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人轉傳統劇目簡介

東北二人轉傳統劇目簡介​大西廂 源於元雜劇[西廂記]及民間唱本,是二人轉常下單的看家戲,也叫看家鎖頭,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主要描寫張君瑞和崔鶯鶯的戀愛故事、丫鬟紅娘傳書遞簡促其好事,有情人終成眷屬,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義。 全本二人轉[大西廂]有3600多句唱詞。由於唱詞多不易學,又受時間限制等許多原因,如今在舞臺上很少友人唱全本的了,而是分為[西廂聽琴][西廂寫書][西廂觀畫]三個獨立的劇目。

西廂聽琴主要寫崔鶯鶯和紅娘夜晚去花園降香、觀花,聽到張公子夜撫瑤琴。唱詞俗中見雅,詩情畫意,便於舞蹈。此段主要以浪見常,過去有'學會大西廂,玩意就不糠'的說法。

西廂寫書又叫[紅娘下書],主要寫張君瑞為崔鶯鶯寫的一封情書,回憶當初以往之事。其中'有荼靡架下會鴛鴦'一段唱詞,是淫穢粉詞,是應該剔除的糟粕。此段主要是賣味,聽唱腔為主。

西廂觀畫又叫[西廂院],是唱詞最多的一部分,主要寫紅娘在西廂院觀畫的情景,觀斗方,對對聯,所畫上自商周秦漢,下止唐宋元明清,無所不有,支離破碎,把張生的書房唱成畫棚子。被群眾指責為'破西廂'。此段主要聽詞,講板頭,但此段不好學,所以在舞臺上很少有人唱。拷紅是[大西廂]之一轍,寫崔老夫人拷打紅娘追問鶯鶯與張生戀愛之事,此劇目流傳不廣,很少有人演唱。

另拆西廂]以鶯鶯紅娘問答的形式,敘述[大西廂]的由來。文中鶯鶯說:張生本是唐代青雲客,我是宋朝女裙釵,唐宋相隔二百載,何人寫出西廂來。紅娘回答:我們老爺做過大主考,貪贓枉法不愛文才。關漢卿進京來趕考,我們老爺不愛文才。關漢卿回到家中去一氣寫出西廂來,巧妙地說出了西廂的由來,但不符合歷史。二人轉的[大西廂]就這三個獨立的劇目,當然[大西廂]是個摺子戲,其他劇種可分[觀花]、[降香]、[遊寺]、[下書]、[拷紅]等,還有[續西廂]。二人轉傳統劇目裡沒有這些,這些都是其他姊妹劇種的曲目。

包公戲大多數來源明代[包公傳]以及民間傳說,這些包公戲在二人轉傳統劇目中佔有重要位置。

包公賠情是包公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目,主要敘述包公鍘了侄兒包勉回府向嫂子王鳳英請罪,王鳳英大怒要殺包拯。包拯跪地求情,王鳳英訴功扒短,後來顧全大局饒恕包拯。以情字貫穿始終,催人淚下。本戲鄉土氣息濃郁,把東北民間喪葬禮儀風俗唱的詳細生動。很多觀眾對其扒短段和喪俗篇百聽不厭,用[紅柳子]一盤到底。雖說此劇目比較長,但演員都愛學,愛演唱,流傳比較廣泛。

包公鍘侄主要寫包公陳州放糧,路遇民女喊冤,狀告包勉罪惡滔天,包公秉公而斷鍘了包勉。此戲是個悲劇故事,催人淚下,流傳比較廣泛,傳統劇目中有焦梢轍和工生轍兩個版本。

包公弔孝主要寫嫂嫂王鳳英為了試探包公當年的諾言。假裝死設靈棚,試探包公。包公果然披麻戴孝,忠孝雙全。此劇目流傳比較廣泛,但大多數以趙小軍和小豆豆的演出為範本,唱詞、曲牌也都固定下來。

包公斷後又叫[鳳還朝]。敘述包公陳州放糧路過天齊廟,範仲華為母喊冤,結果這個老太太居然是當朝李國母,被劉妃、郭懷謀害流落到此,包公查明接李太后還朝。此劇目比較特殊,其原因是雖然屬於傳統劇目,但老的樑子劇本很少有人學有人演。而是以張震改編金世貴編曲的曲譜劇目為範本,流傳相當廣泛。曲牌優美,是改編劇目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打龍袍根據京劇評劇改編移植 主要寫李太后還朝 包公假辦花燈會訴說李太后寒窯之苦 李太后命包拯打宋仁宗 無奈以龍袍代之 此劇目屬於背道曲目 流傳不是很廣 工生轍 中間常加京劇二黃唱腔

