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火火」的幣改,區塊鏈大佬對立,鬧亂了整個幣圈

7月5日,FCoin發佈“幣改試驗區”之前,搜索“幣改”的詞條几乎搜索不到任何信息。半個月之後,“幣改”風風火火鬧了整個幣圈,“幣改”變得無處不在。

但是“幣改”的概念依舊不明確,人們照葫蘆畫瓢,參照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的“股改”試著給“幣改”下了一個模糊的定義,簡言之用通證取代公司股權。打一個比喻“以太坊發了幣可以叫1CO,但是阿里巴巴發了幣可以叫幣改。”

區塊鏈是一個正在構建的世界,它最有趣的地方是沒有永遠的法官,所有人都可以做預言家。我們來看看,區塊鏈行業大咖們是如何看待“幣改”的。

(排名不分先後)

反方

林嘉鵬(LinkVC創始人)

幣改的標的會比藍港好嗎?

小的上市公司的流動性都不怎麼樣,比如“藍港互動”,一週5000港幣的成交額,5000港幣能砸30%,幣改的標的就會比藍港好嗎?

何一(幣安聯合創始人)

不良資產發個幣就成優良資產了?

不良資產發個幣就成優良資產了?就有人接盤了?

優質資產就是優質資產,劣質資產就是劣質資產。爛項目不會因為發幣就變成好項目。

國內最近多了很多“新概念”,新瓶舊酒而已。迷信權威不如迷信自己。之前的住百家也發幣塌了,區塊鏈不是萬金油。

“風風火火”的幣改,區塊鏈大佬對立,鬧亂了整個幣圈

富蘭克凌(CoinTiger創始人)

它們不僅缺錢還缺心眼

幣改就像一株西洋參,優秀的企業吃了還是原樣,因為它們的激勵已經到位。

有問題的企業,吃了還是會有巨大的問題,因為它們不僅缺錢還缺心眼,巨大的經營問題靠幣解決不了。

幣改是一項工具,更適合新公司,因為新公司一派新氣象,沒有負累。而老公司連股東層面都難以搞定,遑論其他。

高原飛熊(Xstar創始人)

幣改其實還是1CO

我佩服圈裡人才的造詞能力,幣改其實還是1CO。只不過早期的1CO都是隨便幾個人組一個團隊弄個白皮書就發幣。

去年下半年,一些互聯網公司也開始1CO,它們有垂直行業的經驗和資源,有完整的技術和運營團隊,甚至在市場上血戰過。

這類項目應該比那些幣圈程序員要靠譜得多,不過也得小心。現在積極幣改的項目方,多數是沒賺過錢,人性的考驗一樣適用。

礦神三金

他們是抽血不是造血

現在幣圈99%的幣都是沒有現金流的項目,所以99%的項目都是死水一潭。

現在的區塊鏈就像以前的互聯網,不是做房地產的進來做互聯網就能成功。

幣圈鏈圈能成功,靠的是需要不斷的創新發展,而不是傳統有問題的企業進入幣圈去給他們解決問題。

那些本來就有問題的傳統企業進來,反而加重了幣圈的負擔。他們是在傳統行業做的不成功,現在又進來幣圈趁風口圈錢。他們是抽血,不是造血。

曹寅(數字啟蒙資本合夥人)

實體企業“互聯網+”,還沒有一個成功案例

幣改意義重大,但也十分艱難。傳統企業的通證化改造難度比互聯網化改造的難度至少高十倍。

自從國家提出“互聯網+”戰略以來,中國傳統實體企業的“互聯網+”改造,還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原因在於,人不對。

幣改也好,互聯網+也好,最大的敵人就是企業創始團隊自己。

何瓊(九州資本創始人)

很多企業股改都做不了

幣改原意是讓股權等變成代幣快速流通起來,但是真正的幣改會推翻舊的利益分配機制,很多企業股改都做不了,更別說幣改了。

大公司盤根錯節,遠不是那回事。現在的幣改,我更覺得是不良資產打包上市變現。

程超(DAIS創始人、鈦雲科技CTO)

幣改大部分會失敗

傳統企業幣改將會和互聯網化一樣,少部分企業成功,大部分企業失敗。

幣改不能簡單視為發幣融資,而應該深刻考慮token在企業設計的業務流程裡面如何發揮相應效能。如果是單純當做一種企業融資模式,很容易和p2p一樣氾濫成災,大量企業幣改淪為資金盤模式。

幣改比較適合互聯網,信息技術類轉型企業,比如共享經濟、內容社區、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這些領域均涉及到資源(行為、內容、社區、數據、存儲等)共享,再添加上價值token激勵,則可以大大提升普通用戶參與的熱情,反哺主營業務。

畢墨 (Fcoin幣改區討論組成員 、SLife生態投資總監)

