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大邪術」到變美黑科技,AI測膚如何引領行業未來法則?

從“四大邪術”到變美黑科技,AI測膚如何引領行業未來法則?

今年618年中大促,與其說是一場消費狂歡,倒不如說是一次科技秀,這或許正是新零售變革的必然階段。

在這次大促中,京東首次集中對外展示了L4級無人駕駛重型卡車、原生無人飛機、JOY'S智慧餐廳以及新一代智能無人貨架,其中“快遞到車”服務也在蔚來汽車ES8上實現落地。而天貓發起全國70多個新零售商圈同步參與的天貓618實現了刷臉進店、即買即走、虛擬試衣鏡前閃電換裝、一鍵購買等新消費體驗。從電商巨頭的科技化大促之戰中,我們不難窺見無人場景的爭奪已經開啟。

除了電商巨頭的技術“競備賽”,各家垂直美妝類電商也紛紛進場,例如美圖美妝推出AI“全民測膚周”活動,也證實了美妝行業正在掀起技術浪潮。從AI測膚到AR試妝、從“第二層皮膚”到抗老化,美妝黑科技或許已經擺脫商業噱頭的質疑,逐漸走向落地。

新“四大變美黑科技”已進入實用階段?

在女性追求美麗的發展史中,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自拍及修圖工具的出現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不僅影響了網民的娛樂習慣,而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眾審美。更關鍵的是,其“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曾經使得這項技術和韓國整容、日本化妝、泰國變性,並稱為“亞洲四大邪術”。

不過與其它“邪術”相比,修圖顯然有些不同,當美圖催生出一個行業巨頭之後,其後續商業價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隨著消費升級的深入,修圖所擔負的女性變美需求也亟待升級,這或許就是美圖切入美妝的初衷,依靠背後海量的用戶數據,通過科學護膚幫助用戶實現真實變美的需求。

當然這一過程少不了技術洗禮,比如,美圖美妝科學護膚實現的首要基礎就是AI測膚,與之相應地,在整個美妝行業逐漸引入了技術基因之後,一些黑科技正在全面提升美妝消費的體驗,無論是從產品上還是服務上。例如,AR試妝、美容儀以及醫療美容,這些技術近幾年從概念走向實用,或許我們可以將之稱為新“四大變美黑科技”。

如今它們給美妝行業以及整個女性消費市場帶來的改變已經顯現。

來自獨立研究公司Intage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日本,使用AR彩妝App用戶的購物轉化率是不使用App用戶的1.6倍,前者的花費是後者的2.7倍,而且App中的AR試用功能使得美妝的銷售額提升了2-6倍。如果AR技術進一步突破,應用於美妝行業將會給用戶消費習慣帶來更加便捷的變革。

而醫療美容和美容儀近兩年也在國內迅速流行。以處於行業中下游的醫美app為例,雖然仍處於發展初級階段,但行業已初步劃定“一大五小”競爭格局,新氧一家獨大,更美、悅美、美黛拉、美唄、美麗神器相互爭奪。去年12月底,新氧宣佈完成4億元人民幣D-1輪融資,足見資本市場對這一新興行業的看重。與此同時,各類國外美容儀品牌受社交網絡的刺激在國內銷售旺盛,比如Foreo的爆款硅膠潔面儀Luna 2017年在全球市場銷售率增長超過500%。

至於AI在美妝行業的應用實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圖美妝的AI測膚。美圖百億級圖像大數據資源,為美圖美妝開展人工智能提供賦能根基,而美圖影像實驗室也已深耕視覺技術領域多年,研發了AI測膚、AR試妝、圖像分割等多種與“美”相關的黑科技。除此之外,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專業醫生會對美圖美妝AI測膚數據持續標記,讓其準確度不斷提升,據悉美圖美妝AI識別的準確率可以高達95%。

不過,通過AI測膚獲得用戶膚質的精準數據,或許只是美圖美妝實現科學護膚的第一步。

美圖美妝全面升級,不止為了精準度

正如AR試妝給品牌銷售帶來的轉化率提升一樣,美圖美妝的AI測膚也為品牌帶來了用戶口碑和影響力。據美圖美妝官方宣稱,截至目前,其AI測膚功能已經有接近5000萬次使用,而測膚用戶的轉化率比普通用戶要高出3-5倍。同時,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智能測膚儀將會與AI測膚結合,實現軟硬件結合的美妝智能服務閉環。

黑科技的應用固然給美妝銷售帶來實際效果,但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以這些技術為基礎產生的消費選擇,目前還只能是消費決策的次要參考。追根究底,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商品質量、效用、口碑等等,也就是說,無論是AR還是AI,一旦難以超越技術輔助的界定,也就無法根本性改變用戶消費習慣。