五鼠鬧東京又叫[包公錯斷閻查閃]由民間傳說而來 寫民女柳金嬋被賊人李寶所害 其父誣陷外甥閻查閃所為 包公錯斬閻查閃 屍體不倒 包公遊地獄又錯殺五鬼 結果引出五鼠鬧東京 宋主命十二歲宰相干羅想辦法 結果從西天王母借來狸貓抓住五鼠 此戲劇情曲折 包括許多民間傳說 如狸貓睡覺為什麼打呼嚕 為什麼世界上有小偷有妓女 六十歲為什麼活埋又不活埋了。。。等都在其中

包公趕驢包公二次下陳州 路遇煙花女子王粉蓮 外號粉石榴 包公為其趕驢 從她口中得知放糧官貪贓枉法 此劇目不是流傳很廣鍘國舅內容和[包公趕驢]大同小異 背道曲目 不很流傳 江陽轍砸鸞駕包拯奉旨陳州放糧 國丈龐文為延誤包拯出朝日期 唆使西宮龐秀英以鸞駕擋住去路 後為包拯識破 怒砸鸞駕並與龐妃上殿評理

秦香蓮又叫[鍘美案]駙馬陳世美棄前妻秦香蓮與公主為婚 秦香蓮找到京城 陳世美殺妻滅子未成 被包公處死 此劇目建國以後流傳較廣 天仙轍

[韓琪殺廟]從河北棒子移植而來 陳世美不認秦香蓮母子 後命家人韓琪追殺之 韓琪於古廟遇秦氏母子 得知真情後 放走秦香蓮 而後自盡 此劇目雖沒提到包公 但都認為是包公戲
東北二人轉傳統劇目簡介

藍橋藍橋源於元雜劇及民間唱本 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是二人轉傳統劇目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 是一部愛情悲劇 主要寫金童玉女臨凡 轉生藍瑞蓮和魏魁元 藍瑞蓮在婆家受氣 與魏魁元定計私奔 結果水漫藍橋淹死魏魁元 藍瑞蓮投河徇情 閻王爺命他們轉生王金龍和蘇三 此劇目比較長 有3000多句唱詞 所以分為[頭本藍橋]和[二本藍橋]兩個獨立的劇目頭本藍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把東北農村的山川 土地 嫁娶時的風俗 人物都土鄉土色的展現出來 曲牌也比較多如[八齣戲][打水歌][四平調][藍橋五更][西口韻]等 應有盡有二本藍橋又叫[井臺勸]主要寫藍瑞蓮勸魏魁元一些金玉良言 包括四大花草 借取來往 該學不該學 煙花柳院 酒色財氣 四朝四帝 封神榜 下揚州 千家詩 百家姓 三字經 官司嘆 窮富論等大量與情節主題無關 有損人物性格的唱詞 被群眾批評為 大尾巴藍橋 但演員為了顯示自己的唱功 都愛表演此劇目

傻柱子接媳婦又叫[小老媽開耪]是拉場戲裡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 三個人物 傻柱子 小老媽 闊大爺主要寫三河縣傻柱子家貧 其妻小老媽在北京闊大爺府裡當老媽子 三年後傻柱子進京接妻 老媽辭活 闊大爺百般挽留 老媽還鄉 對四鄰開耪 吹其隨闊大奶奶進宮赴宴 見過西太后 這個段子低級庸俗 汙言穢語 淫穢不堪 從藝術到思想內容都不可取 但由於小老媽 傻柱子 闊大爺是秧歌隊伍裡的主要角色 人人皆知 再加上有些人投其所好 因此流傳教廣 偽滿時尤盛

李翠蓮盤道源於[西遊記]及鼓詞唱本 唐僧西天取經 途中化齋 施主李翠蓮盤道 唐僧對答如流 李翠蓮施金簪一支 被丈夫劉全發現回家責問 李翠蓮蒙冤自盡 在長期延長中 逐漸形成佛主篇和海篇 成為該段的主要內容 佛主篇講佛勸善 宣傳宿命論 有恐怖色彩 海篇是藝人為了顯示肚囊寬 知道的東西多 或為難倒對方 或為延長時間 逐漸加詞而成 其內容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包羅萬象 無所不有 有 破西廂 亂盤道 一本藍橋嚇一跳 的說法 此劇目內容雖然龐雜 但知識性強 仍受觀眾歡迎

