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平生犯4错:错看一皇帝 错拥一太子 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说历史的女人——第303期)近年来随着《精忠岳飞》等有关岳飞为人物原型的影视剧的热播,一代名将岳飞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数年来都持续不减。今天我们就来再次谈谈岳飞——对于中国人而言,岳飞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岳飞同时也是一个悲情的英雄。这种悲情的命运,主要表现在他的历史功劳和人生结局上。但是岳飞的历史功劳虽被认可,但他的悲情结局却历来充满争议,一方是史料的记载,一方是民间的说法,或者说是半历史半野史半民间的说法。而且后一种说法早已深入人心,于是,岳飞之死几乎就被定格为死于“莫须有”之罪名。倘若岳飞犯了罪,那么到底是什么罪,应该明文说明,但是没有,只是“莫须有”三字,如此含糊其辞,如此说不清楚,那么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总的回顾岳飞生前之事,以及岳飞本人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岳飞被判处的罪名仅为“莫须有”三个字的原因主要在于岳飞平生所犯的4个错误:错看一皇帝,错拥一太子,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岳飞平生犯4错:错看一皇帝 错拥一太子 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岳飞所犯第一错:错看一皇帝。此皇帝乃是宋高宗赵构。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老子英雄儿好汉,或者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赵构的情况基本比较符合这一句流传千年的俗语。赵构的老爸是出了名的昏庸皇帝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实际上是北宋的亡国之君,虽然他在最后关头把这个烂帽子扣在了自己儿子的头上,但是亡国之实的是他,这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或者说有目共睹的。这在后世史学家那里和民间老百姓那里都是达到了一致共识的,史家有言:“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在位20多年,在个人方面,除了搞艺术,即琴棋书画,就是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甚至在小太监们的帮助下,厮混于汴京城中的青楼妓院,毫无体统可言。在家国大事方面,可谓是政务怠慢,不能任用贤良,反重新蔡京、高俅等奸臣,结果不但害苦了老百姓,还误了国。终于引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导致金兵大举趁机入侵,而宋徽宗赵佶和自己推出去为自己垫背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以及无数的嫔妃、公主等人全部成了金人的俘虏,客死敌国,留下了无尽的耻辱。

而作为宋徽宗之子的赵构,在某种程度上,跟其老爸非常像。宋徽宗继位之初并不昏庸,甚至还有一点明君的气派。这个赵构在做皇帝之前,也就是金人攻打汴京,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赵构曾经多次以皇子身份代表皇帝去谈判,他的表现也非常不错,不惧敌威,连金兵首领都对其称赞。也正因此,在公元1126年冬,再次被派出去谈和的时候,在河北被宗泽劝留。这一次劝留,赵构的命运被改变,第一是免遭被俘的屈辱,第二建立了南宋政权。

如果单从这个情况来看,赵构的成绩似乎还是不错的,但是岳飞的问题大概就出在这里。在岳飞看来,赵构应该是一位开国明君,而且他如此贤良、孝顺,肯定不会忘记自己的老爸宋徽宗赵佶、以及许多姐姐、妹妹、哥哥、叔叔、伯伯等人在金国的屈辱生活。因此在对金的政策上,肯定是誓不两立,坚决用武力解决的。所谓此仇不报非君子。可是事实不然,如果换做岳飞来做南宋的开国皇帝,那么情况肯定不同,但赵构不是这样的有血性的君主。

前文说了,赵构跟他老爸宋徽宗太像了,他在建南宋之后,只有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才启用岳飞、韩世忠等良将。如果危机一旦解除,他重用的仍然是那些文官、奸臣。并且,赵构这个人有个特点跟他老爹也很像,那就是对于政治没有雄心和抱负,而心思和专长都在琴棋书画方面,赵构的书法有非常高的造诣。所以一个沉溺于书画艺术的皇帝,是不能指望他去做雄伟之事业的。因此,岳飞看错了这个皇帝,继而犯下了一连串的错误。

