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目犍連禮佛救母,今有孝順節一碗拗九粥,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今天是正月廿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拗九節”,又稱"後九節"、"孝順節"。拗九節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民間傳統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並且要送給親朋好友,特別是年長的父母叔伯等。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孃家孝敬父母。一碗拗九粥,滿滿都是愛!在這個孝順節裡,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前有目犍連禮佛救母,今有孝順節一碗拗九粥,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為什麼稱之為“拗九節”呢?原來這裡有一個傳說:

據傳古時候有一個叫目犍連(又稱目連)的人,出家修行,皈依釋迦摩尼,得了神通。而其母生前悍惡,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母死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目連去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小鬼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 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 這是什麼?" 目連答道∶"這是拗垢"(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所以這粥便叫"拗九粥",因目連孝順母親的緣故,又叫"孝九粥" 。

前有目犍連禮佛救母,今有孝順節一碗拗九粥,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而在現實中,閩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逢九就犯忌。民間認為"九" 是厄難的歲月,凡是虛歲逢九的人,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俗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俗稱"暗九"),或者上九十歲的人,在正月二十九拗九節這一天,都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喝一碗"拗九粥",以求平安、健康。

前有目犍連禮佛救母,今有孝順節一碗拗九粥,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拗九節"這一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孃家,孝敬父母。說實話,"拗九粥"裡不只是紅糖、花生、紅棗、桂圓等,更有著兒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頭。

一碗拗九粥,一片孝敬心!願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每天都有新鮮思想、微妙感覺!記得關注我們的小號“微妙”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