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修鞋卖糖葫芦难养家,喂鸡年赚10万元

沿着五爱龙王沟新修的产业路曲折而上,快到达一个小地名叫“西坡梁”的半山腰时,一处废弃民宅改建的养鸡场展现在眼前,一群群黑色的乌骨鸡在房前屋后撒欢觅食……眼前的便是五爱村低保贫困户廖元银新近发展起来的“产业”—家庭养鸡场。

男子修鞋卖糖葫芦难养家,喂鸡年赚10万元

说起这个家庭养鸡场的主人廖元银,知道他的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勤劳务实的小伙子,只可惜身体天生残疾,要不然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定会走的更远!”

廖元银,今年40岁,系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十二组人。因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三级,命运的道路一直比较坎坷。他小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为了谋生学会了修鞋手艺,刚成年就去了温州,在那个被称为“中国鞋都”的城市一隅,支起一个露天鞋摊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这一开始就持续了将近10年。

男子修鞋卖糖葫芦难养家,喂鸡年赚10万元

直到2008年一次平常感冒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真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残疾的他又被命运沉重一击。从温州回到家乡后,在西安某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才得以延续生命。而这次手术,花光了廖元银多年依靠修鞋攒下的积蓄,还向亲友借了几万元,促使家中经济日渐困难。

出院后,主治医生告诫廖元银回家要注意休养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否则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家休养一年,眼看着父母年岁已高还日夜操劳,不忍心在家继续闲着,廖元银又背起自己的修鞋箱重拾旧业。在石泉县城为顾客修鞋的同时,还教会自己的母亲做糖葫芦,天气凉快时走街串巷去卖。而就算这两个“小生意”支撑赚的钱也很微薄,只能勉强度日。

男子修鞋卖糖葫芦难养家,喂鸡年赚10万元

一系列的磨难并没有使这个命途多舛的小伙低头,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贫穷面前他选择了自立自强不甘贫困,在驻村脱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廖元银分得了一套58.8㎡交钥匙房,并在老家发展养鸡产业,从外地购进了1000余只乌骨鸡苗进行喂养,为了节省成本,他还自学了蛋鸡孵化技术,用传统方法孵化出200只小鸡,所有的鸡都采取散养方式。

男子修鞋卖糖葫芦难养家,喂鸡年赚10万元

在廖元银的鸡场看到,通过近一年时间发展,廖元银的乌骨鸡已发展到3000羽左右,并和当地电商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上半年卖出1000只,廖元银赚了3万多元。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稳赚10万元已经不在话下。随着时间推进和养殖技术的成熟,养鸡场将成为廖元银稳定增收、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图片素材由王亚莉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