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疫苗風波後公衆信心崩塌,醫藥冷鏈運輸不得不提

在全球範圍內,疫苗依然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疾病最有效、經濟的手段,其作用無可取代。而長春長生等多起疫苗事件發生後,公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也在崩塌。

7月22日國務院總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總理在批示中要求,國務院要立刻派出調查組,對所有疫苗生產、銷售等全流程鏈條進行徹查,儘快查清事實真相,不論涉及到哪些企業、哪些人都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除了加強產品生產源頭監管外,疫苗全流程鏈條的冷藏運輸環節也是影響疫苗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系列疫苗風波後公眾信心崩塌,醫藥冷鏈運輸不得不提

在2016年3月,“山東疫苗事件”轟動全國,價值5.7億元的未經嚴格冷藏運輸的疫苗流入18省市,一時之間,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一時間,疫苗運輸的冷鏈環節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

醫藥特別是冷藏藥品安全直接關係到民生和社會穩定,而“斷鏈”是造成該類藥品出現質量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說醫藥冷鏈物流是醫藥物流的重中之重絲毫不為過。

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現狀不容樂觀

據國家藥監局的監測數據,中國藥品冷鏈的覆蓋能力約為10%,藥品質量問題中近20%與冷鏈有關。冷鏈藥品流通市場規模仍呈較快增長態勢,但現實情況是很多藥品沒有冷鏈運輸,這與醫藥冷鏈投資高、利潤率低(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毛利率不足10%)有關,利潤的低下加劇了無序競爭。

究其原因,首先是基礎設施落後,很難實現冷藏品的集運規模化,冷藏品難運輸和難託運是目前藥企面臨的最大難題,特別是不發達的二線城市,具備醫藥冷藏品運輸條件的物流企業屈指可數。數據顯示,以北京為例,28家營業額在2億以上的藥品批發企業,每家擁有的運輸車輛僅為1.28輛。

一系列疫苗風波後公眾信心崩塌,醫藥冷鏈運輸不得不提

其次,冷藏藥品的冷鏈物流基本由具備藥品經營資質的藥品企業各自承擔,而冷鏈物流的基本設施又僅限於自有冷庫和少出冷藏車,配送範圍也僅為單個省份或個別地區,地域限制明顯。

從政府頂層設計和監管層面來看,問題也不少,各省規定也不一樣。東部省份規定藥企至少需2輛冷藏車,中西部某些省份僅需一輛即可;在配送冷藏藥品時,使用冷藏保溫箱還是冷藏車配送,缺乏具體標準;更關鍵的是,藥監部門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對其過程進行有效的跟蹤,目前尚無定論。正是“無法可依”,導致藥企冷鏈物流管理混亂,為人民用藥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發展醫藥冷鏈第三方物流勢在必行

隨著藥品流通市場規模以及藥品監管力度的增大,藥品冷鏈管理市場需求前景可期。雖然藥企可自身開展配送工作,但大型的冷鏈幹線運輸還是需要依靠社會資源,此時第三方醫療冷鏈物流應運而生。

但冷藏藥品通過社會物流企業託運,則帶來藥品質量安全風險,也正因如此,國內尚無專業從事冷藏藥品冷鏈物流、覆蓋面廣的專業化冷鏈物流企業。

一系列疫苗風波後公眾信心崩塌,醫藥冷鏈運輸不得不提

心日源認為,食品行業的冷鏈物流發展,如哈根達斯冰淇淋、雙匯冷鮮肉均實現了全程冷鏈追溯的今天,醫藥冷鏈安全在技術上已不是問題,關鍵是要儘快規範涉藥運輸企業藥品冷鏈物流服務,同時加強原有體制對運輸服務商選擇資格的安全評估,這才是防止我們藥品冷鏈斷鏈的最短途徑。

隨著新版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中關於藥品冷鏈的要求和其他相關法規政策的出臺,依託醫藥企業母體,培育具有專業化、網絡化的社會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將是未來藥品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