劉全進瓜上接[李翠蓮盤道] 李翠蓮死後丈夫劉全後悔 拿著唐僧賜的北瓜去陰曹地府尋妻 遊十八層地獄 宣揚因果報應 最後閻王爺准許他們夫妻團圓李翠蓮還魂上接[劉全金瓜] 閻王爺命李翠蓮投胎轉生唐王李世民的御妹玉容公主 劉全前來相認 二人通過盤問家鄉和家中大事夫妻團圓 由於李翠蓮吃齋行善 最後享有榮華富貴 宣揚善惡因果報應

回杯記拉場戲傳統劇目中的主要曲目寫張廷秀得官還鄉 花園私訪 與未婚妻王蘭英相會 此段說唱痕跡較大 基本上是說唱體 過去有兩種演法 一種是二人轉 一種是拉場戲 拉場戲中多加人物春紅 二人轉當年的唱詞開頭是 大明一統錦繡山河 在南京坐下嘉靖活佛 文仗劉伯溫能掐會算 武仗老徐達疆場爭奪。。。記下南京先不表 再把蘇州說一說 這個段子就是藝人們常說的[老回杯記] 80年代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改編的曲譜拉場戲流傳比較廣泛 家喻戶曉韓子平的唱腔傳遍東北大地 取代了傳統劇目的[回杯記]王二姐思夫又叫[摔鏡架]是傳統劇目中僅有的幾個單出頭之一 主要寫王二姐在繡樓思念張廷秀之事 全本用了十三道大轍 是用轍最多的劇目 王二姐思夫之情層層變化彪,病,痴,怨,野,潑,恨,急,羞,嬌,憂,怒,顛,瘋,鬧,逗。。。。扮演及情感多變 作品中有農村田園風光 有薩滿跳神 畫圈問卜等習俗 具有濃郁的東北特色 此作百唱不衰 風靡各地綱鑑這是一部簡明 韻文體中國史話 從三皇五帝寫起 一直寫到當代 通篇敘述史實並雜以神話 由於藝人的水平有限 次戲在史觀 史實等方面有許多不正確的東西 如年代 年號 人物 地名 都不盡和歷史相符合 此戲不分男女 唱詞較多 枯燥無味 歷史知識段 唱述清朝各代的民間傳說 歷史事件 有事實也有神話 具有地方性 其中遼寧的事件比較多 唱詞也多 一般應[抱板]到底 基本按年號分篇張郎休妻又叫[火龍傳]

張雲昌喜新厭舊 休妻丁香 續李海棠為妻 後來家業敗盡 雙目失明 乞討中巧遇郭丁香 羞愧難當 撞死鍋臺上自盡 後來託生為灶王爺

鋸大缸原劇寫狐妖煉缸害人 天庭雷公將缸 震裂 狐妖變做王大娘求巧匠鋸缸 觀世音派土地神扮軲轆匠查訪 將缸打碎 狐妖終被天兵抓住 後來藝人將此戲改為樸素健康的愛情戲 描寫農家寡婦王大娘與走囤竄戶的張軲轆的愛情故事 塑造了兩個感情豐富 熱愛生活追求幸福婚姻的典型形象 少封建迷信色彩 土鄉土色 深受觀眾喜愛 此劇目多用[鋸缸]專用曲牌演唱

馬寡婦開店又叫[陰功報][狀元圖][狄仁傑趕考] 主要寫唐朝舉子狄仁傑趕考途中投宿住店 店主馬寡婦深夜入客房 百般挑逗 狄仁傑嚴詞拒絕 因不淫寡婦積了陰功而中狀元 其中幾句唱詞是這樣的。。。狄仁傑拉馬出門外 回頭看客店半點無 空中掛著一塊匾 觀音菩薩點化寫清楚 狄仁傑本來沒有狀元命 沒圖寡婦積了陰功得了一部狀元圖。。。。此作 三更春夢一段 色情較重 淫詞穢語 應認真對待 此劇目在二人轉傳統劇目中佔重要 在今天的舞臺上仍然放著獨特的藝術光彩馬寡婦開店後傳主要寫八年後狄仁傑得官回鄉祭祖 路遇馬寡婦店 二人彌補當年的遺憾 巫山相會 狄仁傑並許下諾言 要娶馬寡婦進京享福 結果十天後狄仁傑給馬寡婦立個貞潔牌坊 馬寡婦走投無路 一頭撞死 此劇目近些年來比較流傳馮奎賣妻這是拉場戲傳統劇目中比較悲苦類的節目 流傳很廣泛 主要寫明朝末年天下荒旱