“幣改”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

從古典互聯網的企業來看,能夠與區塊鏈緊密結合並且能創造更大價值的已經基本進入,還沒有進入的可能是因為政策問題或者不知道如何結合的一些企業。

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增長乏力,急需資金擴張等問題為出發點,而不是通過區塊鏈技術來革新自己的商業模式及發展方向,並且股權與通證同步,運營中心化等問題也會令社區質疑。

我認為“幣改”很難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通過這一輪“幣改”對VC及企業的教育,可能會跑出一些便於通證化,並運用區塊鏈技術達到“幣革”效果的好項目,這才是“幣改”的意義所在。

中立

Larry Liu(Genaro創始人)

明確幣改業務和設計通證模型是關鍵

我們要意識到,企業幣改所面臨的困難,主要在通證模型設計上。

一個大前提是幣改往往意味著放棄既得利益。如果簡單的將積分通證化,實則是殺雞取卵,必須創造通證流通的閉環,去中介化,將利潤回饋到客戶中去,從而增大網絡效應,創造自發的可持續價值。

此外,在幣改的時候,需要對區塊鏈底層技術與上層應用有深刻的認識,在公鏈coin中還是dapp token中進行合理選擇,不能把用戶消費補貼和公鏈共識機制混為一談。

最後,需要明確幣改的業務,具備共享理念、需要多方激勵互動的業務適合幣改,對於數據隱私與使用同時有需求的業務也適合幣改。

總結一句話,幣改具備光明的未來同時意味著放棄既得利益,幣改不是補貼,明確幣改業務與設計通證模型是關鍵。

李俊(本體創始人)

並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通證化

部分業務場景引入通證化的模型,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增強業務的實時性,以及各方參與的透明度。

但並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通證化,特別是在業務中已經建立起足夠信任的場景,沒有必要為了通證化而通證化。

另外在通證化的過程中,應儘量選擇更廣範圍參與的基礎性平臺,避免自己搭建的聯盟性平臺,甚至私有平臺,它們的透明度和信任度都不夠,這會影響通證化的終極目標和最初意義。

藍領(區塊鏈著名律師)

不是所有的業務模式都能進行完美的幣改

我認為不是所有的業務模式都能進行完美的幣改,有些只能做到一部分,有些只是嵌入一個代幣,原來的生產關係並沒有產生本質性的變革。

很多人把代幣當做某種充值卡方式來使用,用戶先把錢支付給充值卡而不是賣家,幣改中充值卡就由token來代替了,我的錢先去買token,然後再用token支付賣方的服務或者產品。這是淺顯的幣改,並沒有做到本質的革新。

我理想的幣改是對經濟模式做本質上的改變。傳統模式中,買方用戶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經濟關係,他們只和賣方有直接的經濟關係,而好的幣改不再區分買賣方,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階級,節點之間能橫向發生關係。

左鵬(金丘科技CEO)

幣改面臨兩大難題

“幣改”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社會實驗,它試圖將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用戶之間用直接的經濟利益緊密捆綁起來,從而使企業獲得更高的用戶忠誠度。

但幣改仍面臨著兩大難題亟需解決:一是通證的定位問題,目前已見到的幣改項目都是採用權益類通證,通常會被嚴格監管,有很多法律法規的條條框框限制。

二是當前的幣改項目多著重於通證的激勵機制忽視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本質,在設計經濟機制時極易陷入中心化陷阱,依賴於對一個或幾個中心機構的信任,成為與無幣區塊鏈相對應的另一個極端。

幣改如果要避免失敗,要注意互聯網+Token,實體企業+Token的簡單發幣思路。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連接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蔣宇捷(信天創投合夥人)

短期持謹慎態度

幣改是目前行業階段性的一個紅利,其本質還是“區塊鏈+”。短期我持比較謹慎的態度,長期認為有價值。

第一,行業的基礎設施例如計算和存儲能力並不成熟。

第二,幣改的對象很多是上市公司,涉及比較敏感的政策因素,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第三,區塊鏈在很多產業落地並不容易,尤其是線下部分很重的場景,所花的時間難度可能遠遠超過大家想象。

第四,我還沒有看到能完全落地和驗證過的經濟模式。

第五,很多企業還是用中心化思維來考慮這件事,同時本身被第三方推動,自身缺乏對整個行業深刻的理解,也缺乏足夠強大的動力進行內部的改造,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SKY(三點鐘社群聯合發起人、區塊鏈499小姐姐群發起人、DACC基金會合夥人)

幣改的挑戰來自三方面

幣改是虛擬走向現實的希望之路。它的挑戰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傳統股權公司的利益再分配問題,在利益再分配過程中不同角色的協同以及法律問題。二是Token模型的整體設計和市場的匹配程度,如何讓token模型匹配不同的經濟體和市場。三是長遠來說的價值迴歸,如何真正的刺激更多差異化的實際價值創造。

