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家族興旺600年的經驗,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一提起西漢的開國功臣,人們馬上會想起“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劉邦對他們三人的評價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kuì xiǎng,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既便是如此,劉邦的100多個開國功臣大都沒有好下場,或者子孫後代不能長久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唯獨蕭何家族歷經數百年而不沒落,而且在南北朝時期蕭何的後代中還出了2位開國皇帝。那麼蕭何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是什麼呢?其中這都和蕭何的一個決定有關!

蕭何家族興旺600年的經驗,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蕭何作為西漢開國第一功臣,劉邦對他大加封賞,準備賞賜他許多肥沃的良田,但是蕭何堅決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偏遠且貧瘠的次田。劉邦很是不解,於是蕭何解釋道:“如果子孫賢德,就會學習我的勤儉;如果子孫不肖,這樣的田地可以不被有權勢的人家所奪取。”

蕭何知道:如果孩子不經歷苦難,是不能成材的,所以不能讓後代做官二代和富二代。

因為貧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孫勤勞耕種,懂得節儉。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變得好吃懶做,這樣家族慢慢就會沒落。

蕭何家族興旺600年的經驗,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果不其然,幾百年過去了,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沒落了,唯獨蕭何家族卻依然興旺。

到了南北朝時期,蕭何的第二十四世孫蕭道成做了南齊的開國皇帝,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蕭衍成了南梁的開國皇帝。這都和他們的祖先蕭何的教誨有很大關係,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蕭何沒有什麼傳世家訓,但正是他的這一教誨確保了家族長盛不衰!

蕭何家族興旺600年的經驗,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再對比一下當今中國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不管家庭條件好壞,都把孩子都“富二代”來培養,最後養了不少白眼狼,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也許,這也是中國“富不過三代”的原因!讀史明智,我們應該多向古人學習培養孩子成才的方法!正如曾國藩所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朋友們,您有什麼不同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蕭何家族興旺600年的經驗,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