馮奎家貧難以度日 只好賣妻李金蓮 後來被買人的夏老三搭救 一家終得團圓 其中保安 桂姐和母親分別那段 還有兩個孩子大街討飯的情景 用大段[哭靡子]催人淚下 過去拉場戲除這五個人物外還有人販子和船伕 近幾年來裡邊沒有這兩個人物了 情節和原來的也有所差異 原來是馮奎主動提出賣妻的 現在有的劇本里寫李金蓮是自願賣自身的 把其中一雙兒女要飯的情節也刪了 這出戏的說唱痕跡也比較大 過去也有用二人轉形式演出的 開頭是這樣的 。。大明一統錦繡江山 君正臣良萬民安 在南京坐下一十六帝 末帝輪到崇禎年 自打崇禎皇爺登基坐殿 天下荒旱民不得安 頭一年荒旱不下雨。。。。。。但大多數還是用拉場戲的形式演出

梁賽金擀麵又叫[羅裙記]或[兄妹會] 是拉場戲裡比較重要的曲目 主要寫梁賽金和樑子玉兄妹 從小家遭不幸 手足分離 十年後樑子玉得中八府巡案 回家祭祖路遇李家老店 通過做一碗龍鬚素面兄妹相認 其中兄妹盤家鄉一段感人肺腑 百聽不厭 劇中三個人物 梁賽金 樑子玉 李堂倌 過去演出裡還有焦廚等人物 此劇目流傳相當廣泛 家喻戶曉

天緣配又叫[張四姐臨凡] 主要寫玉皇大帝的第四個女兒張四姐 黃蓮公主 不願在上方享福 偷著臨凡嫁給火光童子轉世的討飯郎崔文瑞 其中張四姐天宮盜寶一段很有特點 此劇目當今舞臺也比較常見 開頭幾句唱詞比較好

黃氏女遊陰主要寫趙良方的妻子黃氏女吃齋唸佛 驚動了閻王爺派來金童玉女用勾魂排抓走黃氏女 黃氏女到陰間遊十八層地獄 陰森恐怖 和閻王爺對經 時間長了屍首腐爛了 讓他轉生新科狀元李萬春 投生男人 與原來的丈夫結拜成兄弟 此段宣傳的是封建迷信 宿命論 因果報應什麼的 雖然從思想上不可取 但確實是二人轉傳統劇目中的優秀劇目 現在仍有許多觀眾喜歡

牧羊卷又叫[朱春登認母]或[朱痕記] 根據評劇移植 主要講的是朱春登進京趕考 家早不幸 老母和妻子趙錦堂被嬸母陷害 每日牧羊為生 沿街乞討 朱春登聽嬸母說她婆媳已經離開人世 為母行孝 開個舍粥蓆棚 正趕上老母和妻子乞討 相遇朱家墳前 通過盤問往事 一家人終於團聚 此劇目是個比較悲苦的戲 近幾年來很多人演唱

馬前潑水是拉場戲傳統劇目中比較有代表性的 主要寫漢朝的朱買臣讀書不得志 打柴為生 家境貧寒 其妻崔氏嫌貧愛富 立逼朱買臣寫下休書 後改嫁趙石匠 家業敗盡 流落大街要飯 正趕上朱買臣得中太守還鄉 崔氏馬前認夫 朱買臣馬前潑水崔氏羞愧自盡 這個劇目淋漓盡致的寫出了崔氏走一處敗一說

劉翠萍哭井此劇目過去曾用拉場戲的形式演出 但由於人物比較多 所以現在大多數都用二人轉形式演出 主要寫李金祿家遭不幸 失了天火 燒的片瓦無存 妻子劉翠萍回孃家借糧遭到父親拒絕 無奈李金祿去瀋陽城找舅父張萬龍求借 回來圖中路過岳父家 劉成和劉龍圖財害命 將李金祿大謝八塊扔入井中 死後給劉翠萍託夢 劉回孃家 哭井 正趕上京城來了大人於得水 劉翠萍告狀 為夫報仇 此段是的悲劇故事 情節曲折

劈山救母這個劇目雖然比較小 但二人轉演員一般都會 一般初學二人轉的學員愛學這個 主要講的是金花太子楊二郎的母親張三姐被玉帝壓在桃花山下 二郎拿劈山斧救母的故事 所以又叫[桃花山]

