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处处争第一的小米难得“低调”了一把。

6月19日,小米对外宣布,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 CDR 的方式在境内上市。这即意味着准备上市的小米放弃成为CDR第一股,这一下成为近日以来除了“千股跌停”之外的最热话题。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14日来自证监会发布的的那一封《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这份反馈意见用2.5万字的篇幅向小米提了整整84个问题,并且其中许多问题在科技君看来都是颇为犀利的,甚至是釜底抽薪式的。

反馈意见发布之后,经过了端午小长假的短短三天,小米就宣布了这则“大新闻”——再见,不玩了。

事关估值,小米到底属什么的?

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包括规范性、信息披露等多个层面的84个问题,涉及同业竞争、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关联交易等内容。

于是,来回通读整个《反馈意见》三遍,科技君将目光锁定了在了这第81问。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啧啧,这一问真是直击要害。众所周知,小米的估值问题一直被外界热议,估值到底多少才合理,不同的计算模型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如何计算,首选取决于小米到底属于什么行业。小米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估值自然对标的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但《反馈意见》这一提问直戳“要害”——小米,你说你是互联网公司,但我看着不像啊。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对小米自身定位提出质疑后,《反馈意见》进一步要求,小米需要补充披露每轮优先股融资额、估值、优先股融资总额,实现“合格上市”的依据,并提供公司章程和优先股协议中关于实现合格上市的有关条款和内容,并且还要求小米详细解释说明优先股融资的来龙去脉,包括对应估值的依据、赎回条款中关于估值条件约定的确定依据及合理性等。

种种迹象看来,有关部门估计这是怕小米“割韭菜”呢。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在此情形下,优先通过CDR上市,给小米的估值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小米未能实现“合格上市”,或者上市未达成预期的估值,小米会面临支付巨额资金赎回优先股的风险,给公司经营造成较大风险。

从证监会的角度来说,如果小米CDR上市后股价表现不及预期,也会对CDR政策的推行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影响其他公司(BAT这样的境外上市公司和滴滴等独角兽)对A股的信心。

总的来说,小米临门一脚时突然回转,虽然有可能错失成为CDR第一股的机会,但是由于背负着巨大的估值压力,小米也不得不考虑更加稳妥的选择。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对于小米的决定,有报道说证监会对此表示“尊重”——不尊重还能干嘛,难不成把雷军揪出来说一顿?

于是市场疯传,小米之后,百度最有可能接棒 CDR,成为回归第一股。若是小米这次推迟,继续是百度接棒,那么百度倒不仅仅是回归第一股,也要成为 CDR 第一股了。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百度 CDR 的传闻,最早是权威的证券媒体放出的。在当时的报道中,记者采访专业人士,对百度有这样一段评价:

“目前第一批发行 CDR 的企业中, 百度盈利状况良好,且股权结构比较简单 ,在纳斯达克上市期间信用良好、规范度高,这都使得百度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回归 A 股的互联网巨头。”

小米推迟CDR发行,背后原因可能跟高估值有关?

这段话放在当时看,可能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更多像是套话。

但是在经历了小米此次的推迟,在看到了海量优先股对小米上市的影响之后,你就会知道“股权结构比较简单”这样的评价,对于公司上市发行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然,若是再深思一下,“信用良好”也很重要啊。

如果短期内证监会找不到一个两地发行上市的 CDR 候选公司,那么百度的确大概率会成为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