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旬老人歷時30年親手繪製11米畫卷: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在通州區馬駒橋鎮辛屯小區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客廳裡,70歲的李思強躬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展開他親手繪製的11米畫卷。“只能展開一部分了,這畫是在平房老屋裡畫的,這裡展不開。”

北京七旬老人歷時30年親手繪製11米畫卷: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11米長卷局部

這幅《京南重鎮風物圖》,還原了1920年農曆四月十五日,馬駒橋鎮碧霞元君廟會的盛況。畫卷中建築一共472所,人物3382人,仔細觀察,細微到商鋪牌匾、人物表情都清晰可見。為了完成這幅長卷,土生土長的馬駒橋農民李思強收集資料、走訪四鄰,忙碌了30年。

李思強說,很多老馬橋人都還健在,自己畫卷上的每個細節都經過反覆求證,希望能準確留住那段歷史。今年6月,馬駒橋鎮政府官方微信公眾號收錄了李思強的作品和故事,對老街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通過微信詳細瀏覽。

想把消失的古橋古鎮保存下來

現在的馬駒橋鎮,地處東南六環附近,涼水河和京滬高速穿鎮而過。鎮子隸屬於通州區,緊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北京其他近郊鄉鎮沒有太多區別。中學文化程度、完全沒有繪畫基礎的李思強,在上週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駒橋鎮,曾經是京南重鎮。這裡有一條京畿古道,一條涼水河,一條馬橋古街和一座馬駒橋,我想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把老一輩馬橋人對古鎮的回憶記錄下來。我文化水平不高,寫書怕寫得不好,就用畫吧,雖然也沒畫出什麼風格,但至少做到了畫得清楚。”

李思強祖上曾在南海子皇家獵苑當差,“那時候南海子可不小,一直能到我們馬橋這兒,比現在亦莊那個南海子公園大得多”,隨著獵苑逐漸消亡,李家成為馬駒橋當地的農民。

但無論是鎮上老人的回憶還是自己的童年記憶,馬駒橋不僅有獵苑和農田,馬橋老街,曾是京南最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我是1948年生人,我小時候,還記得馬橋老街上保留著明清風格的店鋪,來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有的商家已經在這條老街上生活了上百年,早就紮下了根兒。”

馬駒橋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末唐初。因涼水河水草豐美,此地成為放養軍馬、管理仔馬的地方,故得名馬駒裡。當時涼水河上只有一座簡易木橋,橋因馬駒裡而得名馬駒橋。到了明代,明英宗朱祁鎮下令在此建造九孔石橋。這座1463年建成的石橋,被朱祁鎮賜名為宏仁橋,而當地百姓依然習慣稱之為馬駒橋。清代,南海子成為皇家獵苑,乾隆年間,又重建馬駒橋,橋南側的碑亭,還立有乾隆親書御碑修橋記。

北京七旬老人歷時30年親手繪製11米畫卷: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涼水河南岸有一條京畿古道,是當時從天津、廊坊到北京最近的一條路。最早,這裡只有個小渡口,後來有了木橋、石橋,更方便進京了,所以慢慢就發展成了一個商戶雲集的古鎮,就是馬駒橋鎮。”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思強為了求證古鎮的歷史,查閱和收集了大量史料。他介紹,馬駒橋鎮的老街在明清時期逐漸成為附近的商業中心,順著古道進京的商人,會先在馬橋老街的客棧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再過橋趕路,進京做買賣。“在80年代的時候啊,馬橋就開始起高樓了,老街也基本上沒影了。那時候,我剛40歲,記憶中還能有老街的老模樣,可問我弟,他就已經記不清了。當時,我就覺得,得有人做一件事,把老街的模樣保存下來。我自己生在馬橋,長在馬橋,一輩子沒離開過馬橋,就自然而然地有一種迫切的責任感。”

遍訪古鎮老人讓畫卷豐滿起來

一條涼水河帶來了人口聚集,一座石橋和一條古道,又讓馬駒橋發展成了京南重鎮。歷史脈絡逐漸釐清,但細節卻是史料中最缺乏的,得靠李思強挨家挨戶走訪。

“我記得小時候,老街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店鋪都在。農曆四月十五的廟會,也有印象。但是具體什麼樣,得依靠老人們回憶。我喜歡找老人們聊天,那時候也不知道什麼‘口述史’,就是請老人們吃頓飯,然後他們聊天,我記錄。”

