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發生巨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世界已經改變了,

我從水中感到,我從土地中觸到,我從空氣中聞到,

許多過往之事都已經失傳,

現在已經沒有人還記得了……

——《魔戒再現》開篇

01

變革

當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形態,跟十年前相比已是天翻地覆。

這種變化,是來自於最底層的生產關係與最頂層的財富分配的變革。

然而,還有10.7億人活在21世紀00年代。

這些人的生活軌跡如同他們的父輩,老老實實的上班、下班、超市買菜、回家做飯這一個單線循環的人生軌跡上,每月10號按時按點等著公司財務往工資卡上打3246.57的薪水。

如果不是一二線房價暴漲、網絡瘋傳王者榮耀員工發了100個月工資當年終獎、比特幣從幾分錢爆炒到100000元一枚、電競三醜打LOL居然年薪千萬還娶了宅男女神這一連串刺激人腦神經的事件發生……

這10.7億人依然活在以家庭和工作為中心的世界中,即便到現在也僅僅有少部分人感到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遷!

最難改變的是人心,是對14億人的意識形態全面普及。(可以對比閱讀小俠昨天為大家整理的前央視名主持人張泉靈的演講《張泉靈: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02

變遷

當今,整個社會的物質資源是極其豐富的,社會物資遠遠供大於求。

在很多人抱怨階層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的今天,我們能把握的機會比發達國家的工薪階層多了太多。很多大型IT公司的技術人員,一生跨度較大的升職機會普遍是一到兩次。這樣比較,我們是幸運的。

只要你不懶,動動手腳,是餓不死的。

居民消費,我們看CPI指數,近五六年一直處於偏通縮或者長期弱通脹的格局。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什麼原因呢?

一方面,各個領域技術的革新,科技高速發展,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使得勞動生產的效率和物資總量都得到超高速攀升,絕對量變得充盈。

另一方面,這十年的時間,社會財富分配極其不均衡。一小撮權貴獲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廣大人民群眾卻沒有獲得相應的收入報酬。

這樣導致廣大群眾雖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卻無法獲得相應的收入去市場上充分飽和消費。

於是,需求的相對萎縮便造成供給過剩,消費價格持續低迷。

03

人類遷移

雖然實體物資無法充分飽和消費,但是受轉基因技術和農業機械耕種現代化,整個社會乃至全球絕大部分的群眾擺脫了飢餓危機。

5塊錢沙縣小吃能吃飽,5000塊錢也能在上海望江閣吃一頓佳餚。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對14億人來講,除了生病找大夫,很多時候,自己都記不起昨天吃了什麼。

恰好,互聯網科技進行了第二次革命性突破,並且這次伴隨了PC、移動的強勢崛起。

於是,人類出現人類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遷移,應該說是精神上的遷徙。

虛擬世界佔據我們多少時間額精力?

王者榮耀前兩天發佈一個數據:KPL秋季賽總決賽要正式開賽。12月11日總決賽售票通道開啟,近萬張門票在12分鐘內售罄,同時在線搶票的人數高達600萬人。

這600萬人不好好工作,在網上搶遊戲的觀戰門票。

而動輒每天就有5000多萬活躍用戶的王者榮耀,這些人的遊戲時間對社會存量財富創造所作出的貢獻是0!

還有成千萬上億的人在吃雞、LOL、DOTA、夢幻西遊、我的世界等等虛擬遊戲世界裡馳騁遨遊,尋找他們的精神寄託。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不同於從熱帶到溫帶的遷移,從內陸到海岸線的遷移,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這一次人類的遷移是從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娛樂至死》這本書中闡述的觀點,和以此可以預見的情況,在互聯網時代加速了。

從廣播、電視到互聯網,我們的生活已經和虛擬世界越來越緊密。

04

第二家園

當人類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遷移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現實世界的需求持續萎縮。虛擬世界成為人類的額第二家園。

比如本來去遊樂園玩雲霄飛車的,都在家待著“吃雞”了。

但是,人一天只有24小時!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互聯網虛擬世界的高速崛起佔據了人類大量的時間與成本。於是,擠佔了對實體世界的消耗,進一步加劇實體世界的供大於求的關係。實體社會消費受到影響,傳統實體行業的工作崗位被大量消滅掉。

高智商的理工男從機械工程師轉行成碼農。

社會結構開始改變,碼農收入超高速跳躍式暴漲,普通碼農年薪20w+很常見。

面對虛擬世界的崛起,實體消費萎靡,國家須要刺激實體消費。

首先,實體要變革——工業升級、供給側改革與宣傳工匠精神!

05

工匠精神、工業升級與供給側改革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

我們造東西的速度是極快的,放在六七年前,你去給這些工廠的老闆講工匠精神,是會被轟走的。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在供給大於消耗的供需關係上,2016年供給側改革也出來了,消滅落後產能,消滅低質產能。

一切的一切,當工業產能和人口規模到一定程度,碰到天花板的時候,就只能換個玩法。

面對日本經濟未來最大的掣肘——工業產能過剩,人口生育放緩,消費人群滯脹,日本人提了一個詞——職人。說白了,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工匠精神。

日本當年工業高度發展,整個社會供需平衡被打破。當供應大於需求的生產關係產生後,生產者只能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價格上,於是搞了工匠精神這個頂層意識形態設計。

世界正發生鉅變,10.7億人依舊渾然不知

全球虛擬世界的迅速崛起更加劇了供需的惡化。

我們現在不僅僅要追求質量,效率依舊不能落下。因為,全世界的供給方太多,效率就是企業的生命。

連LV也通過工業規模化成批量地生產手包,卻依舊按手工製品的奢侈價格賣給顧客。你還沒搞明白麼?未來,等保時捷低端跑車全面量產,滿大街都在跑的時候,社會的財富又分配了一圈。

小俠對互聯網的發展,除了擁護,就是支持。我們國家這幾十年發展太快。急速膨脹的物質生活讓很多人沒有做好準備。我們是一個不甘落後的民族,近幾年的PC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鉅變。有媒體報道,正是因為我們物質生活進步太快,又在這個時候立即擁抱互聯網,不像是發達國家的居民,有豐富的現實娛樂活動。

有人說我們應重視現實嗎,有人說我們應順應趨勢。

而許多過往之事都已經消散,10.7億人卻依舊單線循環生活,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些什麼!未來是留給那些能夠把握世界律動的人。

文章整理自:米筐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