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猛獅科技自曝現金流緊張 高速產業布局現危機

「关注」猛狮科技自曝现金流紧张 高速产业布局现危机

8月2日,廣東猛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4.SZ,以下簡稱“猛獅科技”)連發3份公告,披露了募資賬戶出現異動,包括猛獅科技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以下簡稱“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強行劃轉猛獅科技募集資金等情況,上述事件已對猛獅科技資金週轉和日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

關於猛獅科技現金流緊張的局面,其實早有先兆。此前,猛獅科技發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該報告期虧損27000~29350萬元。

就猛獅科技的新能源產業佈局及公司經營資金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曾聯繫了猛獅科技相關人士。對方表示,上半年由於未能續貸等原因造成資金緊張,公司已在爭取即將到期的融資續貸。同時,相關子公司的整合、非核心業務資產處置及光伏電站出售等仍在進行當中。

自曝現金流緊張

8月2日,猛獅科技方面公告稱,近日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在未告知猛獅科技的情況下,直接從其子公司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猛獅”)募集資金賬戶劃轉6295萬元,用於歸還猛獅科技在浙商銀行深圳分行部分到期貸款本金。截至公告日,浙商銀行深圳分行仍未歸還其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據瞭解,猛獅科技與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分別於2017年6月22日、23日簽署了《借款合同》,借款金額共計2億元,期限為一年。猛獅科技實際控制人陳樂伍、陳樂強以及福建猛獅均為該筆債務提供了連帶責任擔保。

在該筆債務到期之前,猛獅科技已向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申請借款展期,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初步同意展期申請。2018年6月22日,雙方簽署《展期協議》,對1.37億元借款辦理了展期手續,還款期限延至2019年。

同時,猛獅科技還曝出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募集資金及募資賬戶也出現異常,合計被凍結金額達1.3億元。凍結原因涉及未償還貸款以及未支付租金。

猛獅科技方面表示,本次存在異動情況的上述募集資金賬戶資金,原擬用於福建猛獅“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募集資金賬戶資金被劃轉及募集資金賬戶被凍結,對該項目的正常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除了資金賬戶,此前控股股東汕頭市澄海區滬美蓄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美公司”)和陳樂伍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被質押,近日兩者佔有的股份更是被司法凍結。

截至6月27日,滬美公司持有猛獅科技股份佔猛獅科技總股本的24.02%,累計被質押股份佔其所持有猛獅科技股份總數的99.65%;陳樂伍持有猛獅科技股份佔猛獅科技總股本的 7.45%,累計被質押股份佔其所持有猛獅科技股份總數的 98.59%。

對於股權質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證券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需要關注到股權質押後的資金去向,是用於主營業務或者其他用途。如果出現被動減持的情況,可能說明公司的資金鍊比較緊張。

近日,滬美公司和陳樂伍持有的猛獅科技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兩者累計被司法凍結的股份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00%。

新能源佈局快速“燒錢”

近兩年,猛獅科技欲實施以鋰電池及上下游為主產業鏈,以清潔電力、新能源汽車租賃運營為輔助產業鏈的“一體兩翼”新能源產業佈局。如今公司現金流出現緊張,或與佈局的高額資金投入有關。

此前,猛獅科技曾多次修改2017年業績預告,而且每次修改後的淨利潤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最終,據猛獅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90498.53萬元,同比增長92.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414.51萬元,同比下降242.74%。猛獅科技方面解釋,由於近幾年公司產業佈局及發展速度較快、部分業務拓展不如預期等,公司在資產規模和收入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經營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近日,猛獅科技又發佈了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該報告期預計虧損27000~29350萬元。此前在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公司預計2018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00~9350萬元。

猛獅科技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對預期業績影響較大的主要是鋰電池業務和清潔電力業務。而由於子公司台州臺鷹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整車難以實現盈利,猛獅科技決定中止整車生產業務。

對於運營資金的情況,猛獅科技方面回應稱,相關子公司的整合、非核心業務資產處置及光伏電站出售等仍在進行當中,猛獅科技將加快推動其進程,抓緊回籠資金,以改善資金狀況及提升業績。

儘管現金流緊張,猛獅科技依舊加碼發展佈局鋰電池業務。7月23日,猛獅科技與全資子公司湖北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漢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宜城市楚業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簽署股權投資合同,擬對湖北猛獅增資9000萬元,以加快“高端鋁殼動力電池”項目一期產線建設進度。值得注意的是,猛獅科技放棄對湖北猛獅本次增資的優先認繳權。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認為,從猛獅科技的佈局情況來看,猛獅科技希望能覆蓋整條產業鏈,但是目前的體量或許不能支撐。“如果啟動整條產業鏈佈局,企業面臨的資本市場壓力會很大。猛獅科技目前已經‘不玩’下游的整車業務了,需要花費的資金太多。”而中國電池聯盟研究部主任楊清雨也提到,電池廠商切入整車製造會比較困難,整車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都很高。

不過墨柯提到,動力電池廠家發展全產業鏈佈局並非不可能,但需要先把一件事情做好站穩,再順著往上下游進行逐步佈局。

市場進入洗牌期

其實,從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來看,在補貼滑坡、材料漲價等壓力下,市場已經進入洗牌期,不少企業被逐漸淘汰。

此前,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被曝出近500名職工放假六個月,隨後其母公司陝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又擬將沃特瑪的部分資產折價變現。對此,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向記者表示,沃特瑪的資金困局是整個行業的縮影,出現類似情況而倒閉的企業不在少數。

根據中汽研的合格證統計數據,裝機電量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61%提升到2018年1~5月的71%。楊清雨認為,在今明兩年,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等的影響,動力電池市場中的小企業緊張局勢會加劇,小廠表現總體不太樂觀。

墨柯也提到,目前行業確實存在壟斷的特徵,但其他電池廠仍有發展的前景。“未來動力汽車市場規模會越來越大,大的電池廠商無法覆蓋整個市場,只能關注部分重點動力汽車,沒有心思去做小眾型的汽車產品,其他電池廠都有機會去爭取這部分市場份額。雖然業內經常提及洗牌,但未來動力電池行業還是會存在20~30家企業。如果有資金的支持,像猛獅科技等上市動力電池企業還是有機會的。”

往期精彩回顧

「关注」猛狮科技自曝现金流紧张 高速产业布局现危机
「关注」猛狮科技自曝现金流紧张 高速产业布局现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