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太豐盛,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晚餐太豐盛,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上班族的工作緊張又繁忙,早餐和午餐會隨便對付,晚上下班後,時間充裕了,就想好好地吃一頓。以往我們強調晚餐要吃少。但是,現在大部分上班族卻把晚餐作為一天中的正餐,吃得過於豐盛,殊不知問題晚餐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一名美國健康專家曾經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收入。他解釋說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晚餐應該怎麼吃呢?應注意下面幾點。

1.晚餐吃得過飽,多餘的熱量合成脂肪在體內儲存,可使人發胖,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晚餐攝入的熱量不應超過全天攝入的總熱量的30%。

2.晚餐過飽,腸胃會對周圍的器官造成壓迫,使大腦相應部位的細胞活躍起來,誘發各種各樣的噩夢,甚至失眠。

3.晚餐過多進食肉類,不但會增加腸胃負擔,而且還會使血壓猛然上升。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

4.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再過多飲酒的話,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

5.晚餐攝入過多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

6.晚餐攝入過多食物,在大腸內受到厭氧菌的作用,就會產生有害物質,晚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7.長期晚餐吃太飽,睡眠時胃腸及附近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腦部的血液供應也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細胞老化。據統計,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老年後有20%以上的幾率會罹患老年痴呆症。

晚餐太豐盛,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小提示:

1.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攝入量比例,最好是“343”即早餐佔3成、午餐佔4成、晚餐佔3成。

2.吃晚餐最佳時間是18點左右,晚餐應該吃8分飽,晚餐後四小時內儘量別睡覺。

3.腦力上班族,晚餐宜多吃補腦食物。

大腦所需營養食物成分:

1.碳水化合物:大米、麵粉、小米、玉米、紅棗、桂圓、蜂蜜等。

2.優質蛋白質:蛋類、魚類、禽類、瘦肉等。

3.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葵花子、南瓜子、花生、西瓜子、核桃、魚、蝦等。

4.腦磷脂:如豬腦、羊腦、雞腦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存在於雞蛋黃、鴨蛋黃、鵪鶉蛋黃、大豆及其製品中。

5.維生素A:動物肝臟、乳類、蛋類、胡蘿蔔、韭菜等。

6.B族維生素:穀類、豆類、花生、核桃、芝麻、香菇、蔬菜、蛋類、奶類、瘦豬肉、臟腑類、酵母、鱔魚等。

7.維生素C:獼猴桃、柑橘、檸橡、柚子、菜花、綠葉蔬菜、辣椒、西紅柿等。

參考李志敏編著《上班族的養生經》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