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臥薪嘗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清)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這副有名的對聯是蒲松齡在自己後期的科舉考試屢次不中、落魄至極之際,親自寫下的勵志自勉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都歸於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嚐膽,僅以三千越甲,吞併了吳國。 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個有志者,一個苦心人。

這副聯開始時是刻在銅尺之上,後懸置於書屋聊齋書房。

整副對聯氣勢磅礴、催人奮進,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兩個典故和典故之後的對應結果,一個是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滅大秦,另一個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吞吳國。蒲松齡以此聯激勵自己,終於以一部《聊齋志異》名垂青史。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曄):“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一次,劉秀派耿合去攻打佔據山東青州十三郡的豪強張步。張步兵強馬壯,是耿合的一個勁敵。張步聽說耿合率兵來攻。就派大將軍費邑等分兵把守歷下、祝阿、臨淄,準備迎擊。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後用計相繼攻下歷下和臨淄。張步著急起來,親自帶兵反攻臨淄,於是在臨淄城外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的大血戰。在戰鬥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斷箭桿,帶傷仍堅持戰鬥。 劉秀聞訊。親自帶兵前來支援。在援兵還未到達的時候,部將陳俊認為張步兵力強大,建議暫時休戰,等到援兵來後再發動進攻。可是耿合卻認為不能把困難留給別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耿合終於把張步打得大敗。幾天後,劉秀來到臨淄,慰勞軍隊。他在許多將官面前誇獎耿合說: “過去韓信破歷下開創基業,現在將軍攻克祝阿,連戰連捷,兩功相仿,從前你在南陽曾建議請求平定張步,我當時以為你口氣太大,恐怕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無論做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有雄心壯志,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反之,若一個人胸無大志,就是做再簡單的事也不盡如人意。 “破釜沉舟”既是我國古代的一個著名戰例,又是一個被人們所熟悉的成語,比喻下定決心,決一死戰。坐落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內黃縣楚旺鎮,便是該典故的發生地。“楚旺”亦因“西楚霸王”而得名。  

項羽——“破釜沉舟”的主人公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曆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秦國大將章邯以重兵圍攻趙國的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楚兵行至漳河南岸,滯留46天不進,宋義每日飲酒作樂,不顧戰事。  

項羽實在忍耐不住,便來見宋義:“救兵如救火,現在趙王危險,我們應該立即率兵渡過黃河,與趙王來個裡應外合,就一定能夠大敗秦軍!”宋義斜著眼看了項羽一下,慢吞吞地說:“你哪裡懂得兵法的妙用!我們的目標是消滅秦軍,我的主意是先讓秦趙拼個你死我活,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在戰場上衝鋒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說出謀劃策,你可就比我差遠了。”項羽遭到一場搶白,強壓著火兒沒發作,氣哼哼地走出了軍帳。  

宋義衝著他的背影冷笑著,隨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佈於全軍說:“將士們打起仗來應該像虎狼那樣兇猛,可誰要是不服從命令,一概都得砍頭。”這顯然是衝著項羽來的,叫他乖乖地服從命令。  

項羽本是個火爆脾氣,怎麼會嚥下這口氣?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裝,大步跨進宋義軍帳,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趙。宋義大發脾氣,喊:“我的軍令已下,難道你要以頭試令嗎?”項羽大吼一聲:“我要借頭髮令!”宋義本是個草包,頓時嚇得軟成一團,項羽一劍斬下他的腦袋。將士們聽說殺了宋義,都立刻表示願意服從項羽的指揮,並擁立項羽代理上將軍一職。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項羽擔任了援趙大軍的主帥,下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然後又下令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將士們都愣了,項羽說:“沒有鍋,我們可以輕裝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趙國!至於吃飯嘛,讓我們到章邯軍營中取鍋做飯吧!”大軍渡過了漳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時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藉以向士兵表示“只能進不能退,只能勝不能敗,寧願戰死也不回來”的決心。戰士們一看退路沒了,這場仗如果打不贏,就誰也活不成了。  

項羽指揮楚軍很快包圍了王離的軍隊,同秦軍展開了9次激烈的戰鬥,渡河的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個個如下山猛虎,個個都奮勇拼殺。沙場之上,煙塵蔽日,殺聲震天。楚軍將士越鬥越猛,直殺得山搖地動,血流成河。經過多次交鋒,楚軍終於以少勝多,把秦軍打得大敗,殺死了秦將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被打得走投無路,放火自焚而死,章邯帶著殘兵敗將急忙後退。那些舊貴族派來的援軍,看到項羽大獲全勝,又是佩服,又是害怕。從此項羽就做了上將軍,諸侯的軍隊都歸他統率。  

章邯帶領殘兵敗將後退了幾十裡,派人到咸陽去求援兵。但趙高正忙著奪位,一個援兵也沒派,章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就率領剩下的秦軍投降了項羽。  

鉅鹿這一場惡戰,項羽的楚軍擊敗了秦軍的主力,強大的秦王朝已經無力抵擋農民起義軍的進攻了。不久,劉邦的軍隊打進咸陽,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項羽立即帶兵西進,還被稱為“西楚霸王”。

“臥薪嚐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范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按照吳國的要求,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吳國服苦役。越王給闔閭看墳,給夫差餵馬,還給夫差脫鞋,服侍夫差上廁所。勾踐三人受盡嘲笑和羞辱。為圖復國大計,勾踐頑強地忍耐著吳國對他的精神和肉體折磨,對吳王夫差更加恭敬馴服。夫差生病,勾踐觀其糞便察看病情令夫差十分感動。三年飽受屈辱,苦役期滿,終被放回越國。勾踐君臣相見,抱頭痛哭,立志雪恥復仇。 勾踐回國後,時刻不忘吳國受辱的情景。他睡覺時,躺在亂柴草之上,夜夜不得安眠,睜眼便是勵精圖志,早日報仇!勾踐在自己的屋裡掛了一隻苦膽,每頓飯都要嚐嚐苦味,提醒自己時時不忘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歷。他身著粗布,頓頓糲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勾踐夫人帶領婦女養蠶織布,發展生產。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圖強,早日滅吳雪恥。

勾踐又採用大臣文種建議,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佈謠言,離間吳國軍臣,殺害伍子胥;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不問正事,加速吳亡。勾踐施行的美人計最厲害。夫差在美人西施的美色迷惑下,按照越國的心願和設想的步驟,一步步走向滅亡。

一次夫差帶領全國大部分兵力,去北部的黃池赴會,要求勾踐也帶兵助威,勾踐見時機已到,假裝赴會,領3000精兵,拿下吳國主城,殺了吳國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當初未聽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踐,死前,他只求,不要傷害吳國百姓。

越王勾踐為了使自己不忘記以前所受的恥辱,激勵自己的鬥志,以圖將來報仇雪恨,回國後臥薪嚐膽,終東山再起,一舉滅吳,恰恰印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嘗糞問疾,臥薪嚐膽二十年!勾踐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蹟!他苦心勵志,發奮圖強,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志催人奮進千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