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银行发展模式重塑

新时期银行发展模式重塑

冯 柏 温 彬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经营中形成一套传统发展模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发展动力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银行业发展环境随之深刻变革,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商业银行应该借此变革之机,加快重塑发展模式,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向现代化的新型银行转型。

一、新时期银行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呈现新特征。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明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力度空前,这些新特征带来银行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革。

1. 多层次金融市场日臻完善,金融脱媒加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脱媒是伴随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逐渐完善而加深。市场机制的完善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资金融通减弱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依赖,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增加,促进了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金融脱媒更加严重。2017年我国IPO进程加速,IPO金额达到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53.8%,IPO企业数达到438家,接近上两年的总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削弱了银行等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2. 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收益来源缩窄。二十余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逐步推进,2004年10月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2013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10月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利率放开后,固定的存贷款利差被打破,存贷款利率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

3.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改造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得到更好融合。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众筹以及各种“宝宝们”一度突飞猛涨,凭借在资金配置效率、渠道、数据、信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一定替代。依托于互联网和科技而实现的资金融通、支付结算、咨询顾问等金融服务,正以独特的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影响着传统金融业,既注入了新活力,催生了新合作,也引发了新竞争,带来了新挑战。

4. 银行业准入放开,内外部竞争加剧。

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监管不断完善,应对和处理风险的经验和能力提升,银行业准入开始放宽。一方面,民营银行准入放开。2013年颁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民营银行开闸释放了政策信号。截至2017年末,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另一方面,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明确了放宽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重大措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毫无疑问,银行业准入的放开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有益举措,但也加剧了行业竞争。

5. 金融严监管局面形成,回归本源是大势所趋。2017年以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首要攻坚任务。监管政策方面,银监会“三三四十”检查掀起严监管高峰,此后,规范银信类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委托贷款管理办法、资管新规等相继出台。监管格局方面,为提升协调监管效率,补齐监管竞争、监管空白、监管重叠等短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形成。货币政策方面,强调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2016年起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与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弥补货币政策对防范“顺周期”和跨业风险的不足,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总之,严监管强监管的局面已经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长期重点工作,银行业必须抓紧适应监管环境,回归本源,稳健经营。

二、银行发展模式的冲击与重塑

新时代,银行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革对银行传统经营理念、业务模式、风控模式等形成严重冲击,新的发展模式应该在不断适应新环境中尽快重塑。

1. 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及重塑

一是由追求资产规模向重视发展质量转型。借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实现快速扩张,2017年末银行业资产规模达到252万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速接近17%,银行体系内普遍形成“大才是强”的观念。目前,依靠同业扩张的途径难以为继,金融业必须回归本源,重回稳健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二是由重视对公业务向零售型、综合服务型转型。对公业务一直占据银行业务的大半江山,可以说,过去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对公信贷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传统对公客户大量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受经济周期和产业政策影响显著,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对公贷款业务增速明显放缓。反观零售业务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金融市场业务为银行综合经营提供了众多机会,银行的经营理念逐渐由重视对公业务向零售型、综合服务型转变。

三是向轻型银行转型。传统银行业务竞争更多集中于存贷款领域,银行对资本的消耗“较重”,普遍面临资本约束的天花板。银行应探索由传统的单一贷款提供者角色向交易撮合者、资金组织者、财富管理者的多角色转变,走上一条资本消耗更低、运营方式更集约、技术手段更先进的轻型发展道路。

四是向差异化发展转型。随着金融业态更加多元化,客户会根据需求和体验“用脚投票”,向更具差异特色的银行转移。明确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发展战略成为银行安身立命的根基。未来,银行应更多地从特色战略、特色客群、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等方面打造差异化品牌,实现脱颖而出。

2. 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及重塑

一是授信模式由重抵押向重信用转型。传统授信模式以历史数据和抵质押品为基础,这种授信模式无法适应当代企业需求。如小微企业天然具有信用信息劣势,新兴科创企业通常资产少、风险高,绿色环保企业通常资产轻、担保弱,但这些企业都在国家鼓励的普惠金融、“双创”、绿色金融范围之内。银行在授信过程中,要更多考虑行业和企业的现实特征,以重信用为基础探索创新性授信模式。

