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鄙人从小就爱听历史故事,对于很多历史人物,也特别喜欢。到了学生时代,我最喜欢的就是清朝史,尤其是中国近代这一段。有很多人都特别反感这段历史,因为在这段历史之前,中国都是牛牛牛,而到了近代,真就像个病夫一样,被人百般刁难,欺负凌辱。我堂堂中华,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这样的问题,会有各种答案,说不出个确切的来。所以我之后也释然了,不再追究所谓的历史真相,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再有道理的话也不可信。中国现在虽然也有烂片,但我个人以为,中国有些片子还是拍的不错的,大多是历史纪录片。而在电视剧上,以前则有《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之后有《大明王朝1566》,都是人人赞许的佳作。

因为我最近补习的是《雍正王朝》,所以就借这部片子,与诸位一起管中窥豹,看看当时所谓康乾盛世中间的雍正时代,到底是怎样的时代?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雍正皇帝的扮演者,是咱们的皇帝专业户,唐国强老师。从上古一直到近现代,他都是作为一个王者形象展现给世人的。在剧中,能和他比肩的,也就是老演员焦晃,焦晃老师演的是康熙皇帝,也是一代圣主。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因为剧本开头就说明了,是由小说改编的,既然是小说,那么就不用去多争论什么是非对错,因为很多并非是正史。小说家有自己的猜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逻辑,再结合史实,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雍正王朝》。

那么我们抛开历史,就从剧里来认识一下,这个雍正是什么样的人。

剧刚开始,就是地方发大水,皇帝在朝堂里坐着,会见百官。太子爷正在临幸女人,还是自己老爷子的女人。真办事儿的,是四阿哥,他遇到事儿就自己去户部查,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最会说话的,是阿哥">八阿哥,可见他也有些才学。这就奠定了全剧中的两个对手,一个四阿哥,另一个就是八阿哥。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在当时的四阿哥,替皇帝办了许多事,到江南筹款,赈济灾民。他这次去可谓收获甚大,不光把钱带回来了,还把人才带回来了,一个打仗的年羹尧,一个小奴才李卫,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我认为全剧最聪明的人,那就是邬思道邬先生。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如果说,在之前的大明朝,那些大臣都是战战兢兢,小心服侍皇上,而到了后期,则飞扬跋扈,跟皇帝对着干,皇帝都无可奈何。那在清朝,皇帝对大臣的态度,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大臣,不过是一条狗,自家人还能称奴才,你们这帮人连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在剧中,除去几个正面人物,就算是之后的军机大臣吧,他们还算有点官员的样子,可其他人,上到京官,下到地方小官,哪个不是趋炎附势,揣摩圣意。揣摩对了,主子一高兴,赏一赏,那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要是想错了皇帝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

八爷党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八阿哥确实有才学,也颇有“贤明”。不过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八阿哥最喜欢的就是暗中使绊子,可惜到底玩不过自己老爷子——康熙。结果支持自己的大臣被贬官的贬官,闭嘴的闭嘴。

而那个除了十三爷,几乎一无所有的四阿哥,反倒一步一步,进了皇帝的眼。

我个人是很欣赏十三爷的,倒不是因为他站对了地方,而是他的所作所为,真堪称一个“侠”字。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帮手不在多,在于能力。四阿哥的帮手里,邬思道先生是智力第一,他把皇帝的意思想的最透彻,并且教导四阿哥,如何如何,之前保太子是一计,之后辅佐四阿哥上位,又是一计。到之后,他选择了半隐,也就是说,一来不再参与皇帝的事儿,二来如果皇帝想得到他,随时能来找他。

邬思道之后则去了李卫那里,又当了田文镜的幕僚,这可真是战国孟尝君,狡兔三窟的再演义。在被田文镜赶走之后,邬思道也没有多待,带着女人还有家伙事儿,离开了……所谓功成身退,就在此吧。

而十三阿哥,其实对四阿哥更重要。因为十三阿哥会打仗,他是在军中混大的,你计策再好,再有头脑,手里没兵是要吃亏的。十三阿哥正好就有这样的能力。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在康熙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他早就都想好了,要把位置传给四阿哥,可无奈朝中党羽众多,大都是八阿哥的人,于是皇帝告诉四阿哥,要小心谨慎,另外一定要找十三阿哥出来帮忙。

四阿哥哭了几声,到了后面,眼泪一抹,立刻派人去把十三阿哥接出来,然后去把周围的军队兵权都握在手里。这些举措,到了后期,有人借此批评雍正皇帝得位不正,如果真是皇帝亲自传位,要做这些干嘛?呵呵,如果当皇帝的是自己,我想也会这样做的。没有兵权的皇帝,别说睡觉了,连椅子都坐不住。世上有个吃力不讨好,又极度危险的职业,那就是皇帝。

有了兵权在手的十三阿哥,还有一个智囊邬思道,四阿哥终于登基,称为雍正帝。

既然是有对手的,那么我们看看对手那些人是什么货色呢?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王字头上加白花,是什么字啊?

