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農業乃興邦之本,亦是國之重器。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如春風吹拂大地,喚起基層鄉村的無限生機和蓬勃活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開陽縣立足資源優勢,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不斷豐富都市現代農業新內涵,全力形成公平共享、多業態聚合發展的良好格局,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開陽新未來。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縣鄉村一瞥

補齊短板

 改善農村基礎設施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落腳點在鄉村。然而,長期以來,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農村發展的短板。只有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才能夯實鄉村振興地基,增強發展的支撐和後勁。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流傳極廣的老話,深刻闡述了交通對於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廣大農村而言,沒有路,就沒有發展的希望。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硬化完工的“組組通”公路

開陽縣堅持把“大交通”建設作為提升區位優勢、改善發展條件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組組通”公路是“內循環”“微循環”的關鍵。全縣今年計劃完成的1869.84公里“組組通”公路,已全面完成路基工程,完成路面工程410公里,再加上“一聯四射多環線”建設穩步推進,路網骨架日益完善,一條條產業路、致富路、幸福路,正在建成。

同時,開陽縣還以“三大一小”建設和貴陽市第九屆旅發大會暨第五屆貴陽農業嘉年華為契機,不斷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的數量和質量。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龍崗鎮全景圖

以小城鎮建設為例,開陽縣積極搶抓整縣推進小城鎮建設發展試點縣的機遇,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66.75億元助推示範特色小城鎮建設,成功將龍崗鎮升級改造成第二批全國特色示範小城鎮,啟動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4個,改造提升生態文明村寨示範點3個,建成“提高型”美麗鄉村示範點10個、美麗鄉村示範點21個,打造貴陽市美麗鄉村度假區7個。

此外,三岔河、毛竹林、杉木林、三口河、詹家灣等5座在建水庫,完成投資13400萬元;應急水源建設方面,山口河、王車、羅家坡等骨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進方面;全縣111個行政村已全部開通有線寬帶,僅電信一家布放的光纜就達2012.3千米;農田水利設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生態環境治理、農村供電基礎設施等涉及農村發展方方面面的基礎設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與提升,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再次得到極大加強。

深化改革

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開陽縣農業產業發展根基深厚,是全省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和貴陽市重點農產品保供基地,全縣茶、果、蔬、肉等富硒綠色農產品豐富,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初具規模,富硒農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南龍鄉富硒茶園

第五屆貴陽農業嘉年華開幕在即,如何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出彩”?對此,開陽縣將在高效農業、精緻農業和農旅一體化上做文章,全力做強品牌、做大規模、做優精品。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開陽縣依託山地資源,實施“退糧進經”,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村產業經濟革命。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禾豐鄉猴頭菇

今年上半年,全縣新增經果林種植16.9萬畝;完成蔬菜種植23.6萬畝、實現蔬菜產量18.5萬噸;新增茶園1.8萬餘畝,累計完成茶產業基地建設17.3萬畝,全縣茶園投產面積達13.48萬畝,上半年茶葉產量達3302噸。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米坪鄉蘋果桃

養殖業結構調整優化方面,開陽縣著力培植“生豬、蛋雞、奶牛”三大優勢產業和肉牛、肉羊及林下養殖等特色產業。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生豬存欄34.6萬頭,出欄36.3萬頭;牛存欄6.3萬頭,出欄0.6萬頭;家禽存欄328.5萬羽,出欄126.5萬羽;完成肉類總產量3.2萬噸、禽蛋產量0.95萬噸、牛奶產量0.72萬噸、水產品385噸。

“大園區”建設,成為推動開陽縣種植養殖業發展和轉型的主引擎。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雙流鎮白果塘農業園區

目前,我縣的省級、市級農業示範園區分別增加到9個和5個,入駐企業由73家增加到94家,綜合產值由42.8億元增加到109.62億元,榮獲市級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一等獎。

下一步,開陽縣還將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推進“村社合一”,扶持培育茶、藥、菌優勢產業,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扶持和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入駐。

此外,開陽縣不斷深入實施農村“三變”改革,專門成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極大地激活了農村資源要素;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有序開展,發證率達98%;建立農村“三變”改革示範點87個,實現了資源要素的有效聚集,促進了適度規模經營。

發起總攻

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必須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推動脫貧攻堅相銜接,才能讓二者互促共進、長效發展。

一直以來,開陽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時不我待的“趕考”精神、無私為民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繡花”精神、抓鐵有痕的“實幹”精神、久久為功的“愚公”精神,下定總攻決心、集結總攻兵力,盡銳出戰,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勝作表率走前列做貢獻中詮釋“開陽擔當”,展現“開陽作為”。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馮三鎮宏運來鞋業有限公司

發起產業扶貧總攻,全面落實精準方略,打造龍頭企業40家,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260個、村級集體經濟企業130家,帶動基地172個,確保產業結構調整“村社合一”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低收入困難戶,全部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激發脫貧攻堅核心動力。

發起以“組組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總攻,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加快電力、通訊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

發起易地扶貧搬遷總攻,全面落實“六個堅持”和“五個三”綜合配套政策,確保“搬遷一戶、脫貧一戶”。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開陽城關鎮蔣家寨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發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總攻,高一格實施教育扶貧攻堅行動、健康扶貧工程、農村住房保障行動,確保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線與農村低保生活保障線“兩線合一”。

發起“專項治理”總攻,重拳整治貧困人口漏評錯評、貧困人口錯退、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並在“五項專項治理”的基礎上,重拳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特別是戰鬥堡壘作用不突出等問題。

開陽: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大學生“圓夢助學”活動

同時,開陽縣還紮實開展“志智雙扶‘雙+’行動”,從扶思想、扶觀念、扶志氣著手,激發貧困群眾“想脫貧”的鬥志,提升“戰貧困”的能力。

通過首創脫貧攻堅“44533”工作機制和扶貧解困戰區聯合委員會,千方百計打好脫貧攻堅“四場硬仗”,開陽縣成功探索出“四股聚力”“企業代建”等成功經驗,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3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84個,14個國家級貧困村“脫貧出列”,6704戶、23953名低收入困難群眾實現脫貧致富,4.2萬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越過53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