岳飞平生犯4错:错看一皇帝 错拥一太子 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岳飞所犯第二错:错拥一太子。宋高宗赵构在后代方面也极有问题,他一共有1个儿子和5个女儿,5女都被俘虏到了金国,而这个独子却又在3岁早夭。根据宋高宗的后妃数量,以及赵构本人活出81岁的这个年龄,他完全可以有能力生更多孩子,可是令人意外的是,赵构有皇后2位,有名记载的后妃12位,但却没有再生育子女。有人推测赵构是忽然失去生育能力的,具体不得而知。

总之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促使赵构就不得不想办法解决后代问题,于是就弄了两个养子,即赵伯琮、赵伯玖。当时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金国准备利用宋钦宗的儿子在汴京做北宋方面的傀儡皇帝,目的很简单,就是形成和南宋的对立之势,以分割南宋在中原的影响力。这个情况在当时对于南宋方面的影响有多大,金人到底如何实施,再加上赵构毕竟有两个养子,在这种情况之下,谈乱立太子似乎不是最佳时机。但岳飞偏不,竟然对赵构明确建议,抓紧立赵伯琮为太子。

虽然岳飞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建议也太令人触目惊心了。一方面不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拥立太子,要知道老皇帝还活着,你作为老皇帝的大臣却明确自己的站位已经跑到了太子(实际还不是)那里,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说白了,就是不懂政治。另一方面立谁为太子,那是皇帝说了算的,皇帝还没确定人选,你倒先提出来,这叫干涉皇帝的家事。一般大臣还好说,真是说了也就只能说他不懂事。可岳飞不同,岳飞是手握重兵的将帅,他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其中。这就让皇帝对他很满,说透了,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岳飞平生犯4错:错看一皇帝 错拥一太子 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岳飞所犯第三错:错惹一奸臣。此奸臣乃秦桧。其实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都曾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在当时的名将中,韩世忠和岳飞是并列齐名的。可是为什么韩世忠没被“莫须有”,而岳飞被“莫须有”了?这就要谈到岳飞在惹皇帝赵构不开心的时候,又错惹了一个巨奸。岳飞和秦桧之间的矛盾其实可以说是赵构时期文臣和武将矛盾的最激烈体现,结果很显然,武将斗不过文臣。这里有一个历史传统,那就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惯例。

此外,近年来有人为秦桧翻案,实际上不应该,秦桧是奸臣,这个结论是不容篡改的。岳飞错惹秦桧,其实站在家国的高度来看,他并没有错惹,错惹的错字在于秦桧这个人太阴险。当时朝野有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降。作为大臣,谁的政治建议实现,谁就会受到皇帝的重用。显然在攻坚作战方面,岳飞是无敌的,可是在朝中玩弄这种政治把戏,秦桧则是无敌的。再加上赵构本身是一个文皇帝,故而,秦桧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也能准确把握时机,最终在皇帝赵构的默认下,以文字把戏“莫须有”害死了岳飞。

岳飞所犯第四错:错喊一口号——即:“收复失地,迎回二圣。”这句话,听起来气壮山河,但仔细揣摩却问题极其严重,因为说话不谨慎,会直接给敌人留下了把柄。而这个“敌人”不但是秦桧,因为秦桧大概会拿这句话到赵构那里进一步渲染、放大。从而加剧赵构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本身这句话在岳飞那里很简单,他就是想收复失地,让大宋国土重归完整,迎接回来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结束他们的屈辱生活。至于接回来如何安置这个问题,岳飞压根就没想过。或者在岳飞看来,把他们接回来安置一个地方,颐养天年终老就是了。但是这口号在秦桧听来就是能够大做文章的流言,在赵构听来就是要威胁自己皇位的一道闪电,让他心惊胆战。因此,这也是促使赵构和秦桧害死岳飞的一个因素。

岳飞平生犯4错:错看一皇帝 错拥一太子 错惹一奸臣,错喊一口号

结语:岳飞文武兼备,勇武壮烈,视家国为一生奋斗之大任,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也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绩,设若不是岳飞等人的努力,赵构恐怕也被俘虏到金国去举行“牵羊礼”了。但是赵构在稍微解除了金兵危机之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就以奸臣秦桧为刀斧害死岳飞,实在是昏君所为,而秦桧发明“莫须有”更是罪大恶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