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2018.7.28 / 坚持 轻轻地,改变一切。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考研倒计时147天,距离考试的时间又缩短了,前期准备的不是很充分的小笨蛋更要抓紧了!虽然不能延长备考时间,但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利用好碎片时间等拓宽备考时间!(举个栗子:如果能把一分钟用出两分钟的效果,那你是不是还有294天备考呢“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昨天有小笨蛋问:“康哥,人大好考吗?”问懵了,好考不好考是个相对起跑线的问题,而你的起跑线在哪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我能帮你的,就是给你提供一些自测标准,你们自己对照到底好不好考。

首先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困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学校我到底能不能考上?这学校考研难度到底怎么样?于是这些“问题”少年们都纷纷去查看院校的排名。然而,光看院校排名就判断考研难度是相当不科学哒!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考研,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考研人之间的信息之战,有些人善于利用网络、人脉等资源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对于不会搜集信息的人来说,这些人的考研之路要顺畅许多!

那我们要想判断目标院校好不好考,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呢?今天,再给大家整理一下!

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

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报考。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竞争如此激烈,同志还需努力。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

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

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2)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

最后,建议大家在择校期间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并且多方面考察,这样出来的结果会比较靠谱,如果指望通过一两条规律就做出判断,可能会有失偏颇。

今/日/互/动/话/题

你认为决定一所院校好不好考的因素有哪些?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暑期开启“抢分”模式

备考“课”不容缓↓↓↓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考研英语全年备考精英班

“康哥,××大学好不好考?”答案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