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句關於天氣的農村俗語,最後一句能預測五個月後的天氣?

農民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職業,天氣的變化對農民來說至關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農民通過電視和廣播就獲取未來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氣象信息。然而,在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候,老一輩農民只能靠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來預測天氣。這些俗語都是農民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經驗積累,通過觀察日常的變化總結而來。即使現在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越來越高,但是農民依然對這些俗語深信不疑。下面是五句比較有代表性,也是農村人耳熟能詳的關於天氣的俗語,您知道哪句?

五句關於天氣的農村俗語,最後一句能預測五個月後的天氣?

一、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當天空中出現鯉魚鱗片狀的雲彩,預示著明天將會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這句俗語被廣泛應用於秋收季節。當農民打場曬糧時,最怕的就是陰雨天來臨,收穫的糧食無法晾曬甚至會發黴變壞。用這句俗語來判斷明天天氣的好壞,如果是晴天糧食就可以放心的堆在場裡,不用擔心雨天耽誤晾曬。

二、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燕子突然飛的很低,蛇從道路上爬行而過,說明大雨即將到來。也有說燕子低飛蛇過道,螞蟻搬家山戴帽。這兩句俗語在農村盡人皆知,預測天氣的準確率相當高。在過去的農村,農民不用科學技術等手段,僅靠觀察這些小動物的變化,就能準確預測天氣的好壞,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難怪有的老農民說,用這句俗語來預測天氣,甚至比天氣預報還準。

五句關於天氣的農村俗語,最後一句能預測五個月後的天氣?

三、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如果天氣晴朗卻又看不見山,那麼接下來會連續三五天的陰雨天氣。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每次大雨來臨之前,山頂上總會出現一層雲霧,就像大山戴了帽子一樣。用現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其實就是下雨以前,空氣中所含的水分逐漸增多,所以才形成很厚的雲霧,遮住了山頂。

四、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梅雨季節來臨時,當小雨下的纏纏綿綿,沒完沒了,那麼最近一直是陰雨天氣。農村人通過常年累月對雨季的觀察,發現越是纏綿的小雨會下的時間越長,而狂風暴雨過後用不了多久就會雲消雨散。直到現在,農民仍以這句俗語來斷定陰雨天持續的時間,從而提前做好排澇的準備。

五句關於天氣的農村俗語,最後一句能預測五個月後的天氣?

五、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時雲彩遮住了月亮,那麼正月十五將會是雪天。從中秋節到元宵節那麼長時間的跨度,都能預測到當天的天氣情況,可見老一輩農民的智慧無法想象。這句俗語雖然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不管是迷信也好,還是經驗也罷,在近些年已經得到了驗證。

雖說天氣無常,風雨難測,但這一句句通俗易懂且準確率極高的俗語確實幫了農民不少大忙。這些俗語是農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農民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農村人的財富。希望在若干年後,這些俗語能得到很好的保留,並一直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