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共有24个成年儿子,为什么只有9个儿子敢于争夺皇位?

Seven_樂樂

虽然康熙儿子众多,但要想成为太子候选人,也得拥有相应的条件。

满清在入关前,是没有预立太子的制度,康熙即位后,效仿汉文化,一反祖制,建立储君制,并要求所立储君为嫡子,并且是嫡子中的长子。胤礽乃皇后赫舍里所生,康熙对赫舍里感情之深,胤礽刚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但胤礽自己太不争气,二立二废,赫舍里仅生胤礽一人,所以他每一次被废,都能勾起其他皇子的帝王之心。

康熙虽然儿子众多,但想成为太子候选人,最起码要成年,并且拥有一定的政治野心和政治支持。成年之人,从皇长子到皇十四子,其中六子夭折,七子残疾,十一子早亡,外加五子和十二子毫无政治野心,因此剩下九人就围绕储君之位展开一番争夺,史称“九子夺嫡”。


五味社

说起这位“康熙帝”一辈子干了六十一年皇帝,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皇位继承人”问题。他自己闲来无事与几位老臣闲聊也发牢骚,我的这一生呀,唯独这个问题没处理明白呀!不过我们通过清史、野史及二月河的作品了解到;康熙帝这二十四个儿子各个精灵八怪,其中有这么“九个”儿子更是让这位“康熙”老皇帝操碎了心!



自从“康熙帝”即位以来,真真正正的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除鳌拜、削三藩、北征大漠、西征喀尔喀、收复台湾、在东北与老毛子谈边境,真是费劲了心血。不过在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中,其中有几个儿子还是跟着这位“老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真正“虎父无犬子”。

不过这位“康熙帝”还是把“太子”的位置传给了与“康熙帝”青梅竹马、朝夕相处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的儿子二阿哥“胤礽”,做出这一艰难决定的原因是“康熙帝”与结发妻子“赫舍里氏”的感情深厚且二阿哥又是“嫡出”!康熙帝的这一决定为他的“皇帝”宝座的争夺埋下了伏笔!二十四个儿子,有九个参与了激烈“继承权”的争夺大战,争的是你死我活、七零八碎,给英明一世的康熙帝弄得昏头涨脑,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大儿子“胤禔”属于庶出,虽然跟他老爹南征北战,只这“母以子贵”一条就没他的事了,何况在“九王夺嫡”中这位大爷乘人之危干了无兄无父之廉耻之事!三阿哥“胤祉”是个舞文弄墨的高手,和稀泥是他的专业,一套里挑外撅的手。只有这位四阿哥“胤禛”内刚外柔,有基层经验,虎视眈眈,但是不张扬、不外漏,是把好手!老五、老六,老七那是扯淡,窝囊废三个,明知能力不行,落个全身而退!

说到“皇八子胤禩”这个得多说几句,这位皇八子是“文武兼备”,韬略过人,家里养着文人志士,不过他的母亲不太高贵,辛者库出身,有影响,但是这位八爷与皇九子、皇十子这两位不计后果的莽撞货结成一党,山呼海啸,遥相呼应,在“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皇八子胤禩就“铤而走险”向太子位发起了冲击,老皇帝“康熙”一看这不是威胁了皇位了吗?果断的又让二阿哥胤礽复位,化解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再有就是皇十三子,战功赫赫,其母亲为蒙古“土谢图汗”的女儿,身份显赫,可他无意争夺皇位,早就站到了四阿哥“胤禛”的一边(后来的雍正帝)。这就说到皇十四子“胤禵”,这位阿哥独立特行,与老四是一母所生,可与他这位四哥不是一条心,但是他可是“太子位”的有力竞争对手,又是大将军王,有时候还利用着八阿哥打探着宫廷消息,自持皇位有望,使出洪荒之力竞争。

最终,“皇四子胤禛”运用了不知什么手段坐上了皇位!这就是九王夺嫡的基本情况,二十四个儿子,其他的就不用细表了,没那个能力,有不具备争夺太子的条件!很热闹,本人可推荐“二月河”的作品,写的不错,虽然是野史,但是有看头。