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則來源於技術本身的桎梏,就像AR應用到最多的技術就是LSB、圖像識別和邊緣融合,即達成圖像與圖像之間的簡單融合,類似特效濾鏡式的存在,這侷限了AR試妝(試裝)的表現效果。二則,目前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講,美妝技術所帶來的參考價值與美妝教程或博主的推薦不分伯仲。

由此可見,美妝黑科技若要超越技術輔助的價值,必須成為美妝消費的重要一環,改變當前的業態佈局。

美圖美妝的AI測膚便是如此。對於消費者而言,AI測膚是用戶購買商品的第一步,用戶通過膚質報告中的信息有針對性的購買所需商品,在節省時間的同時獲得了真實有效的幫助。對於美圖美妝產品本身,根據用戶的測膚結果個性化推薦,也是提升服務體驗的重要環節。而美圖美妝要將黑科技從幕後提到臺前,除了依賴技術進步提升精準度,如何令消費者更相信數字化分析也至關重要。在這點上,美圖美妝選擇通過產品升級、進一步延伸功能,打造更完整、標準化的服務鏈條,以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服務戰勝美妝教程、社交推薦的大眾化。

從“四大邪術”到變美黑科技,AI測膚如何引領行業未來法則?

比如最近的這次更新,對美膚助理進行全新改版升級,主要包括三大功能點:其一,用戶通過AI測膚瞭解自己膚質情況以後可以定製“我的變美計劃”,通過設定目標、添加計劃、計劃定期提醒、引導週期性AI測膚、對比前後結果等一系列流程來幫助用戶在現實中變美。

其二,推出“我的化妝臺”智能管理服務功能,用戶添加自己的化妝品和護膚品,可以瞭解每一件化妝品和護膚品的成分,並查看與自己的匹配度,更加科學的管理自己的護膚品。

其三,在AI測膚中加入了用戶問卷環節,詳細瞭解用戶護膚習慣,更加精準地判斷用戶皮膚問題,提出針對性地解決方案。

美圖美妝藉助這一更新,從AI測膚入手後續智能化體驗,一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從分析研究用戶特徵升級為產品本身。像商品與護膚品的匹配度、變美計劃中的前後結果對比等數據,都可以幫助用戶判斷商品是否產生積極效果,或者細化效果分析。

AI測膚能夠推動行業定製化趨勢嗎?

隨著消費升級深化,個性定製已經成為刺激消費者需求較為核心的要素,美妝行業也是如此。

獨立市場研究諮詢公司 Mintel(英敏特),在去年11月發佈的《2018年世界美容行業趨勢》報告中預測,美容行業根據消費者年齡、性別和皮膚類型來劃分目標客群的傳統標準將被終結。Mintel分析認為,美妝行業的消費者正在制定自己的規則,並越來越多地尋求個性化定製的產品,或許正如業內人士所言,美妝是非常私人化的,他們只希望選擇適合自己的。

然而,這種趨勢則給品牌商或電商平臺帶來更多的考驗,當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弱化,“千人千面”的定製化產品或服務將落腳於何處?目前來看,只能依靠技術。

去年12月資生堂集團推出一款名為Optune的個性化定製護膚系統,為消費者提供了完全個性化的定製護膚品。一家名為Proven的初創公司則通過打造一個「AI 引擎」,把數據轉化成一個定製化的護膚產品使用公式,為用戶提供護膚建議,並自己生產相應的產品。而在國內,美圖美妝AI測膚功能實際上就是定製化服務的體現。

通過使用美圖美妝的AI測膚功能,幾秒內便可生成一份專屬的即時皮膚報告,根據膚質、膚色、膚齡多維度的分析,平臺會為用戶提供針對性強、專業度高的護膚建議,從而推薦給用戶合適的護膚商品。如今平臺升級後,配合變美計劃、查看商品與膚質的匹配度,推薦商品的效果將會更為精準。

理論上講,美圖美妝重構了美妝電商的信息和美妝商品的獲取、觸達路徑,不再是人找貨,而是貨找人,這種獲取方式的變革能夠做到因人而異,實現“千人千面”,具體到美妝平臺,則表現為量身定製的的護膚解決方案。更進一步推測,若是美妝定製成為消費者購買美妝商品的主流,也可能會催生出新的行業巨頭。

總而言之,通過黑科技為用戶打造定製化產品體驗,正在逐漸成為美妝界的新風潮,美圖美妝的AI測膚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美圖美妝等眾多電商平臺們來說,如何能夠根據環境變化、用戶生活習慣和其他特徵,繼續優化AI算法下的商品推薦和服務,以體驗和服務贏得用戶,依舊會是一個長久的挑戰。美圖美妝作為這條路上的先行者,依然任重道遠。而路途有多遠,機會就有多大。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