小馬哥(BA Capital創始人)

幣改需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幣改”通過去中介化以及構建區塊鏈通證經濟社區型組織實現價值流轉和產業資源重新配置,使投資者共建、共享、共有,並賦予傳統企業以“自金融”和“自組織”的能力。

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都開始試水區塊鏈領域。儘管幣改有諸多益處,但是目前仍需要解決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投入更多時間進行開發,也需要等待更明晰的政策。

黃步添(雲象創始人)

幣改與現有法律框架存在衝突

未來的分佈式經濟更有機會構建一個比傳統互聯網企業更大的協作網絡、以更低的成本運行的形態,以及更公平的財富分配共享模式。

幣改,更確切的說是改造原有商業組織形態,走向分佈式商業組織,通過通證來激勵分佈式商業組織的各個參與者。

但幣改最大的問題是Token證券化,與現有法律框架之間的衝突。

邵建良(比升資本創始合夥人)

“幣改”非朝夕之事

“幣改”非朝夕之事,和比特幣的價格一樣,不能以天為單位,要以年為單位來看其發展。我們也基於自己的基因,建立了金融行業的通證社區,積極探索金融行業的通證化改造之路。

劉明(Bpa&Try 創始人)

幣改可以做但不能說

幣改的本質就是積分代幣化,實體企業務必慎重,互聯網企業可以試試。

另外幣改這個概念很不好,幣改對應的就是股改,而股改有政府引導。幣改目前來看政策面不明朗,明顯有動搖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嫌疑。

很多時候事可以做,話不能說。

當年杜潤生解釋為什麼要把包乾到戶說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麼複雜,因為包乾到戶當年是被批判過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一樣,農戶只是承包土地,土地性質沒有發生變化,這樣複雜不直觀才能忽悠領導。

最後他總結道,在中國很多事不取決於你想做啥,而是你能做啥。

杜江南(三鏈資本)

關於幣改,我先有五個疑問

由此引發出的5個小問題:

1.幣改的企業是什麼樣的企業?是上市公司?還是傳統互聯網企業?

2.幣改的初衷是因為股權融資無法更進一步,還是企業真的需要引入Token經濟模型?

3.幣改是不是僅作為一個簡單的融資工具,融資完成後馬上上交易所即可?

4.幣改的企業是否可以1co和ipo同時進行?

5.美國界定Coin是否為Security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後期和數字貨幣相關的法律一定會越來越規範化,如何成為合法合規的幣改項目?

能將以上基礎的兩個問題回答好,並且能理清五個小問題的脈絡,相信一個企業能在執行層面上開始幣改。

正方

胡道遠(中國通證經濟行業領袖評選項目組組委會秘書長)

通證化改造和發幣上交易所不是一回事

幣改試驗區是推動通證化改造的賦能式投資分佈式協作社群,目前組織區塊鏈行業內最頂級的各類專家近3000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是我們的初心和宗旨。

不能創造實際價值,不能推動生產效率提高的所謂“發幣”是我們反對的。

通證化改造和發幣上交易所不是一回事。適合通證化改造的行業,一般要具有“交易、激勵、用戶、社群、互信”的特點。

幣改項目的篩選對象:大型互聯網平臺通證化改造;大型實體產業通證化改造;全球範圍內的通證經濟創新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全球數字經濟+通證項目,以及通證經濟全球基礎設施重大創新項目。

重點考察經濟體潛在規模、通證經濟系統合理性、治理機制合理性、團隊匹配度、產業資源支撐能力、切入路徑合理性幾個方面。

堅決拒絕以下三類項目:沒有錨定生態價值的通證發行項目;發起方主動製造和傳播不實信息的項目;違反所在國法律法規的項目。

孔華威(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長,起點資本合夥人)

最成功的幣改是三化合一

原來一個公司生意的幣改,主要三個事。第一,公司社區化,業務的整體價值是由社區成員(消費者和持幣者)的網絡效應決定。第二,消費投資化,消費X產品可以換取X業務的整體價值通證,這個過程也叫“挖礦化”。第三,智能合約化,無論2B和2C,無論是點到點的,還是多方參與的,整個過程是可編程的,變成一個自動執行的程序。

最成功的幣改是三“化”合一的,兩化或者一化的可能會牽強、彆扭,甚至“空氣化”。

孟巖(柏鏈道捷CEO、 CSDN 副總裁)

最好將幣改理解成社區自律行為

幣改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業務的通證化改造,也許直呼全名“通證改造”更合適。但是幣改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幣圈自律和改造,從這個意義上看,“幣改”名符其實。

