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央行出手穩匯率 利好依舊「看不見」?

上週末,央行開始出手干預人民幣匯率,宣佈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提高到20%。央行此舉意在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速度,減輕資本外流壓力。政策一出,人民幣兌美元瞬間上漲400個基點,新加坡A50指數也瞬間拉高1%。

央行出手干預人民幣匯率,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要分析這個事情,首先要看清楚此輪人民幣貶值的背景。在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無論升或者降都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此輪人民幣貶值有深刻的背景,它並不是因為國內經濟形勢惡化而產生的,更主要是對沖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人民幣一旦在可控的情況下貶值10%左右,可以有效地對沖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怎麼理解呢?比如對一家出口企業來說,美國加稅會造成出口商品終端價格上漲10%到25%,但人民幣貶值10%,則相當於成本下降10%,實現了對沖。此外從中美貿易差額看,人民幣貶值相對應美元升值,在國內結算價不變的情況下,貿易逆差將縮小,儘管這個量不是很大。

當然,人民幣貶值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很大,最直接體現就是心理影響,即對資本外流的擔憂,而股市首當其衝受壓。從常理看,人民幣貶值加速,熱錢會因為避險而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資本外流導致股市流動性減少,股市隨之下跌。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產生的,本幣貶值,股市大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但是,這僅僅是一種假設,因為A股市場沒有多少可以外流的資本,很多都屬於“出不去”的存量資金,和東南亞股市外資佔大頭的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擔憂人民幣貶值造成A股資金流失完全就是一種臆想。

不過,既然此次央行出手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提高到20%,還是可以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速度,而且用實際行動在表示,“肆意下跌”、“肆意做空”不可取,增強了市場信心。這點從港股週一的表現可以看出,儘管A股依舊萎靡不振,但港股還是相對比較強勢。況且從現實角度看,中國的經濟總量有這麼大,市場也有這麼大,人民幣在這個時候也沒必要這麼快速的貶值,當然對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究竟到什麼價位合適見仁見智,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還是需要改革開放的,還是需要引進外資的,惡性貶值不符合當前中國的利益。

說了這麼多,關鍵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不要過於妄自菲薄,而且這個信息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措施實實在在地傳遞出來。當務之急,是要以實際行動扭轉市場預期,不能再讓市場“肆意下跌”、“肆意做空”,從而導致投資者信心崩潰,出現新的市場危機。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