二是渠道由靠网点向靠网络转型。过去,物理网点是银行的基本形象,网点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预示银行的影响力。随着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为代表的“轻渠道”服务平台纷纷上线,传统物理网点成本高、效率低的劣势开始显现,信息科技越发达的地区,新兴渠道对物理网点的替代率越高。未来,银行服务渠道朝着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

三是服务由靠人工向靠科技转型。传统银行营销、授信、风控等前中后台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依靠科技手段营销、获客、展业、风控的新模式,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具由明显优势。未来,科技将以更深的程度渗入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主动拥抱科技创新是银行的不二选择。

四是业务结构由重利息收入向拓展中间业务转型。在过去存贷利差相对固定时期,利息收入基本保证了银行收入来源,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不高。当前,利差收益逐渐收窄,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提高手续费、佣金、咨询顾问费等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成为银行拓展收入来源的重要手段。中间业务收入已被视为衡量银行综合化经营能力的指标。

3. 银行风控模式的冲击及重塑

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经济主体的关联程度更加紧密,银行的风险特征更加复杂。国际方面,我国对外开放进程和力度加速,与世界经济更深度融合,国际经济金融风险向我国的传播能力和速度都会有所提高,银行不仅会在国际业务中受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也会因国外风险传导至国内而受到牵累。国内方面,金融体系内的跨行业、跨市场业务更加频繁,银行与客户之间、与同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传统风控技术显得捉襟见肘。为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部署,提升风险管理质效,探索依托于先进科技的新型风控手段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三、银行发展的新机遇

新时期,银行要根据发展环境的变革尽快重塑发展模式,主动落实回归本源、防范风险等重大战略部署,勇于承担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责任,在服务好实体经济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1. 消费金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银行应该抓住国家消费转型升级的机遇,深入强化信用卡等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积极拓展耐用消费品贷款、文化、医疗、旅游等新型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新增长点。

2. 绿色金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速,顶层设计和基础性制度安排日趋完善,绿色投融资工具日益丰富。银行要树立绿色金融理念,聚焦清洁产业结构、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机遇,充分利用贴息、担保、再贷款等绿色信贷优惠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节能环保领域;建立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以绿色贷款为基础性服务,积极探索绿色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加强绿色金融合作,促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协调发展。

3. 普惠金融。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十九大报告多次强调“补短板”“强弱项”“降成本”“扶贫”“改善民生”等内容,这些政策保障为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契机。同时,面对银行业盈利收窄、竞争加剧,发展普惠金融成为银行开拓市场、差异化发展的有效选择。我国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未来围绕打造差异化特色,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双创”“三农”仍然具有较多机遇。

4. 科技金融。科技支撑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网络化运营降本增效,提升客户体验,既有效挖掘了传统银行的优势,又带来新的生命力。依托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存、取、借、记等多元化需求,重构业务竞争力;依托深度学习逐步取代传统人工评审,降本增效;依托智能投顾升级的理财咨询,准确分析客户风险偏好,提升专业性和特质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提升风控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降低损失和欺诈可能性。发展科技金融是银行向科技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5. 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客群通常来自于零售客群的筛选和输送,对接零售银行的财富管理等业务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高端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与我国私人银行服务的供给不足形成反差。随着市场宏观环境和家庭微观环境的变化,高端客户需求更加丰富化和个性化,除了通过金融产品实现保值、增值外,对咨询顾问等非融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银行可关注税务筹划、子女教育、消费旅游、医疗健康、艺术鉴赏等领域的业务机会,打造高端客户的私人金融管家,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6. 投资银行。投行业务是银行业务延伸至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渠道。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信贷成本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意愿增强,为投资银行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未来,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聚焦医疗健康、文旅消费、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客户领域,以投贷联动等开创传统信贷业务的新模式,围绕顾问业务打造投行业务产品线,探索融资发债、资产证券化,打造轻型化产品服务体系,缓解资本充足压力。

7. 交易银行。交易银行业务能够有效增加客户粘性,形成交易资金留存,带来低成本存款,同时向上下游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交易场景,稳定供应链。未来可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跨境金融服务和产业升级下的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国际化布局,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贸易融资、跨境现金管理、国际结算等全方位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以供应链生态场景服务为基础,整合融资、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产品,提高服务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