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這味藥在治療胃腸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從幾例病案開始說起

我從前在治療脾胃病時,對防風這味藥用得很少,主要是不理解,一個主打解表祛風,勝溼,止痙的藥物,為什麼可以用於治療胃腸病呢?

內心不理解,就會用得少。

一直到有一次,我給一個患者做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四聯療法,四聯療法結束後,患者的脾胃依然沒有完全恢復,出現了腸鳴、腹痛、腹瀉的情況,於是我試著給他用了痛瀉要方,方藥如下:

防風這味藥在治療胃腸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白朮

白朮12克 防風12克 白芍12克 陳皮12克

每日一劑,1200毫升水,熬到600毫升,分兩次服用,服用三天。

就這麼簡簡單單一劑藥,患者腸鳴音漸漸消失,不痛,不瀉了!隨即想到李東垣的一句話,卒伍卑賤之職,隨所引而下,乃風中之潤劑,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看來古人誠不欺我。

於是對防風有了新的認識。

又一例,一個舌胖大、有齒痕、舌苔黃潤的長期便秘患者,我給他用了桂枝加芍藥湯的加減。胃氣不足往往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一個是長期腹瀉,一個是長期便秘。前者我多用苓桂術甘湯的加減,後者我多用桂枝加芍藥湯的加減。

防風這味藥在治療胃腸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腹滿而實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桂枝加芍藥湯主治胃氣損傷,正氣不足,胃腸氣機失調,小腸腑氣不降而生滿,若伴有脈絡不通還會出現大實痛。

遂處方如下:

桂枝12克 白芍24克 甘草9克 生薑12克

大棗12克 當歸12克 薏苡仁20克 陳皮12克

中藥三劑水煎服,每日一劑,2000毫升熬到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這個方子用下去後,大便倒是正常了,就是下午申時,就會出現腹痛。於是我就讓患者加了一個防風12克,目的是向祛一下腸風,同時又有瀉金補土之意,申時屬金嘛。

這個防風一用下去,患者就不痛了,而且能感到餓,排便順暢,食慾轉好了,只是飯後仍稍有腹脹,飯後腹脹乃脾虛之象,遂在原方的基礎上加黨參12克,以益氣健脾。

防風這味藥在治療胃腸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防風

對防風的再認識

通過幾例醫案,我對防風可謂刮目相看,不再將其侷限於治療表證的藥物。

防風,味甘辛,性微溫,可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

其特點如下:

1、可祛風解表,乃發散之藥,但發散力度較為溫和,配伍黃芪、白朮等益衛固表藥後,有祛邪而不傷正,固表而不留邪的特點,因可久服,故防風擅長祛除伏邪。

2、防風乃風藥,凡風藥,皆能勝溼,所以防風在祛風溼、止痺痛的藥物中亦挑大樑。同時它乃風中之潤藥,相對其他風藥而言,沒有那麼燥烈。

3、防風不僅僅可以祛散外風,還可以平息內風以止痙。當然防風雖然有平息內風,輕疏發散之力,畢竟藥性偏溫,對於血虛痙急者,需配當歸,對於脾弱者,需配白朮,此乃柔潤息風之法,以免溫燥傷人。

4、防風可以瀉上焦補下焦,能治肺實,能瀉金培土,散肝舒脾。

5、防風具有良好的升清止瀉的作用,用於治療慢性結腸炎,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