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读《老子》第62章呢?

智慧经典录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是万物之源,是善者的法宝,也是不善着的保护伞,美言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美行可以令人效仿。一个人即便是不善于修道行道,但又怎能抛弃大道呢?因此,立天子,置三公,虽有礼宾双手拱抱璧玉跟在驷马后面以尊其位的仪式,还不如奉行大道返归自然本色。那么,上古时代的人们为什么会遵道行事呢?这难道不正是因为,想要求道得道,有罪孽求免灾吗?所以,自古以来天下人才会遵道应天顺其自然。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灵将恐发,人无以宁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古时候人们所说的道法自然万象归一,就是天法道则显清明,地法道则显灵气,人法道则显宁静,河谷法道则显充盈,万物法道则显生机,当政者法道则显以正治国天下太平。换而言之,天得不到清明就会有雷电爆裂的危险,地得不到灵气就会有震颤摇动的危险,人得不到安宁就会有死亡的危险,江河枯竭就会有山谷干燥荒漠化的危险,万物得不到均衡循环就会有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毁灭的危险,当政者不遵循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会有天下倾覆的危险。因此,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当政者往往自称“孤”、“寡人”和“不谷”,这难道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世上至高的荣誉是无须赞美的称誉,就是不要像明亮璀璨的宝玉一样引人注目,而要像粗糙黯淡的山石一样朴实无华。

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当政者治理天下有道时,战马都可以被放归田园,让农夫用来拉车耕地。当政者治理天下失道时,怀崽的母马都会被送上战场,小马驹也都生在郊野的战场上。人世间最大的祸端就是不知足,罪孽莫过于贪婪追求个人私利欲壑难填。因此,知道以满足天下公利最大化为快乐的精神满足,才真正算是知足。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老子这里讲的“古之所以贵此道”,是在传承“三皇”时代的大道。所谓“天下有道”,就是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也就是“天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宁”。所谓“天下无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既隐天下为私”。这场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就是“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有无相生。自从“五帝”时代以来,特别是从“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此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天下无道”,就是“立天子置三公”的“虽有拱璧以先驷马”。因此,就有了“戎马生于郊”的“汤武革命”,也就有了周朝“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群雄争霸。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自老子以后的“百家争鸣”,主要集中在“术为道之用”层面,也就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学术之争”,而并未涉及“道为术之本”的“道路之争”。

显而易见,“天下有道”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人人平等的均衡发展。而“天下无道”的“大道既隐天下为私”,则是奴隶制小康社会贫富贵贱等级礼法的不均衡发展。是崇尚人人平等不分贵贱的大道,还是固守贫富贵贱等级礼法的常道,这才是“道为术之本”层面的“道路之争”。对于这场“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道路之争”,老子明确主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等贵贱”思想,也正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抑强扶弱公平正义。老子进一步指出,“立天子置三公”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也就是还不如“古之所以贵此道”的“天下有道”。就此而言,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再经“汤武革命”改朝换代,直到周朝“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百家争鸣”,老子是秉持大道旗帜鲜明反对私有制的“天下第一人”,也是最早提出回归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化先行者。

转眼间,老子当年发出“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呐喊,距今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个春秋了。然而,在这两千五百多年来,不管是中国式“春秋无义战”的“礼崩乐坏”天下兴亡周期律,还是古希腊式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也都是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所谓“文明冲突”的价值观多元化“学术之争”,也还是私有制社会“术为道之用”的“名可名非常名”。所谓“自由市场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之争”,同样还是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科技创新的“术万变而道不变”。人们执意回避“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公私之变”,这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人之迷”,依旧是根源于“咎莫大于欲得”的人分贵贱等级初心。

如前所述,小到看不见的微生物因子,大到人体生命系统,直到宇宙世界自然生态大系统,都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有无相生的能量守恒运动循环。在“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之前,这都是自然而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法地”和“道法自然”以来,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全都是人事。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变化,也都已经不是此前的自然而然了。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全都是人事,而人做任何事都起于自身内心的一念之间。这道看不见的灵光一闪,就是有无相生的无形之气。思路决定出路,最终的行动结果是好还是坏,就源于自身内心当初的念头是善还是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的因果还报能量守恒。

归根结蒂,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秉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追求社会公利最大化?还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秉信“大道既隐天下为私”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这个“天之道”与“兽之道”的核心价值观抉择,就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心善渊”的“道为术之本”。这种“公私之争”非黑即白的此消彼长零和博弈,也就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公私之变”的“道路之争”。所谓“人之初本自然”,向善向恶的人格修炼和成长发展的初心,就取决于“道为术之本”的自我抉择,然后才能够建立起自身内心世界的宇宙人生时空坐标系。每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过程,融入到人类社会和宇宙自然生态大系统的大气场,才能够体验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也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人最大的人生价值。否则,就不然会堕入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黑洞世界,永远在“不知常妄作凶”的兽道轮回中挣扎。