鐵冠圖有叫[崇禎觀畫] 主要寫崇禎皇帝有道無福 在銅器庫拿出鐵冠真人畫的三軸古畫 被三朝元老金聖嘆解開三幅畫 說明朝江山要白扔 李闖王帶領人馬困住京城 崇禎拿著龍泉劍殺了周妃 有給李闖王留下一封書信 最後在煤山上吊歸天

秦雪梅弔孝又叫[雙弔孝] 拉場戲裡比較常見的曲目 人物比較多有12個人物 主要講的是商林家遭不幸 無奈到未過門的妻子秦雪梅家借館讀書 二人花園相見 別丫鬟秋菊和商心衝散 商林得了相思病 回到家中 商府二太太將丫鬟愛玉許配商林做二房 商林相思而死 秦雪梅過府弔孝 在靈前與愛玉發生爭執 最後二人都決定在商府守寡 此劇目宣揚封建倫理道德 在加上整場都是舊社會喪葬習俗 有很多不可取之處 但農村特別喜歡這個節目 所以久唱不衰

朱洪武放牛又叫[封宮院] 是一出小戲 主要講的是朱洪武生來不會說話 十二歲一說話方死二老雙親 家業被火焚 無奈到大街要飯 無人施捨 到法門寺出家 又方死師傅 被趕出寺門 無奈到馬府當放牛童 夜晚牛棚失火 驚動馬府小姐馬秀英 在牛棚盤問家鄉之事 馬小姐得志劉伯溫給牛童算卦 說將來能當皇帝 就乞求朱洪武封她做正宮國母 朱洪武果然得了天下 馬小姐也做了皇后

雷劈劉一又叫[天公報] 主要講的是清朝康熙年間 有個劉一 父親早年下世 剩下老母把他拉扯成人 為他娶個妻子 劉一每天到賭博場去耍錢 回來打罵母親 而對妻子特別恭維 但妻子孝道 權他改好他不聽 有一天他正在打罵母親 惹惱了上天 一個霹雷 劉一昏倒在地 昏迷中以為自己死去 心中懺悔 結果沒有劈死 劉一改邪歸正 近些年來演員又加一段老太太哭墳的情節 是從[劉雲打母]中移植而來 此劇目是之西轍 沒有[劉雲打母]流傳的廣泛

劉伶醉酒又叫[醉八仙] 主要說的是王母蟠桃會 各路大仙都來了缺少劉伶醉酒仙 王母命杜康到洛陽城去度劉伶上天 杜康變個酒樓 劉伶來喝酒 把醉酒仙丹放進酒裡 劉伶一醉就是三年 杜康來到劉伶家要酒帳 劉伶的妻子黃金蓮大怒 二人刨開劉伶的墳 劉伶果然修煉成仙

二大媽探病是關內[紗窗外]流傳到東北與東北民歌糅合 吸收[神調]經藝人不斷加工而形成的拉場戲 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 主要寫村姑蘭英與牧童王三小相愛 蘭英母嫌貧愛富 將女兒許配財主柳東林 蘭英裝病抗婚 二大媽知情後 熱心幫助蘭英姑娘 以毒攻毒 假裝跳神 教育二嬸 成就了二人婚姻 作品語言詼諧風趣 跳神場面生動火暴 該劇目在農村廣泛上演 上座率比較高 為了片面強調跳劇場效果 離開貫穿劇本的主線 大肆渲染跳神 一個大神還不夠 還加二神呂竿爬 有的還用兩個二神 過去有 劇團沒錢花 快演二大媽 的說法

百年長恨是一個愛情悲劇,又稱《小西廂》,但是它和《西廂記》的結果截然相反,是個悲劇,講的是周亭章在花園裡見到了一大家閨秀--王嬌鸞,通過丫鬟明霞傳書遞箋訴說情腸,這樣半個月之後他們私自來往,並暗自訂下海誓山盟:女要是負男不得好死,男要是負女則被亂箭射死;但是後來周亭章圖魏家錢財喜歡上了魏家小姐,扔了王嬌鸞獨守閨房,王嬌鸞傷心至極,在死之前寫下了決命詩歌32首,做出了長恨歌足有百年長,隨後上吊自盡而亡!後來王嬌鸞的詩歌把周亭章告上大堂,按照當初他們私自訂下的海誓山盟處死周亭章,而大堂沒有鵰翎箭,則被亂棍打死在大堂之上!!......