我們對幣改的全部過程和關鍵信息都進行充分公開,但很多人還是有一些誤讀,比如說認為幣改是換一個馬甲發幣,幣改是在私自搞項目發審。其實幣改無關發幣,更不是所謂的發審。

幣改是以社區開放自治的方式推動區塊鏈項目的信息公開,進而幫助優質項目不斷提升改進,優化這個新興領域中的資源配置,通過自治、自律、自監管的方式創造一個良幣逐劣的正向的產業生態。

我不認為存在什麼通用的幣改模式,大家目前最好將幣改理解為一場社區自律行動。

於雋(OK資本合夥人)

我們希望助力大家落地項目

覆盤美國納斯達克成長曆史,早年間由於沒有優質項目上市,市場交易冷清。直到80年代中期,美國個人PC和互聯網時代到來,一批做硬件、軟件、底層系統等的企業崛起,才帶來了資本的持續湧入最終成就了納斯達克的繁榮。產業的崛起引來優質投資標的登陸資本市場,才是資本生態興旺的底層源頭。

反觀當下的區塊鏈資本生態,經過上一輪數字資產暴漲的狂歡後,進入漫長的熊市。投資者信心動搖,市場急需真正落地提升產業效率的項目帶來信心,帶動持續的資本注入,區塊鏈產業才能有未來的發展。

我們希望對優秀的幣改團隊傾注在區塊鏈領域積澱的資源和技術,助力大家真正落地項目,為區塊鏈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朱嘉偉(火幣集團COO)

“區塊鏈+”是一次歷史性的革命

“區塊鏈+”是一次歷史性的革命,需要在意識形態上、基礎建設上、以及上層應用中有一個全方位的創新。

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企業,更能夠藉助原有的資源,來解決行業的痛點。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學只有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才能夠獲得持續的生命力。

朱榮(原796所長)

幣改有利於生態發展

個人認為,通證經濟的金融屬性註定了TA可以服務並賦能與實體經濟。但如果純粹出於金融的需求,每家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變通。作為堅定的區塊鏈行業投資者,我們期待更多的良幣,期待更優質的項目,期待行業儘早走出亂象叢生的現狀,贏得健康長足的發展。

何永(深腦鏈CEO)

20年後token經濟可能會徹底取代股權制

幣改未來的趨勢有幾點:第一,幣改通過token 經濟模型,生產關係再造,可以進一步拉近產業鏈環節中的關係,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第二,對於員工的激勵更加充分,激發創業激情。第三,降低融資門檻,企業創始人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開發和銷售。第四,對於投資人,更早實現回報,激活資金的使用效率。

未來5-10年,幣改可能會成為企業主流的發展方式。任何規模都可以切入,規模越大,幣改難度越大,生產關係重塑會遇到極大挑戰,原有股東關係也是挑戰。規模小反而挑戰更小。

20年以後token經濟可能會徹底取代股權制,這將會是一場幾百年來偉大的變革。

易理華(了得資本創始人,雄兵資本發起人,FoKing控股董事長)

幣改成功率大於初創區塊鏈團隊

幣改成了最近區塊鏈熱點,這是有原因的。首先創業成功率極低,區塊鏈除了早期處於風口上的項目起來外,必然會面臨同樣的商業規律,大部分項目失敗。而幣改是從更成熟的團隊,產品上切入,成功率必然大於投資初創區塊鏈團隊。了得資本孵化的創新型投資與投行品牌獵人資本,已正在推進優質幣改項目。

曾林釧(比萊資本創始人)

幣改是區塊鏈發展必然階段

我覺得幣改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有點類似於原先的股改,是企業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必然要出現的。這次變革主要是藉助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證券化的便利和高流通性,在前期肯定會有一些法律上和監管上的問題,但是最終還是能夠得以解決的,畢竟這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必然階段。

餘半城(天使投資人、《每日金融》創始合夥人)

如果美團做區塊鏈支付系統

美團的一張互聯網支付牌照,大概價值十個億,如果他做自己的區塊鏈支付系統,那麼他將套利十個億的制度紅利。

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第三方支付賬戶系統,這個也是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作幣改的最大動力……也是區塊鏈項目,動不動就估值幾個億的根源。

朱高峰(The Blockchainer創始人)

幣改後,公司主體蛻變為社群組織

如今幣改,指用區塊鏈技術對公司或其他經濟主體的資產形態改造為統一的通證機制,如此之下,組織形態蛻變為社群組織,未來將以社群自治方式維持發展。

有人說幣改是一項史詩級的經濟改革;也有人說這是舉步維艱的舊世界經濟組織做最後的困獸猶鬥。

幣改的演進邏輯假如能理想化實踐確實會打破舊有經濟模式僵局,突變了生產關係,本質上是改造了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