君不见,小孩子从童话世界里都知道,狼为了吃羊,总能寻找到貌似合理合法的借口。然而,狼的强大和奸诈狡猾,并不代表正义和慈善。羊的弱小和纯朴憨厚,同样不代表邪恶。不过,如果羊也认为狼的强大,就是正义、慈善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把狼当成自己的保护神。那么,这就肯定是愚不可及的“自作孽不可活”了!同样是这个小孩子,当他进入了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成人社会,原先在童话世界里已经建立起来的正邪善恶价值观坐标系,就随之变得世俗圆滑扭曲不堪了。这时,在追求个人私利自动化的物欲横流中,他就会把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富豪权贵强势群体,视为正义、慈善和智慧的崇拜偶像,反而会认为最广大的贫穷弱势草根群体就代表着邪恶和愚昧卑贱。这时,他不仅会相信狼与羊可以互利共赢的“人间神话”,甚至还会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先富更富”的“狼”。在这个“天下无道”的世界上,他同样会跟着自己的崇拜偶像一起叫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不过,这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初心并没有本质区别。

于是乎,在当今“美元霸权”金融殖民统治的民主法治“普世价值”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剪羊毛”体系下,就继续演绎着古希腊式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依然还在继续。地球生态环境危机,也依然还在加剧。且莫说什么救美国救世界救人类,还是先实现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公私之变”的自我拯救,赶快救救孩子吧!


网闻博报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解: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万物生灭的奥妙,善于得道的人的宝,不善于得道的人也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美好的言论可以得到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得到人的拥护。人不善于得到,难道就应该被排斥或淘汰吗?大道对任何人皆是平等对待的。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所以,天子,三公,虽然是有权有势的”善人“,但不如按道性来作为。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上古得道者什么样子?从不说要得到什么,不求得到,犯了罪的也免了,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犯罪,其一就是说他与众人不同意志,所以按道来说,应该免,其二,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犯罪,是不是有平的地方?总之,道宽恕任何人或物,物好或坏皆有自然因果,不人为干涉。


迟程阳


老子道德经第62章究竟在说什么,历朝历代的解读者各执一端,各说各话,很难形成统一看法。个人以为应将本章放在五千字全文中,在道与德的主旨统领下来解读大义,也许才能悟识到老子的本意。

拙作《时空之外·道法自然》对老子62章,作如下理解,一家之言,谨供参考。

1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2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3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4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解:

1、道这个时空世界,万物的奥秘尽在其间。道是善人的宝贵空间,也是不善之人的庇护场所。

2、固然美好的言语可以促进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有益人类进步。但对于犯错有罪之人,哪有弃之不顾的道理?

3、因此就算被立为天子,就算贵为三公(国家领导人),就算乘坐着超级豪华轿车,都不如坐进此道。

4、古代尊贵此道的人到底为什么?既不求回报,也不为免邪,所以此道在天下最值得尊贵。

(注:原文和译解分为四小段是为了便于对应句解,方便原文与译解一一对应)


刘怯之


道者万物之奥;

懂得自然之道的人,了解世间万物的奥妙精华。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善于运用的人,尊奉之为稀世珍宝。不善于运用的人,生活也有所保障。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有利于老百姓的谈话内容,可以赢得尊重。有利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和行业可以增加人手。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老百姓都不善于运用,谈何放弃?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因此天子即位,任命三公,虽然双手供奉玉璧统领四方兵马。不如懂得如何运用自然之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过去遵从自然之道的人是为了什么?追求于悟道,即使有罪过也可以免于灾难


青龙传经


道的奥秘实在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善,是人的宝贝,不善,是人的过程。因为善是万物的本质,不善是万物的形体。漂亮的语言只能使环境漂亮,美丽的行为也只能使举止美丽。人是人,行为是行为,人是地位,行为是修养。天下没有不善良的人,只有堕落被厌恶的行为。所以人人平等,皆被救赎。因此,国家设立天子,又设立三公九卿,虽然有万金之壁千里之乘,似乎是制度完美,可都不如道的完美,不单单是心中想什么可以向道祈求,更重要的是道还可以赦免你的罪孽,之所以如此,古代的人才如此敬畏道,因此,道才成为天下的至高尊贵的地位。


裘承信微读道德经


大道护佑万物,她是善良人的宝贝,也尘封在不善人的心底。依道而言可以获取尊重,依道而行可以感动众人,那些不善之人你们又如何忍心舍弃大道呢?所以在立天子、置三公向天举行献礼仪式的时候,还不如把我们的心献给大道。你问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都尊崇大道,还不是因为大道会保护我们宽恕我们,所以我们才要尊崇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