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便利宣布破產,其背後原因是……

邻家便利宣布破产,其背后原因是……

7月31日晚,北京鄰家便利160餘家門店全部關閉。

“我是今天早上接到的消息,連忙安排同事去證實,同事告訴我,鄰家便利已經在今天下午將所有員工解散了”。一位鄰家便利供應商說。

據瞭解,鄰家至今還拖欠該供應商數十萬元貨款。“很多供應商都在鄰家總部堵門追討欠款,看來我們也只能走法律程序挽回損失了”。上述供應商表示。

8月1日晚上20點左右,記者走訪鄰家位於北京豐臺諾德中心和百強大道的兩家門店。這兩家原本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關門歇業,其中一家店門口張貼著“設備維修、暫停營業”的貼士;另一家門店用一張A4紙告知消費者:預定的早餐到旁邊的包子店領取。

邻家便利宣布破产,其背后原因是……

鄰家便利暫停營業

鄰家便利是這兩年崛起的一匹黑馬。2015年5月,原7-11北京區域負責人王紫帶領團隊創辦了鄰家便利。按照當時的計劃,鄰家預計1年內在北京市場開設200餘家便利店,之後將業務拓展至國內一線城市。次年八月,鄰家便利甚至將廣告打到了紐約時代廣場。

業界流傳一種說法,王紫雖然是鄰家便利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但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一家P2P公司。P2P為peer to peer lending的英文縮寫,即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進行放貸。

P2P平臺複雜的債權和債務關係以及它不穩定的資金來源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這為後期王紫團隊的出走和鄰家便利當前的境地埋下伏筆。

“P2P公司通常需要承諾客戶,對投入資金合理利用。如果投資項目風向較大,客戶往往會對資金安全提出質疑。因此P2P公司為了確保其資金來源、利用渠道不受影響,通常不會公開披露其投資項目”,某資深投資人分析稱,“這是P2P公司資金利用的暗道,也是其共同特性。”

果不其然,2016年11月,王紫團隊離開鄰家,加入了由斑馬投資創立的另一個便利店品牌——便利蜂。據瞭解,便利蜂最初是希望收購鄰家便利,但正是由於鄰家便利實際控制人複雜的P2P背景,使得便利蜂走了另外一條道路:挖走創始團隊,重新創立品牌。

對於鄰家便利實際控制人的身份,有多家媒體證實,它就是今年四月被查封的善林金融。今年4月24日18點,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等8人被批捕。

上海警方證實善林金融採用傳統的門店推銷與互聯網營銷相結合的“線上”、“線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共計600餘億元。這個紀錄和此前e租寶實際吸儲700億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公開資料看,善林和鄰家便利從2015年剛開始就互動頻繁——2015年10月,鄰家於北京的第16家門店開業,一名微博認證為“善林金融北京分公司張娟”發微博稱:“善林金融的兄弟公司,鄰家超市開業啦”。

2017年8月21日,鄰家在北京上地十街1號院第100家分店正式開業,多位“善林系”高管出席剪綵,其中包括:善林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超商事業部總經理劉靚、高通盛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駿先生、善林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超商事業部運營中心總監金和。

邻家便利宣布破产,其背后原因是……

工商資料顯示,鄰家2015年5月5日成立,註冊資本約1.2億元,其股東賈衛平以及擔任鄰家監事的項建安維繫著善林和鄰家之間的密切關聯。

賈衛平和項建安兩人共同設立了“天津金奕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由項建安擔任法人的“北京萬卓智匯商貿有限公司”,其大股東是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周伯雲一系列的投資佈局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多條線索表明,鄰家便利突然關閉門店與此前善林金融被查封有較大關聯。一位接近鄰家便利的業內人士表示,鄰家便利的遭遇跟它投資方的背景有關,不能反應整個便利店行業的現狀。

即便如此,這無疑為當前火熱的便利店業態潑下一瓢冷水。“很多零售企業太脆弱了,昨天它還在攻城略地,今天就要倒閉了。看來零售企業家還是應該求真務實”,一位零售業界人士分析稱。

邻家便利宣布破产,其背后原因是……邻家便利宣布破产,其背后原因是……

只在於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