三請樊梨花又叫[寒江關]或[姜須搬兵] 主要寫薛丁山被困鎖陽 姜須回寒江搬請嫂嫂樊梨花到西涼助戰 樊梨花不肯出徵 姜須用激將法假說蘇海欲擒她做壓寨夫人 梨花大怒 隨姜須殺奔敵營 此劇目是一出活潑風趣的戲 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鄉土味足 有唱有扮有逗 這個劇目裡包括許多專用曲牌 是傳統劇目中僅有的幾個不用主調演唱的曲目 所以觀眾說 聽調聽腔 還看[寒江] 藝人們也常說女怕[西廂] 男怕[寒江] 它是一把劈江湖人的斧子 得有真才實藝才能演好 過去藝人有兩種演法 一種是二人轉形式 不固定人物 一種是拉場戲形式 現在舞臺上多用前種方式 過去的[寒江] 中有[青紗帳]一段 這一段不好表演 一個人能刻畫出生 旦 淨 末 醜多種角色 著個劇目在當今舞臺上流傳比較廣泛

鳳儀亭又叫[呂布戲貂禪]或[連環計] 主要寫王允為破董卓 巧使連環計 將義女貂禪先許呂布後許董卓 離間二人的關係 呂布在鳳儀亭與貂禪相會 被董卓知道 父子大鬧鳳儀亭 此劇目雖然比較短小 但很熱鬧

古城會主要寫關公離開曹營 過五關斬六將 刀劈秦棋 千里尋兄送嫂來到古城 三弟張飛疑其歸順曹操前來詐城 欲與關羽決一死戰 正值此時 恰遇蔡陽兵馬趕來 喲為外甥秦棋報仇 張飛命關羽滅蔡陽 關羽單槍匹馬將蔡陽斬首 兄弟團圓 其中關羽跪在海河灘給二位皇嫂訴功時催人淚下

雙鎖山又叫[南唐報號]或[高君寶招親] 傳統劇目裡比較常見的劇目 主要寫宋太祖被困壽州城 御外甥高君寶下南唐搭救主公 在雙鎖山遇見寨主劉金定立牌招夫 高君寶挑旗砸牌 劉金定欲嫁高君寶 二人大戰高山 最後高君寶收下劉小姐 此劇目流傳多年 久唱不衰 適合各種演員演唱 一般是工生轍 現在有趴沙轍 但流傳不廣

[楊二舍化緣]又叫[王美容觀花][站花牆][銅鑼記] 主要寫楊二捨去燕山投親途中被張寬所害 無奈出家 手拿銅鑼去王懷府化緣 遇見未婚妻王美容 二人盤問以往之事 因問一答 最後又用花轍形式表達二人的心情 此劇目以有100多年的歷史 久唱不衰打花名從[楊二舍化緣]中派生出來的一出獨立的小戲 很有特點 以王美容和丫鬟觀花為主線 破悶的形式 非常幽默 各種百草花名 應有盡有 有專用曲牌[報花名]

宮門掛玉帶主要寫的是唐高祖李淵龍體有病 讓二子李世民替他查宮 李世民在西宮下院發現皇娘張子童和三弟李元吉有男女之事 李世民併為說明 把玉帶掛在宮門之上以示之 結果張子童和李元吉定下狠毒計 汙衊李世民西宮調戲皇娘 李淵大怒 將二王押赴刑場 驚動徐茂公請來十二家國公金殿保本 羅成與老王出主意 真相大白 將張子童打進冷寒宮 結果是羅成遭了暗算 此劇目比較混合 前邊熱鬧 後邊李世民哭刑場催人淚下 所以比較流傳[唐二主探病]

紅月娥做夢是單出頭傳統劇目中的代表劇目 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主要講紅月娥在對松關前愛上唐將羅章 回家來一陣想念 夢中夢見羅章迎娶自己 拜天地等封建婚禮習俗 此段流傳相當廣泛羅章跪樓又叫[小西唐]主要寫秦英徵西 被困鎖陽 先鋒官羅章回家搬兵 先回了大媳婦李月英的樓上 二媳婦紅月娥知道 與他大鬧一場 紅月娥欲殺羅章 羅章跪地求饒 後來夫妻三人和好 此段來源於東北大鼓 其中羅章和李月英見面一段比較淫穢 要正確對待

