是同意打傘送他。結果,在一處廢墟的舊工廠裡,醉漢露出了魔鬼的樣子,殘暴的性侵了她,導致素媛後半生只能靠人造肛門排便。
“不給錢,我就去死”古天樂被逼捐100萬素媛的父母都是善良的人,他們平時教育女兒要善良,卻忘了告訴女兒對於成年人的求助,可以選擇不去幫助。


善良沒有錯,但是要有底線,不然很容易被人利用,甚至受到傷害。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當遇到一個比你強大的人尋求幫助時,你可以選擇拒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會拒絕不僅是學會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習一種如何與人交往的處事技巧,這更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一種培養。

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一件事,你做了會覺得不開心,一定要學會拒絕。善良是一種選擇,但 say no 卻是一種智慧。因為,幫助他人是有前提的,自己有能力去幫就幫,沒能力可以靈活處理。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看到有人溺水而沒有跟著跳下去施救,是一種智慧,而非冷漠。因為跳水不是唯一的救援方式,大聲呼喊,打110是更明智的選擇。

我們要保護孩子的純真善心,呵護他幼小的心靈,就要讓他們知道善良從來都是有用的,但卻是有原則跟底線,更是有技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