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理解老子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

雨翁YUWENG


这个问题是《道德经》中第四十七中的一句话。《道德经》是对中华神学经典《曲》的评论和应用。由于《曲》的内容完全符合世界对哲学的“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三大特点的定义,因此,《曲》又被称为哲学。四十七章的原文:不出于门,以知天下……。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其中的“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是圣人的三大特异功能。就是因为圣人具备三大特异功能才能创作出《曲》这部哲学经典。《曲》这部经典已经遭遇多次厄运,因此,孔子对践踏和玷污《曲》的人深恶痛绝,他把不懂曲字的造字法和会意的哲学家、孔子学院的院长、国学院院长、历史学家等人视为文化小人。孔子主张严惩这些小人。他说:“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所以,孔子刚担任司寇七天,就把不懂曲字的少正卯杀掉了。孔子断言:一切小人文化中的精英都不敢挑战曲字,事实确实如此。“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的意思是:圣人出门走得并不远,但是,圣人知道的并不少。


兴文192025802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现在《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中。说实话,《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

该章如下: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通释如下:

不出家门,就能知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不望向窗外,就能看见天道是怎样运行的。那些出行越远的人,他知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说圣人不远行就知晓天下的事情,不看就能说出事物的名称,不去做就能促成事情。

全章以圣人“不为”为例强调“无为”。

本章的语言并不难理解,但存在违反逻辑思维的问题;后人的解读也存在一些逻辑问题。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与“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应该存在因果联系。但是“不出户,知天下”与“不窥牖,见天道”没有主语,按后文的意思,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当是“圣人”,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中的主语“其”指的一定不是“圣人”。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与他人(其)“出弥远”,却“知弥少”是不可比的,也就是说,圣人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与他人(其)“出弥远”,却“知弥少”不应该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且没法证明他人“出弥远”,却“知弥少”。主观认定他人“出弥远”,却“知弥少”既没有根据,也不合道理——这是老子为了推崇所谓圣人,在表达上出现的疏漏。这个疏漏,降低了《道德经》的说服力。

中国有句名言,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是一个正确的主张,老子虽然不一定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他一定没少读书,也出行过。从这点来看,我们研究老子的“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中的“学”一定不是“学习”“求学”的含义。如果放弃学习,怎么还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呢?难道圣人是“生而知之”者?

既然推崇圣人,就是有意强调圣人的可效仿性,让有天下有国有家者向圣人看齐。难道让所有人都成为“生而知之”者?显然,“不行而知”绝非放弃学习的结果,而是读书博闻等学习的结果;“不见而名”也应该建立在学习和正确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不为而成”。

不出家门,就能知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不望向窗外,就能看见天道是怎样运行的。在人类社会没有进入信息社会时有这个本事的人应该是超凡的人。当然它仍然依靠生活的累积,认识的积淀,是出于对道的认识和把握。老子已经暗示了这种人就是圣人。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那些出行越远的人,他知晓的道理就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出户”“不窥牖”“不行”“不见”都是“不为”,而“出”是有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建立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者是不晓道、不悟道的盲动。圣人不远行就知晓天下的事情,不看就能说出事物的名称,不去做就能促成事情。圣人知晓道、感悟道、遵循道,他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建立在对道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基础上的——只能这样理解这段文字,否则这个观点将不成立。


陈广逵


一、出处:

语出老子《道德经》,其原文说: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二、语义:

圣人不出门户便知晓天下通理,连透过窗子看看天这样的事儿都不做,也会看清天之大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所以圣人不远行而能晓,不近观细看、为故意有所作为而能形成对天地的认识。

三、一点认识:

这句话,包含着天人合一的道理,而圣人是具有很高的天人合一本领的人。既然天人合一,那么圣人自身就是与天合一的,与天相通的。所以圣人如果要考察天下,就认真考察自身就行了,圣人原小知大,考察自己个体的运行就能知道天道的运行,考察个人就能知道他人,考察个人的家庭就能知道天下的家庭,所以不出房门便知天下。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指如果离开对自已个体本身的考察,连把自己也没考察清楚,就离开自身去考察别人,如果连自已家庭都没考察清楚就去考察别人的家庭,自己身体运行之道都没考察清楚就去考察天道,那就越做得多越糊涂,越行得远知道越少了。

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相通,精气互相贯通,人主清正则天下清明,反之则浊乱不堪。

这里,老子强调了内省、自省对他人和社会甚至自然规律可能的影响。

个人的修炼和家庭的自我完善,从圣人做起,这确实对他人和社会有示范影响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起到无为而治的作用。但人世茫茫,人欲滚滚流动,仅如此也显然是不够的。

欢迎批评指正。


水煮周易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旅游,可是未必能增长见识。

唐僧十世皆取真经而不得。第十一世说:“我何必远去灵山求得真经?”前十世灵说:“既然何处不是灵山,去去又有何妨?”