劉小姐探病劉金錠進了壽州之後 宋太祖心裡高興 賜她搜宮牌斬妃劍 高君寶得了丟盔謝甲風 劉小姐去探病 在門外聽見高君寶在昏迷之中埋怨自己 最後還是取來仙丹救好了高瓊的病 高君寶醒來又陪情 二人互訴心情 此段是愛情故事 觀眾比較喜歡 其中包括[慢中緊]專用曲牌 比較優美

扎花帳又叫[劉小姐思春] 主要寫阮青阮紅罵陣 劉小姐在出馬之前去先鋒帳探望丈夫高君寶 二人回憶當初之事 其中的扒短篇百聽不厭 其中還有一段劉金錠做春夢 唱詞比較庸俗淫穢

陰魂陣又叫[劉小姐大破迷魂陣] 此段是二人轉傳統劇目的大唱 四梁四柱的曲目 主要寫劉小姐打死於道紅陰魂不散 冤魂來到高山搬下師父老駝頭 老駝頭擺下陰魂陣 命阮青阮紅罵陣 把劉小姐引進陰魂陣 劉金錠垂死掙扎 最後死在陰魂陣 託生穆桂英 此段唱詞2000多句 不好記憶 包括擺陣 罵陣 出陣 哭陣 闖陣 扎花帳的唱詞 觀天門 地門 五門 八門 二十八星宿 等許多天文地理知識 哭陣哭的催人淚下 大部分唱詞用[抱板]需要演員的唱功 所以藝人常說 學會[陰魂陣] 啥都不用問 裡邊雖然充滿著迷信和封建宿命論的色彩 但其藝術魅力是不能被否定的

墓生高旺主要寫劉金錠死後 在墳墓中生下兒子高旺 被梨山聖母救到高山學藝 高旺長大之後 梨山聖母賜給他黑風耙 幫助高君寶殺死老駝頭 為母親報仇 此段屬背道曲目

穆桂英指路又叫[楊忠寶招親] 主要寫楊忠寶在高山和長眉大仙學藝 奉了師父命下山幫助楊家抗遼 走到高山深處迷路 正好遇見穆桂英巡山 楊忠寶問路 穆桂英指路愛上楊忠寶 楊忠寶不允 大戰高山 後聽說穆桂英有降龍木 能破天門陣 楊忠寶臨陣收下穆桂英為妻 支西轍 比較流傳

密建遊宮又叫[父霸子妻] 是楚國曲子裡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 主要寫楚平王出朝去打獵 大太子密建去西宮給吳詳女請安 從交談中得知吳祥女本來是自己的妻子 被奸臣費無忌陷害和馬昭儀換了花轎 父子顛倒婚配 敗壞人倫 吳祥女哀求小王在西宮共枕 小王不應允 吳詳女吞金而死 密建手提寶劍去殺費無忌 正趕上楚平王打圍回朝 費無忌奏了一本 說小王西宮調戲吳詳女 老王大怒 金瓜擊死密建千歲 蔡國母疼兒自盡 馬昭儀懷抱幼主逃出宮門 一家大失散 此段唱詞比較好 皆為十字錦句 比較流傳

禪宇寺又叫[伍子胥救主] 主要講密建遊宮後 馬昭儀懷抱幼主逃出宮門 奸臣費無忌派卞莊追趕 伍子胥尋找馬國母在禪宇寺內相遇 伍子胥說單槍匹馬只能保幼主一人逃生 馬國母利用激將法 埋怨 誇獎 調戲 苦肉計都沒有說服伍子胥 最後馬國母投井而死 伍子胥懷抱幼主闖出禪宇寺 此段是楚國劇目中比較流傳的劇目

趙匡胤出世主要寫一個多年得道的王八精調戲趙家莊的趙鳳容小姐 趙小姐身懷有孕 夫人定計紅線別針處死王八精 後來趙小姐在打瓜棚裡一胎生下趙匡胤 趙匡義 趙美容三個子 趙匡胤去楊滾家做牛童 不小心聽見苗廣義算卦 偷樑換柱把楊家骨灰換成父親骨灰扔進石龍嘴 結果柴龍坐了皇帝 趙匡胤奪了江山 楊家父子都是掛甲兵 此段是個古老的劇目 傳奇色彩 流傳比較廣泛