日尧居k古史

公元1722年,英明神武的康熙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纵观这六十多年的岁月中,他所立下的功绩仍然是那么的耀眼。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定蒙古。可以说,作为


一个皇帝,他的确做到了独一无二。但是,他也不是没有遗憾的事情,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君父,他的确犯了糊涂。其实也不能怪康熙帝,他的子嗣众多,足有二十


四个阿哥,而且在这些阿哥中,又有九个异常出众,使康熙帝难以抉择,最后更导致了那“九子夺嫡”的结局。


在康熙早期之时,太子之位早已大定。是由皇后所生的二阿哥胤礽,作为嫡出,而且皇后与康熙帝的感情又异常深厚。所以爱屋及乌,康熙帝对太子非常偏爱。在胤礽


周岁之时,就被康熙帝立为太子。后来在胤礽成长过程中,康熙帝对他精心培养,教他读书、骑射,立志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大清继承人。奈何好景不长,随着太子的长


大,开始不满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且在朝中结党谋私、动摇国政。使得康熙帝异常失

望。最后,两废两立,可见皇帝心中的无奈与失望。而胤礽也还是没能回头,终以幽死

禁宫收场,


大儿子胤禔虽是长子,但却是庶出,母妃的位分不高。所以,也不得康熙帝的宠爱。虽然跟随着康熙帝南征北战,立下过不少战功,但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嫡庶之分,让


他根本无缘太子之位。而且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惹祸上身。太子胤礽首次被废,这位大阿哥居然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竟然向康熙帝进言赐死胤礽。这让一向看重亲情


的康熙异常心寒,从此对这个长子心生厌恶。后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阿哥,就是那位皇八子胤禩,这位皇八子虽然生母出身低贱。但他本人却是一个文武全才,擅长笼络人心,在朝中贤名远扬,人称“八贤王”。就连


康熙帝另外两个儿子老八、老九都被他笼络至麾下。也还是在第一次废太子风波时,康熙帝命大臣推举太子人选,筹划已久的胤禩命他一党的大臣纷纷进言推举他为太子。但


是此举却引起了康熙帝的猜忌,认为他结党谋私、图谋不轨。便立刻负了废太子的太子之位,成功化解了此次的危机。



当然还有我们未来的雍正帝,当然当时的他应该是雍亲王:胤禛。胤禛此人不喜言,较为冷淡,所以有冷面王之称。当时在皇位的争夺中,他一向处事低调,不攀附任


何党派,所以让康熙帝很是放心。却不知他早已有隆科多、年羹尧这两颗棋子。而且还有那“拼命十三郎”的胤祥相助,胤祥是康熙帝的十三子,从小在军中打拼,战功赫


赫。但他无心皇位,早就站到了胤禛一边,在最后的竞争中,帮助胤禛一举夺得了皇位。而他也荣封怡亲王,世袭罔替。


最后,还有他,那个“传位十四子”的胤禵,当然了,这个传位十四子只不是一个轶事罢了,不足为信。但是,这个阿哥的确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他虽然与胤禛一母所


生,但却并没有站到胤禛一边,而是自成一派。而且在青海出现叛乱之时,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足见康熙帝的宠爱。但是他虽然彪悍骁勇,但却不善处理政务,此时


的大清,更需要一个守成之君,而不是一个开疆之主。所以,也只能无缘于皇位。


这就是“九子夺嫡”中那几个有名的皇子了。在那个无储君之位的真空期,只要有才,只有有野心,谁能对那个位置不动心呢?

谢谢你们长得这么好看还能看我写的内容。


小小呆萝卜

不邀自来。首先,纠正一下,康熙皇帝虽然一生子嗣众多,皇子多达35个,其中11个皇子早折而未序齿,所以序齿的皇子24个,但是这24个皇子并不是全部都活过了成年,其中4人寿命没超过10岁便去世了,分别是: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

所以,康熙只有20个成年的皇子,其中九个皇子参与了争夺皇位,那还有11个皇子为什么没有参与呢?

