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多少年了,中國影視總是繞不開“五毛特效”的話題。

畢竟,話題不斷的《復仇者聯盟3》,人家的CG大場面是這樣的: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而即將上映的我國CG鉅製《爵跡2》,大場面是這樣的: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科技君當然沒有黑任何一方的意思,只是我們對國內特效好像有一種固有偏見。其實,好萊塢科幻大片比如《變形金剛4》《馴龍記》《星戰7》等,這些酷炫炸天的特效,有很多都是中國製造,很多好萊塢特效公司會將承製的CG鏡頭分一部分給中國CG公司製作。

目前限制國內特效公司發展的有著來自資金等各方面的問題,不過,科技君今天要說的是,當影視特效成為科技企業追捧的對象,中國能從中找到機會嗎?日後,粗製濫造的“五毛特效”能不能真正從國人眼前消失?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科技“示好”特效

影視特效和科技企業,看起來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產業,可能只有在科幻片中才會相遇。但就在最近,谷歌宣佈在洛杉磯設立第五個雲區,目的是為藝術家和設計師提供服務。谷歌雲又一次向影視行業示好了。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想要了解科技企業和影視特效的關係,首先要了解影視特效與計算的關係。

科幻片和動畫電影中出現的栩栩如生的毛髮和閃亮的盔甲絕不在現實中拍攝的,而是通過綠幕、動作採集等等技術採集畫面之後,再在計算機上進行大量圖形處理和渲染。

簡單粗暴地說,我們可以理解為科幻片裡面的影視特效畫面都是一幀幀P出來的。說出來都感覺這簡直是一個看不到頭的工作,更可怕的是特效渲染,如果用過會聲會影這類娛樂性的視頻處理軟件就知道,有時候為十分鐘的視頻加個字幕,都會渲個二十分鐘。

所以,為了滿足商業效率,影視特效一般會交由一種名為“渲染農場(Renderfarm)”的組織進行。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渲染農場的本質和超級計算機很接近,都是通過密集搭載CPU/GPU來實現高密度的並行計算系統。將原來一臺計算機處理一個任務的效率變成一百臺計算機同時處理一個任務,渲染速度自然就變快了。

但渲染農場的形式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搭載並行計算系統的價格非常昂貴,加上日常維護費用與電影產業的季節性,使得渲染農場的收費很高。

不過,渲染農場的這種工作模式,是不是讓人聯想到了IT企業的數據儲存機制?和數據儲存一樣,上雲已經成為影視渲染最新的風潮。

早在2009年拍攝《阿凡達》時,好萊塢就已經嘗試過在雲端進行全球化的數據傳輸和渲染。從2010以後,谷歌雲、微軟Azure、亞馬遜AWS和阿里雲等等雲服務企業也開始陸續通過收購、注資等方式進入影視渲染行業。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像谷歌收購了視頻選擇企業Zync Render和流媒體制作平臺Anvato,微軟則與圖形處理供應商Nimble Collective進行合作,阿里雲則選擇與中國著名的渲染農場瑞雲科技合作。

“雲上特效”,中國新機遇?

雲計算能提升影視特效的渲染效率,中國能從中尋找到哪些機會呢?

許多人的猜測是,在同樣算力的前提下,中國能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從而成為好萊塢的外包工廠。但這樣的產業模式並不具有持續性,對於中國自己的電影特效產業也很難有切實的提升。

但如果和其他行業的雲計算服務橫向對比,我們會發現或許中國的機會即將到來。

參考交通上雲這類和影視特效一樣涉及大規模數據處理的雲業務,可以發現雲計算、雲儲存都只是雲服務的開始,真正的效率提升在於雲端AI計算。

同樣在影視特效處理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AI的影子。

例如在《海底總動員2》和《汽車總動員3》中,都利用了深度學習模型學習場景光線走向,自動糾正因光線不自然而形成的噪點。

有了科技公司加持,國產“五毛特效”有救了嗎?

也就是說,未來可以自動化的不僅僅是特效渲染,也可以是特效的製作甚至風格制定。但對於製片方來說,這一部分的工作要比雲端渲染還要陌生,同時成本更高。這時AWS、谷歌等就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對於中國科技企業來說,一方面在AI技術上並不落後於美國,另一方面距離整個影視產業鏈也更近。

這些企業不僅“網而優則視頻”,還紛紛涉足進了影視的製作和發行。甚至可以說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的科技企業和影視之間的聯繫是最為緊密的。

雖然雲計算和AI不能掩蓋中國影視在審美和文化上積貧積弱,但在影視特效這一點上,或許我們真的可以逆風翻盤、彎道超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