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入错行有多可怕?

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左右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

因为种种原因学习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又选择了专业不对口、没有什么前景的行业,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对工作的厌倦感日益加深,职业发展看不到光明。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那么,

“进错城”有多可怕?

在高水平的城市,拿着普通的低薪,跟不上行业迭代,看不到晋升的曙光,谈不起恋爱,买不起房子,职场情场两茫茫。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如果说“入错行”是人生走进了七弯八绕的胡同,那么“进错城”差不多就是走进了死胡同,“一入胡同深入海,五年十年出不来”,数千万死磕北上广深的人,就像飞蛾扑火一样,看似飞向那一片光明,最终却走进了人生的暗夜。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1

一线城市“进错城”五大症状

多数人在进入一线城市之前,对于“为什么要进一线城市”这个问题,大都没有细想,“中国这么大,我要去看看”、“一线城市薪资高”这些概念化的思维占主流。

因为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进一线城市”的冲动,所以几年之后出现了“要不要离开一线城市”的迷茫和焦虑。

一线城市“进错城”五大症状:

1、虚无理想型:很多人心中有着理想和远方,带着一腔热血和梦想来到一线城市,但是理想究竟是什么,远方又在何处,多数人说不清楚,长期事业无进展,薪资难上升,活在自己的理想中,正如一句网络热词“理想就是离乡”,离乡很真实,理想却梦幻。

2、职业瓶颈型:

经历过多年的职场奋斗,受限于学历、天赋、机遇等因素,最终既进不了大公司,也不能在小公司鹤立鸡群,技能平平,经验平平,薪资平平,进入职场瓶颈难以突破。

3、传统行业型:虽然身处一线城市,却从事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统行业正在走下坡路,或面临转型升级,在冷酷的行业趋势之下,进入职业低谷期。

4、无力购房型:一线城市房价高不可攀,即使获得高薪,也难以实现购房愿望,内心渴望成为有巢氏,却最终面对房价的无奈,没有城市归属感。

5、为房东打工型:薪资水平没有实现过万,房租占收入比超过合理的25%水平,甚至占到40%以上,工作几年存款还是五位数,基本为房东打工。

6、终身房奴型:在一线城市月薪过万,在亲朋好友帮助之下交齐购房首付,然后进入终身供楼期,月供成千上万,每月省吃俭用,一日购房,终身为奴。

7、低头认命型:大城市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认命,一些人面对命运无力抗争,低头沉湎于游戏,在低头玩游戏的同时,其实已向命运低头。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2

选择城市的11项要素

一次人才招聘会的调研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76.11%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更看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71.6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待遇也很重要。

怎样选择一座城市?

选择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考虑个人与城市的匹配度,并找到多方的平衡。

城市选择需要考评11个要素,包括:城市产业、城市薪资、人才政策、房价收入比、房租收入比、子女就学机会、恋爱机会、人才需求指数、城市归属感、城市幸福感、城市镀金计划等。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上述11项要素中,其中的四项比较刚性:一是城市产业因素,城市产业决定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二是薪酬待遇,良好的薪资水平是选择城市的必要条件;三是房价,房价收入比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四是房租,房格尔系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3

城市产业方向,决定你在这座城市有没有机会

城市大都有自己的产业定位和方向,比如北京的文化、科技产业,上海的金融、贸易产业,深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杭州的电商和金融产业等等。

城市产业定位,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个人专业和职业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之时,就形成了个人与城市的高匹配,从而在这座城市找到发展机会,相反,则会与城市发展产生不协调,难以获得机会,或者说导致事倍功半的结局。

城市的产业类型基本分为四种:一般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为什么年轻人向往一线城市?主要是向往其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阔眼界;

·一线城市哪些人难以生存?主要是从事传统型产业的人;

·为什么说故乡回不去?主要原因是在一线城市从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回到家乡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

4

房价是选择城市的第一因素

一次人才招聘会的调研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76.11%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更看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71.6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待遇也很重要。

房价已成为选择城市的第一因素,一线城市出现“90后不买房族”、“单身族”等,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房价高不可攀,并由此出现迷茫和焦虑。

2017年末,住房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数据库(www.zfdsj.org)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发布中国城市二手住房报价平均数排名表。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在4万元/平方米以上,北京平均房价直逼7万元/平方米高位;新一线城市房价近年上涨迅猛,多为10000-20000元/平方米之间,小城市房价在5000-10000元/平米之间。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进错城”

就业择城,是选择一线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小城市?

先择城,再择业!

先选择一座适合自己的城市,通过城市产业、薪资水平、房价、房租等要素的比较,找到平衡点,最终做出城市的选择,当城市选择确定之后,再根据城市的产业发展趋势来选择行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