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3招,提高你的沟通技巧!

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沟通,但是你真的会沟通吗?

那么,怎样才算一次成功的沟通呢?只有当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对所沟通的信息的理解是一致、准确、无误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成功的沟通。

当然,在沟通开始之前,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在人际关系沟通中(尤其是职场)大部分时间是在倾听,如果不会倾听,就无法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1、

所谓会沟通

就是零失误

倾听技巧是对话技巧中重要的一个内容,鲁迅先生曾说过,“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呃,好吧,这句话是教育家卡耐基说的。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最动听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只用3招,提高你的沟通技巧!

德怀特·莫罗是一名刚刚出道的外交家,受柯立芝总统之命出任墨西哥大使。“这是一件很困难的差使,”布鲁斯·巴顿说,“墨西哥是山姆叔叔手上最敏感的一个手指头,到那边去做大使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鉴于此,对莫罗而言,第一次拜见墨西哥总统卡尔士的表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如何给墨西哥总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呢?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莫罗运用了一个策略。

莫罗绝口不提起那些应当由大使来负责谈判的严重问题,他只是称赞厨子,多吃了几块饼,点着了一支雪茄,请卡尔士总统给他讲一些墨西哥的情形,内阁对于国家的希望如何?总统所想做的是哪些事情?他对将来有些什么看法?

当卡尔士发表意见时,他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听。结果,第二天,卡尔士总统对一个朋友说,莫罗才是真正会说话的大使。

卡尔士总统的这句话让情绪紧张的墨西哥人、焦急不安的美国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初出茅庐的莫罗如此轻易地折服了卡尔士总统,并非采用了什么特别的策略,只不过让卡尔士总统发表意见,自己洗耳恭听罢了。

倾听不仅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更是一种礼貌,是尊重说话者的一种表现,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没有谁会拒绝耐心而专注地听自己说话的人。

2、

越是棘手的事情

越是需要幽默

幽默,是最神奇的沟通方式,幽默不只是娱乐自己,同时也是娱乐别人,只要人们都可以笑得出来,还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大事呢?

当然,幽默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

只用3招,提高你的沟通技巧!

夸张幽默法

荒谬的夸张几乎总能引起人们发笑,因为荒谬夸张本身包含了不协调,从而能够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不过,但这里的夸张不是纯粹的、荒谬的夸张。

“歪打正着”幽默法

“歪打正着”是一种因果关系非常自由的幽默技巧。它的特点是起因与结果的不相干或不相称。

非必然非因果性的成分越多,越能引起人的喜剧感。

“大词小用”幽默法

所谓“大词小用”,就是运用一些语义分量重、语义范围大的词语来表达某些细小的、次要的事情,通过所用词的本来意义与所述事物内涵之间的极大差异,造成一种词不符实、对比失调的关系,由此引出令人发笑的幽默。

“随意成趣”幽默法

“随意成趣”,是对产生幽默趣味的种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乍一听,是信口开河,再一想,却耐人寻味。

“借语作桥”幽默法

“借语作桥”是指交谈中的一方从另一方的话语中抓住一个词语,以此为过渡的桥梁,并用它组织成一句对方不愿听的话,反击对方。

过渡桥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两头相通,且要契合自然,一头与本来的话头相通,另一头与所要引出的意思相通,并以天衣无缝为上。

3、

想要打开对方心扉

就要会提问

问话的奥妙主要是靠自己去揣摩,因人、因地、因事而灵活运用,而一旦掌握了聪明、轻松打开话匣子的能力,你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就能显著提高。

提问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一个“问”提出来,就决定了对方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所以“问”具有一种控制能力,提问艺术也包括了这种控制技巧。

只用3招,提高你的沟通技巧!

见什么人问什么话

对性格外向的人尽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提,但必须注意问得明白,不要把问题提得不着边际,否则很容易使谈话“走题”。

对寡言好思的人,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提问要富有逻辑性,尽量提那种“连锁式”问题,“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呢?”等等,这样可以促使他源源不断、步步深入地谈下去。

对那种敏感而又讷于言辞的人,要善于引导,不宜开始就提冗长、棘手的问题,通常以他喜欢的话题,由浅入深据实发问,启发他把心里话说出来,但必须注意绝不能向他提令其发窘的问题。

提问必须掌握最佳时机

提问时机掌握得好,沟通的效果才佳。一般来说,当对方很忙或正在处理急事时,不宜提琐碎无聊的问题。

当对方正专心欣赏音乐文娱节目或体育比赛时,不宜提与这支音乐或这场文娱节目和体育比赛无关的问题。

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宜提太复杂、太生硬、会引起对方不愉快的问题。

提问也要看场合

比如你所领导的三个人都完不成你布置的任务,你想对此事加以证实并问清原因。

你有两个办法:一是把他们一起找来问:“是你们的一致看法吗?为什么?”二是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问:“你的看法和他俩一致吗?为什么?”

前一问就不如后一问,因为前者三人在一起,人类固有的从众心理会不让他们说出实话来。因此,场合不同,回答就可能不同。

提问要适应对方的心理

在问答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的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提问人必须根据被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

所谓沟通,不但要说话,更要达到说话的目的。很多人都觉得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受人欢迎,就必须处处逢迎、掌握人际交往的诸多技巧。

无疑,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想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去,想要做到卓有成效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对他人的理解、尊重的基础上。

《沟通的艺术》盛安之 著

《沟通心理学》刘艳华 著

晋升职场达人就来媒体号蜂点小助手,更多职场干货等你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