李思強自己也沒想到,邁出了走訪的第一步,就30年沒停歇。馬駒橋古鎮的細節,也隨著收集和訪問,一點點豐富起來。

廟會,是碧霞元君廟會。明清時,京郊有五座碧霞元君廟,被稱為“五頂”,馬駒橋這座,是“南頂”。從廟宇建成開始,馬駒橋鎮每逢農曆四月十五至十八日,都會舉辦大型廟會,以紀念碧霞元君誕辰。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李思強的童年。

那時的老街,來自五湖四海的商賈雲集於此。華北各地的糧食,在此交易,形成八大斗行;山西商人發現此地吞吐糧食,適合做酒,開起了酒坊;浙江的手工藝人,來此製作販賣竹器、木器;白洋淀的漁民過來兜售魚乾蝦醬;天津的漁民到這推銷黃花魚。“後來我瞭解,這些商人,很多就留在了馬橋,現在早就已經是馬橋人了。”

也正是因為老街的後人們留在了馬駒橋鎮,所以李思強力求準確。有個糧行叫“萬增厚”,有個茶葉店叫“福泰號”,有個點心鋪“德興齋”,雖然腦子裡有個大概印象,但細節必須反覆和老人們核實。

北京七旬老人歷時30年親手繪製11米畫卷: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李思強

未來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資料整合和親歷者走訪完成後,李思強已經從黑髮壯年變成了銀髮老翁。

“我最先是想寫書的,但是首先考慮到自己水平不行,其次寫書得印刷出版,咱這書賣不出去,多浪費。於是,就打算畫一幅畫。”可提起畫筆,繪畫零基礎的李思強發現,別說重現老街,連一草一木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

怎麼辦?他想過提供資料,請人繪畫,但是好畫師開價高,開價低的又達不到要求。“還是決定自己來,從頭開始學,反正歲數大了,也有的是時間。”於是,李思強看畫冊、逛畫展,一筆一畫開始練習,“我用的是小人兒書畫法,沒什麼藝術風格,就是想畫得仔細,把街道、店鋪、人物都畫清楚了。”

經過多年練習,李思強的作品漸漸得到了馬駒橋老街坊的認可。他有了信心,便著手準備分量最重的長卷。

北京七旬老人歷時30年親手繪製11米畫卷:讓馬橋老街“動”起來

在位於馬橋老街的老屋內,李思強展開畫紙,將腦子裡、資料中、走訪後得到的人、景、物一點點展現出來。畫中的老街,古建活靈活現,九座廟宇、一座清真寺、一座晉陽會館、一座天主教堂、五家燒鍋、八家鬥行、上百家店鋪林立。長卷共涉及寺廟民宅共472所,房屋2216間,人物3382人,摔跤的農民、織簾的工匠、推車的路人、雜耍的藝人……個個生動傳神。

長卷完成後,李思強也成了馬駒橋鎮名人,接受電視臺訪問,被收錄進《京畿古鎮馬駒橋》等圖書。今年6月,李思強的畫作、資料、故事,還被整理收集進了馬駒橋鎮政府官方微信公眾號。“現在的馬駒橋商業街,跟別的街道沒什麼分別,孩子們已不知道以前的馬橋老街是什麼樣。這些年我也出去旅遊過,走過見過很多古鎮,其實老馬橋一點不比這些知名古鎮差。”

由於身體和精力原因,《京南重鎮風物圖》完成之後,李思強就沒有再創作長卷,書法和繪畫成了日常消遣。但他沒有停止對“復活”馬橋老街的嘗試。前幾年,看到有人利用新技術,讓《清明上河圖》裡的人物動起來了,李思強就想,“能不能把我的畫當底稿,不僅能讓人物動起來,還能聽得見響兒。”

李思強的想法,還沒有變成現實。在結束採訪時,腿腳不便的他,堅持把北京晚報記者送出門,語重心長地說:“我是想趁著我還能幫上忙,早點把這幅畫變得生動起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新媒體瞭解到,馬橋老街上叫賣是怎麼吆喝的,唱戲的鑼鼓點兒是什麼動靜,再晚,我怕沒人幫孩子們回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