参与夺嫡的九个皇子,最大的是皇长子胤禔(1672年出生),最小的是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出生),也就是说在前十四位年长的皇子中仍有五位皇子没有参与夺嫡,分别是: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十一子胤禌、皇十二子胤祹,其中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在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皇五子胤祺、皇十二子胤祹无心政治,皇七子胤祐身体残疾。所以,这五位皇子都没有参与夺嫡。

康熙1722年去世,此时,最大的皇子皇长子胤禔50岁,皇十四子34岁,皇十五子29岁,所以皇十五子及后面的皇子太年轻了,根本没有实力面对一群才华卓越又老谋深算的哥哥们。


不懂看历史

题主既然这么问,那我就对症下药,直接说为什么只有九个。不再过多赘述康熙的个人简历,和他们九个人是怎么夺的嫡。康熙一共有24个成年儿子。这是说,有24个活到成年的。但是对于当时争皇位的皇子来说,有的皇子还没断奶呢。所以,我从十八子往前分析,大家没意见吧!毕竟十八阿哥以后的皇子都太小了。

由图可以看出,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早死。我再来给大家讲讲其他六位皇子为啥没有夺嫡。这六位分别是老五,老七,十二,十五,十六,十七阿哥。

五阿哥胤祺
五阿哥胤祺性格淳朴,认为满汉并没有区别。清朝之所以会建立,少不了汉人的帮助是绝对不行的。因而他并不与他的兄弟们一样,反而非常接纳汉人。这也是为什么在众阿哥争抢皇位的过程中,胤祺受到的指责算是最多的一个。他的理论并不被其他阿哥所认可,因而总是被对方批判、诽谤。因此也没有什么争夺的必要了。


七阿哥胤祐

圣祖皇七子淳度亲王胤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庶妃戴佳氏即成妃出,有残疾。就这一条就让他失去了竞争的能力。那么多阿哥,康熙肯定要挑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阿哥。除非他是特别的优秀,但是从历史上我们也能了解到,他并不是这样一个人。


十二阿哥胤祹

十二阿哥胤祹是苏麻喇姑养大的,苏麻喇姑看到老十二没有当皇上的才华,并且从小就教导老十二不要抢皇位,老十二从始至终研究文学,下场是最好的一个。

十五,十六,十七阿哥的母亲都是汉人。母以子贵,所以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注定了与皇帝无缘。经过这一系列的筛选,只有这九个人具备争夺皇位的条件。


小庆听歌

康熙不但儿子多,而且成才的也很多,作为皇族的爱新觉罗家族真的是枝繁叶茂,面对如此多的儿子,康熙也是喜忧各半,喜的当然是儿子多,忧的是这多么儿子,他们为了权利各自建立自己的小山头,然后明争暗斗,全然不念手足之情,或许这也是生在皇家的无奈吧。



在康熙这么多的儿子中,前期为争夺太子大位争斗最厉害的是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他们各有自己的势力集团,两方势力可谓水火不容,不过最后是两败俱伤,都未能如愿以偿。在康熙的中后期,主要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竞争最为激烈,不过素有贤明的老八最终还是没有斗的过老四。



在康熙的最后几年里,十四皇子胤禵也加入了太子大位之争,虽然其是后起之秀,不过势头强劲,险些后来者居上,不过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总的来说,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中,有实力并且有雄心竞争太子大位的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这并不是说康熙的其他皇子就没有争夺太子大位的野心,而是心有余力不足吧了,因为其他的诸多皇子与以上的几位阿哥相比,个人能力和其他势力方面远不如他们而已,所以只能接受现实,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皇子。


文史坊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虽然说康熙一生有35个皇子,成年皇子有24人,但他们不是康熙皇帝一年时间生的,而是在他执政期间陆陆续续生的,这个战线从康熙成年到他驾崩,算个能生育的保守年份50年,这些皇子老幼分明,年纪长的做年纪小的父亲,在年龄上都是够的。



九子夺嫡,主要还是年长的皇子们争相夺位,年纪轻的完全上不了台面,甚至只要往前走一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九子夺嫡,主要分为四阿哥党和八阿哥党,他们各自有着几个扶持自己的兄弟,也不算是孤军作战。