羅成算卦又叫[白虎星歸位] 主要寫羅成在長安城遇見仙人算卦 算出羅成二十三歲陽壽到 羅成不服 先生給他算出五十年陽壽是怎麼損的 果然羅成在周西坡前亂箭穿身 年僅二十三歲 此段根據東北大鼓移植 雖然宣傳因果報應等宿命論思想 電腦很多人都愛演唱羅成託夢主要寫羅成在周西坡死後 陰魂不散 刮動陰風來到家中給妻子莊金定託夢 讓妻子為其報仇 來到家中 門神攔擋不讓進 灶王攔擋 羅成苦苦哀求 感動門神和灶王 莊金定夢見丈夫 痛不欲聲 第二日帶領兒子羅通前去掃北 為丈夫報仇 背道曲目

豬八戒拱地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 豬八戒凡心不改 孫悟空為了試探教訓豬八戒 變個小寡婦調戲他 結果豬八戒中了圈套 用嘴為人拱地 後來孫悟空現出原形 豬八戒接受教訓 此段是二人轉傳統劇目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 80年代初期又張震改編 金世貴編曲 吉林聲民間藝術團演出的曲譜劇目得到推廣 代替傳統劇目

楊八姐遊春又叫[色皇欺臣] 主要寫楊八姐和九妹去郊外遊春 遇見宋仁宗 宋仁宗看上楊八姐 派包拯去天波府提親 老太君不允以要財禮為名抗婚 宋仁宗惱羞成怒命劉文進來搶親 後來經過包拯的勸說 宋仁宗給老太君賠禮 此段是傳統劇目中有代表性的節目 尤其是老太君要財力一段百聽不厭太君辭朝宋王遊春偶遇楊八姐 欲納入後宮 命劉文晉搶親未遂 佘太君盛怒之下上殿辭朝 宋王挽留不住只得依從 正在此時遼將犯境 太君以國事為重 又上殿請求掛帥出征 很多人會演唱此段

楊八姐打店有叫[拉馬]或[擋馬] 主要寫楊八姐奉了佘太君之命 到北國打探軍情女扮男裝 在北國遇見一個店家拉自己的馬進店喝酒 在交談中得知這位店家是楊令公的偏將焦光譜流落北國十八載 兄妹二人定計混進了幽州城 此段是個武功戲 手絹扇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楊八郎探母又叫[回崗嶺] 主要寫楊八郎流落北國十八年 與北國二公主成親 招為駙馬 隱姓埋名 十八年後聽說母親掛帥在回崗嶺紮下營寨 一心回家探母 和公主說了真情實話 二人開始鬧矛盾 其中穿插一段[小分家]的唱詞 很有意思 最後楊八郎盜走公主令牌來到宋營 見到母親 此段前部分說鬧 後部分尤其是回崗嶺上 催人淚下 比較流傳

劉雲打母又叫[摔子勸夫] 主要寫劉雲不孝 每日在賭博場裡混 回家虐待母親康氏 其妻子李桂珍孝道 為了勸說丈夫 裝病 欲摔死兒子狗剩 取其心肝 劉雲不讓 最後經過勸說劉雲改好 此劇目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比較流傳 也有人用二人轉的形式演出 效果也很好

燕青賣線又叫[神州私訪] 主要寫任寶童神州立擂 密謀攻打梁山 梁山好漢燕青假扮貨郎下山打探 遇任寶童之妹任秀英買線調情 燕青不為女色動心 不負梁山使命 此作最大的特點是路途景和誇相篇寫的有特點 藝人說這個段子沒景保不住 全仗這一觀 下裝唱詞多 藝人稱之為劈江湖人的斧子 比較流傳

潯陽樓又叫[宋江發配] 是二人轉傳統劇目四梁四柱曲目之一 大唱段 有3000多句唱詞 藝人有學會潯陽樓 啥也不用愁的說法 主要講的是宋江發配江州 由差人朱賀雷橫二人押送 來到江州遇見甲馬戴宗 幾人去潯陽樓喝酒 此劇目其實與宋江發配無關 中心是在江州遇見的大街景色 在潯陽樓觀畫 對聯 以及堂倌所報的菜名 淋漓盡致 此劇目流傳廣泛

孫二孃開店又叫[十字坡] 主要寫武松殺嫂 被官府發配孟州 有差人董平 薛霸護送 途中路過十字坡 正趕上張彪攬客 三人住進張家老店 店老闆孫二孃號稱母夜叉 給三人的人肉包子中下了蒙汗藥 欲把三人殺死 包成人肉包子 結果沒有得逞 和武松交手 正趕上孫二孃的丈夫張青趕回來 才知道都是自己人 後來一起投奔梁山 此劇目能作能鬧 比較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