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家預防寶寶吐奶的護理方法

說起初生嬰兒吐奶溢奶這大概是很多媽媽們煩惱的問題,相信很多寶媽也遇到這種情況:美滋滋地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喝完奶,媽媽正準備放下寶寶歇一會呢,卻發現寶寶“呃”的一聲把奶汁吐出來了。然後,就開始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應對。 我家貝塔小時候也是,每次喂完奶把他放在床上沒一會兒就會吐出來,有兩次還是噴射狀的可把我給嚇壞了。

貝塔第一次這樣吐奶是在滿月的時候,我帶著他曬太陽回屋的時候沒看好把他的頭碰在了門把上,下午就大口大口的吐奶,當時我以為是碰著他頭部的原因,抱著貝塔就往醫院跑,後來做CT沒什麼事,醫生說孩子還小吐奶是正常的,不用過度擔心。 後來貝塔還是經常吐奶,雖然沒有大口噴射狀的,但是每次得從嘴角留下很多。雖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也不能讓孩子一直這麼吐啊。我開始在網上查詢資料,說寶寶吐奶是由於他的胃容量小,吸奶過多或者過快都會吸入空氣,從而引起吐奶。而嗆奶的主要原因是嬰兒吐奶時,奶水迴流到氣管,造成寶寶呼吸困難,所以寶媽一定要防止嬰兒嗆奶。

貝塔是純母乳,我每次餵奶時都讓貝塔的嘴和我的乳房要吻合好,不讓他吃進空氣去。

吃完後不著急讓他躺著睡覺或休息,如果非得躺下的時候我就把他的上半身墊高或者右側臥,這樣會不容易吐奶。 有時把他抱起豎在肩部手掌叩起來從下往上輕拍背部直到打嗝出來,說實話這嗝真的不好拍,我專門看視頻學習拍嗝但還是不容易拍出來,不過就算沒拍出來這樣也能緩解貝塔吐奶的情況,再者每次餵奶我都不喂太飽,採取少食多餐的原則,餵奶後也不逗弄他玩兒或者搖晃他。有時候貝塔吃奶吃的太急導致泌乳過快,奶水量多時會發生嗆奶,這時我一般是用手指輕壓乳暈,減緩奶水的流出。

嗆奶比吐奶要嚴重一些,新手媽媽一定要分清吐奶和溢奶的區別,吐奶一般是餵奶後不久或者半個小時以後,而經常發生在剛喂完奶,且量很少一般吐出一口或者兩口就不吐了。一般寶寶吐奶前會有張口伸脖子等痛苦難受的現象。

嬰兒吐奶時,會厭蓋沒有完全蓋住氣管,結果奶水流進氣管,就造成嬰兒呼吸困難,這就是嗆奶最主要的原因。 由於嬰兒小,如果嗆奶後往往會表現出面色青紫、全身抽搐、呼吸不暢、吐奶等現象,而自己也不能及時救護自己。一旦嗆奶時間稍長,大腦缺氧,就極易造成窒息死亡,所以媽媽們在養育寶寶的時候一定要防止嬰兒嗆奶。

孩子吐奶後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我們需要多加留意的,一般等到孩子三四個月後吐奶的情況會慢慢消失,貝塔是五個月才不吐奶了,所以媽媽們不要太擔心了。

淺談我家預防寶寶吐奶的護理方法

淺談我家預防寶寶吐奶的護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