我们很多人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为没有“宗”,也就是对万事万物最根本道理的认知能力。

不过老子并不是反对出远门,只是说要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清楚来龙去脉,不要随大流,不要人云亦云。


冰雪将释


出门越远,(学得越多,但是对道的)认知越少。此话取自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就像解读所有道德经的章节一样,用谜底无为去套就不难领会老子的谜语了。个人观点,四十七章是破解谜语、如实读懂道德经的切入口,事实上,领会这一章的一瞬间就是我完全意识到老子之道、豁然开朗的那一刻……

此章所谓的天道就是道德经开头一章的常道,即无为。既然道就是无为,哪里还用得着出门去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出门学到的无非都是有为的学问,不可能是无为之道、自然所不为。

……(悟)道很简单,简单到了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简单绝非容易。为道很难,难到不可行、甚至不可能,除非像老子一样逍遥、消失。


Lauzi


中国有句古语:“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意思是,大的道路上因为可供通行的岔路太多而难寻丢失的羊,求学的人因为可供试用的方法太多而耗费了生命。更何况,歧路中又分出多条歧路,方法中还包括具体方法,只好以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应对是是非非,这样得到的只能是经历和见闻,算不上真正的知识。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甚至会“为亡得丧”。

老子认为,有道之人(圣王)不需要付诸行动,就能认识一切客观事物的性质、特点——不行而知; 圣王不需要远见熟识,就能明确一切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普遍性——不见而明; 圣王不需要事必躬亲,就能完成一切事物规律的研究和分析以及组合等——不为而成,这是因为,圣人视天下众人之身 如自己之一身,观自己之一身 即是天下众人之身。也就是所谓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足以揽其终始,得其大全。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总之,有道之人(圣王)关于体道和认知的理念:一是“不行”,即以大道的虚静玄览来认识自然规律,不必依赖行远自迩、耳闻目睹等细行;二是“不见”,也即“不自见”。所谓“不自见故明”,也就是“不自我显摆,德行会更彰明”;三是“不为”,也即无为,说得是:以无为自然之心,体认无为自然之道,成就无为自然之功


来取笑


原创思想,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意思十分明确,意即:如果你悟道,你就可以足不出户,全知天下事! 初看起来,这简直是老子在胡说八道,99.9...9%的人会反对这个观点。然而,细想之后,不得不说,老子没有错!实际上,宇宙蕴含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准则,即:宇宙是天然合理的! 比如宇宙空间无穷大是合理的,空间有限是不合理的,时间必须古往今来,无限延伸才是合理的,时间有起点或终点是不合理的,宇宙必须永恒地运行,所谓宇宙诞生,或死亡是不合理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合理的,因为只有这样,宇宙才能够在膨胀和收缩交替中永生,...于是就随之有了阴阳合一,物质诞生,万物从物质中诞生,...所以,一个悟道之人,他根本就无需闻窗外事,便可以知道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一切的一切! 那么,你赞成老子的观点吗?本民间思想家举双手赞成!


孤猴78345271


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你把一张百元钞票放在地上,然而,慢慢慢慢地往后退,视线别离开这张钞票,是不是这张钞票在你眼睛里越来越模糊,最后你已经分辨不出地上的东西是一张废纸还是什么了。

这张百元钞票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心,也就是“大道”,你与钞票之间的距离就是你的本心被各种物欲所蒙蔽的多寡,被蒙蔽的尘垢越多,说明你离你的本心越远,也就是你在“背道而行”。


尘谷行知


受欲望的驱使,贪恋美色、财富、名望、权力,必然向身外求,而老子是在说什么是道以及怎样才合乎道,必须‘’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静修是参道的不二法门,‘’至虚极,守静笃‘’,可见‘’万物并作‘’,也就是‘’不出户,知天下‘’的状态,故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亦可理解为贪欲越多,离道就越远。


海上逸龙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第二章说的全是阴阳两面,如美恶,高下,长短等,相互为根的阴阳关系!这句话也是运用阴阳辩证的观点!问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学会阴阳的关系!所谓一通百通。何苦一句一问?即知有无相生,何论远近,多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