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日本海以日本群島與太平洋分隔開,介於32°42′N至52°14′N的中緯地帶,日本海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公里。整個海域略呈橢圓形,南北長為2300千米,東西寬為1300千米,平均水深1350米,歷史上,中國曾是日本海沿岸國,我國曾稱之為"東海"、"鯨川之海"等。

早在漢武帝時期,中國東北部的疆域邊界西自貝加爾湖,東至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峽西岸、庫頁島以北地區。唐朝時期,中國在這一地區設置安東都護府,其轄區北起黑龍江流域及鄂霍次克海,南抵渤海及西朝鮮灣,東至朝鮮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元朝設立遼陽行省管理東北地區,其下設的開元路轄地"南鎮長白之山,北侵鯨川之海",這個鯨川之海就是今天的日本海。明永樂七年在元朝徵東元帥府的舊地設置了奴兒干都司,治所在黑龍江下游、距海口150公里的特林(今俄羅斯境內),轄地北至外興安嶺,南達圖們江上游,東至日本海、庫頁島,西至兀良哈的區域,其境內衛、所數量最多時達到384衛、24所。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清朝統一全國後,設立奉天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守衛管理東北地區,範圍自鄂霍次克海至貝加爾湖。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沙俄原是一個歐洲國家,與我國並不接壤。16世紀,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侵佔了廣大的西伯利亞,勢力達到了太平洋西岸,並開始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

1644年清軍入關後,沙俄利用清軍無暇北顧之機在尼布楚河與石勒喀河合流處建立了雅克薩城與尼布楚城。1682年,康熙皇帝親自出巡東北,視察防務,組織反擊沙俄入侵的戰爭。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1689年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中俄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為界,再由格爾必齊河源順外興安嶺往東至海,嶺南屬中國,嶺北屬俄國。

這就是說,清朝將外興安嶺以北的領土及鄂霍次克海割給了沙俄,至此,沙俄"合法"地佔有了整個西伯利亞。而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頁島及日本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屬中國。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黑龍江是中國的內河。歷史進入19世紀後,大清王朝閉關鎖國,國勢大為衰落。特別是清朝在進入中原、統一天下後,以守護龍興之地為由,將整個東北地區封鎖,禁止漢人移民,以至東北廣大地區人煙稀少,只生活著一些原始的少數民族部落。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炮艦轟開了國門。184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維約夫為東西伯利亞總督,開始以強力推進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的計劃。1849年起俄軍多次侵入中國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並設立哨所。1853年俄軍侵佔庫頁島,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沙俄趁火打劫。

1858年5月28日,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以武力威脅和外交訛詐為手段,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通過該條約,沙俄割佔了我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使黑龍江從一條內河變成了中俄之間的一條界河,並將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海參崴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中俄共管"。1860年7月,沙俄軍艦悍然佔領海參崴,將該地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控制東方"),實現了對烏蘇里江以東的實際佔領。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同年8月英法等八國聯軍佔領天津,9月咸豐皇帝逃離北京至熱河,10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沙俄藉機"調停",並以"調停有功"的名義,加以武力威脅,迫使清政府於11月14日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又名《中俄北京續增條約》),不僅強迫清政府承認《璦琿條約》有效,還把該條約中關於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海參崴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的 "中俄共管"之地"劃歸"俄國!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從此,中國沿日本海地區的所有領土都全部喪失了,僅餘從圖們江進出日本海的權利。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日本海主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