咱们的反派头头八阿哥,之前也在《宫》里被洗白,成了一个美男子。不过在《雍正王朝》里面,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家。可惜没能阻止雍正帝即位。一般来说,自己是王爷,只要不犯事儿,像三阿哥那样,编编书,或者他自己喜欢装裱字画,再或者像九阿哥那样玩玩鸟,像十阿哥那样听听戏,聊此余生其实也不算难。

从剧头到结束,八阿哥都没当皇帝,除了最后要求八王议政,已经带兵逼宫了,这才算是真反了,不过从各种行为来看,八阿哥只是想出一口气,就是因为自己输给了四阿哥。如果他自己当皇帝,那肯定会随着百官的意思办事,虽然他个人阴险毒辣,但他的一切都是依靠这个“贤”字维持的,也就是说,他做不出雍正帝这样的事情来。

既然八阿哥不适合当皇帝,那他手底下那些人智商又如何呢?佟国维是一个老臣,也是八阿哥的军师,可惜猜错了康熙的意思,又被自己侄子隆科多出卖,最后被革去官职。而能打仗带兵的十四阿哥,和雍正是一个妈生的,俩人虽然算是同盟,而且到了后期,八阿哥也希望带人扶十四阿哥上位。可这人脾气太过火爆,也不是好人,打仗可以,不懂节制韬略,最后被罚守皇陵,连最后的女人都被雍正帝拐跑了。

那个什么九阿哥,十阿哥,酒囊饭袋,不足挂齿。所以综上所述,八阿哥依靠的只有他自己,通过他个人的手段,笼络百官,利用雍正改革造成的问题,攻击皇帝,顺手还找来了关外的几位铁帽子王,联合行动,差一点儿就要成功了。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在最后关头,他还想让雍正的儿子,弘时站出来抢夺皇位,结果直接被雍正帝给赐死了,这招是直接为自己的儿子扫除竞争对手啊。当年康熙就做的不大好,虽然他个人英明神武,但在传位的问题上,确实做的不大好。也叫他儿子多,而且都太混蛋了。

和《康熙王朝》相比,《雍正王朝》更多的是政治斗争,而不是战争。里面的人都是心怀城府,心狠手辣之人,相比之下,雍正帝本人倒是个冤大头,什么都往他身上砸。那也没办法,谁让他动了别人的奶酪呢?

在剧中,雍正帝一改当年康熙末期的弊病,整顿吏治,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也要纳税。这样一来,得罪的就是地方官绅。从历史上看,有知识的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们有一支笔,有一张嘴,足以让一个人遗臭万年,皇帝也不例外。

可现实就摆在眼前,他的儿子乾隆六下江南,国家四处带兵打仗,那都是需要钱的,这些都是在雍正时期积攒下的财富。康熙平天下,雍正治天下,让儿子乾隆再出来维稳,造就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但那真是盛世吗?

其实从剧中,我们也能看到大清的隐患,早已埋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病会越来越重,最可怕的是,这是无药可医的。

大清入关以后,八旗子弟开始变得懈怠,不堪重用。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在重用汉臣汉兵来与敌人作战了,雍正时期则更是如此,必须更多的依赖汉人,张廷玉在剧中的地位大家也看到了,是邬思道之后的第二大脑。

雍正作为皇帝,能相信的,会办事儿的,不过几个奴才,像年羹尧和李卫,这个李卫虽然没文化,倒也是尽忠办事,而且做得还不错的。年羹尧因为飞扬跋扈,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雍正所能依赖的大臣,绝不是那些只会上书弹劾的清流,而是那些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智库了。

一旦当了皇帝,就注定孤身一人,整个官僚体系都在跟自己做对,杀了吧,那就是乱杀忠臣,他们千古留名,自己遗臭万年,想找个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而这种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官僚作风,在雍正时期就没有好转,更别说之后了。乾隆时期,还能勉强应对周围和国内的挑战,可一旦遇到西方的坚船利炮,这种官僚体系就变得弱不禁风,内乱不止。

古代王朝,因为财政体系的落后,皇帝需要钱,必须想着法儿弄,雍正搞改革,是文明拿钱,因为这些措施,都是向有钱人伸手的。当然很多人都不愿意给,这样就更好办了,抄家吧。

雍正帝改革,到底是离不开时代限制的。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把大清这栋大厦的地基,再打打稳,多开些财源,维持整个体系的庞大运转。比起康熙皇帝来,雍正也是毫不逊色。可是再有钱,这个国家也只是个农业国,像年羹尧打仗,雍正帝能做的就是拿钱和省钱。古代王朝历来如此,要么抢,要么省,钱一向是古代王朝的重大问题。绝不像之后那样,可以找融资,发国债。

《雍正王朝》可能有很多不符合历史,但有一点,个人认为是最贴切的,那就是雍正是最勤政的皇帝,绝对不会有事没事去谈恋爱。他与整个官僚体系对抗,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心力憔悴,“出师未捷身先死”。

《雍正王朝》数英雄,论成败,身后骂名来95短暂的雍正十三年

而经过他一手变得富裕些的大清,也在乾隆之后,滑入了衰落的隧道,一去不复返了。

唐国强老师演过诸葛亮,和雍正可以说也有几分相似,首先都是五十多岁故去的,也都是为国为民,累死了自己。雍正是个好皇帝,但作为臣子的人,是不愿意跟这样的皇帝的。就让那一切是是非非,留给后世去评说吧。

最后我就开个小话题吧,如果是大家穿越到《雍正王朝》中,想变成什么角色呢?我个人是想当三阿哥,首先我不是那种能当皇帝的人,我也不愿当,三阿哥在里面的形象就是个书生,而且吃喝不愁。我就想变成他这样,吃得好,穿得好,还能看看书,甚至亲自带人编书,流传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