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只有停止逼人说谎,学生才能提高科学素养

教育只有停止逼人说谎,学生才能提高科学素养

亚里斯多德

求真是科学素养的核心,长期说谎的人不会真正具有科学精神

  • 在西方国家创造最重要的学问是追求真理的“科学”,而在中国诞生的最重要的学问则是“人学”。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最尊崇的信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情商”高是以会说善意谎言为基础的,而“智商”高则是以说真话为前提的。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其“情商”似乎与“智商”成反比。
  • 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
  • 无论什么动机,说谎总是为了趋利避害或急功近利。因谎言而能带来的生产力,是泡沫的生产力;因谎言而带来的表面风光,是短暂风光;因谎言而带来的繁荣,是虚假繁荣。也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真话才是第一生产力。
  • 学生从小受到不恰当的教育,体罚、期望过高、冷漠、粗暴等,小时候安全感缺失,感到说真话会处于危险之中,于是就会产生说谎这种防御机制,乃至习惯成自然。
  •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由于一个人即使尽全力想反映某种现象背后真实的原因也并非易事,所以说谎的习惯会有碍于其对真理的准确把握。
教育只有停止逼人说谎,学生才能提高科学素养

真诚求学

我们的教育常常逼学生去说谎

  • 真诚——真心实意和坦诚相待,也就是真实的诚意。真诚的反义词即虚伪、虚假。
  • 小孩一开始总是天真的,一般不会说谎,但渐渐的为什么学会了说谎?是发展了?还是退化了?
  • 日常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更好的形象和身份,获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博取他人的尊敬、敬畏或者同情。不可否认,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但最终为诚信社会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为说谎教育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 学校里各种各样的评比、考核、检查、验收,总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制订这些“标准”的时候,动机可能是为了借此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促一促、逼一逼、管一管,从而让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规范起来,让不达标的教学设施能够达标。结果呢,也确实能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但不争的事实是:会催生弄虚作假。这样的弄虚作假,往往是校长布置,教师落实,学生参与。中小学是学生人格、品性逐渐形成的时期,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这个时候,
    学校和老师如果一方面给他们讲“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他们说谎不是好孩子,另一方面又公然指使他们参与学校弄虚作假,和老师一起糊弄上级,那么,势必会扭曲学生的人格,败坏学生的品性!
  • 当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如果他最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按照课本上的标准答案来回答,那他就不能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我们很难指望他能成长为一个求真务实的人。

中国的学生是被格式化的学生——考卷上永远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天马行空的、有真情感的作文往往得分不高,而按照某个“标准”杜撰的作文往往大受褒奖。是的,我们自欺欺人,把自己给骗了;疑神疑鬼,把学生给毁了!

教育只有停止逼人说谎,学生才能提高科学素养

认真思考的学生

返璞归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

  • 自古以来,师生之道莫不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老师教育学生的先决条件就是真诚,学生也只有真诚的好学之心,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 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
  • 教师的真诚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使他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和被爱护。

学校教育如何返璞归真呢?教师应该坚持“假话不说,真话适度;言教不空,身教见真”的原则,详细解释如下:

  1. 表达真诚应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应有掩饰、说假话。
  2. 真诚不等于实话全说,不等于自我发泄,一定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真诚应适度,真话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全说,表达真诚应考虑师生双方交流的进程。真诚的交流应该是相互的,学生对教师真诚一尺,教师可以回敬学生一丈,但不可无底线地回敬。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也适应师生之间的交流。
  3. 语言的教导是必要的,但切忌空洞的说教。连教师自己都难以做到的事,就不要一定要求学生做到。
  4. 身教重于言教。非言语行为是表达真诚最好的方法,主要是指非言语的示范效应。例如:教师对待学生的身体姿势、目光、声音、语调是否诚恳;能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的咨询和求助;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和严谨的态度等都可以表达真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