四阿哥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看起来冷漠,但心里是怀着家国天下的。九子夺嫡不需要能力有多优秀,人品往往更重要。胤禛成功最主要的却恰恰是能力,这和现在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是一个道理。而坐在云端上的皇帝,最后选定胤禛也是因为看重他的能力。



八阿哥胤禩,也就是一心想做皇帝的夺嫡第二人才,他很有贤名,靠在他身边的兄弟也很多。可是,他的皇阿玛康熙并没有去世,天子之上竟然还有皇子贤明盛德,这不是间接的打脸吗?康熙也看不惯胤禩身边有太多人帮衬,党争太明显了,所以曾在朝堂上指责他是“辛者库贱奴所生”,言外之意就是皇位永远也轮不到他来做。



有人说,皇位真要到了胤禩手里,或许那些兄弟们就不用死了。其实不然,像胤禩这样的人一旦继位,很有可能一改常态,不再那么圣明。只怕死的兄弟更多,朝堂上的杀戮也会更多。也是因为康熙幼子们年纪小的缘故,没有直接参与到九子夺嫡,才有了他们日后的平安富贵。


翻出历史那一页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儿女众多而且儿子才能出众的皇帝,可谓是一改以往皇帝缺乏继承人的局面。不过这也与清朝前期皇位继承的制度有关系,清朝前期采用八王议政的制度说白了就是满八旗旗主参与管理政府大小事情。后期因为权势斗争的需要八旗慢慢被嫡系皇族子弟控制,每个旗的旗人也开始出来做官领兵不过还是默认的以旗主为尊。所以才会有九子夺嫡的局面。

康熙前期夺嫡最厉害的就是大阿哥和太子,因为太子母亲是皇后占据大位身为康熙大儿子的大阿哥在母族势力的帮助下与太子斗得旗鼓相当。不过最后落得两败俱伤让八阿哥有可乘之机。

后期在太子再次被废以后四阿哥也开始争夺皇位,不过因为谋士帮助选择了最正确的夺嫡之路就是干活显示自己的治理才能最后得到皇帝亲睐。后期差点被势头上升很猛的同母兄弟十四阿哥给超过,奈何四阿哥有个好儿子已经被康熙看好才最终取得皇位。

其他阿哥因为权势不够再加上年龄与这九位哥哥差距太大,自己还没成长起来这九位已经瓜分了最大的权势有心无力。


老陈有话要说

其实,所谓九子夺嫡也不完全是准确的,搅和进夺嫡大戏的都那么多,其实分为好几个派系,真正有能力一争的也就是大阿哥,太子,老四雍正,老八以及后期的老十四。这些人前期其实也只是分为太子党、八爷党以及大阿哥党。

回来分析这几大派系。首先说太子党,内有康熙的偏爱(皇孙也备受康熙喜爱)以及嫡长子的优势,外有赫舍里家族索尼和索尔图建立的庞大基础;大阿哥虽然没有康熙的偏爱,但是自身战功赫赫,同时有明珠一系的支持;老八本人能力出众,虽然老八本人出身低微,但是经过长期经营,同样根基深厚。另外,八爷党的老九老十两人也非泛泛之辈,同样可以为老八助理不少。再说雍正,前期支持太子。自立派系之后,同样实力强大。雍正自身能力出众,政绩积累深厚,老十三在军中威望也很高,至少前期一直远超老十四。另外,雍正生母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养母佟佳氏同样是皇后,佟国维和隆科多同样是根系强大,所以雍正也是有外戚支持,虽然佟国维明面上并没有支持自己的‘外孙’。

所以,想要参与夺嫡,出身、母族家世和年龄一样都不能少。尤其是年龄,年龄大的才有机会表现自己,才有机会积累政绩。

十五子之后的人,母系出身名位普遍不高,另外外戚势力都有限,更重要的是年龄太清,根本没有表现机会,而且也无法建立自己的人脉。另外,有部分还被过继了。所以,这帮人并非都没有想法,而是没办法参与夺嫡,只能安心当逍遥王爷了。


搬砖老师傅

11个成年儿子里除五阿哥、七阿哥没有参与夺嫡外,其余9个都参与了。这还少吗?

侧面也反应了康熙儿子们的成才率还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