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 点击上方“中日友好医院”关注我们

撰稿 | 张黎

改编整理 | 宣传办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每次上完课,王老师都脚疼到无法直立。。。。

这种情况已出现一年有余,对于40岁的男老师来说,身体重量正渐渐演变成不可承受之重,对视讲台如生命的他是个致命的打击。

伴随着足底、足跟部间歇性疼痛、麻木感,每次久站或行走后都会疼痛加剧,近一个月变得尤其严重,脚趾部皮肤发亮、少汗,甚至出现轻微的肌萎缩,辗转于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效,王老师不得不暂时告别了他的讲台。

王老师辗转来到中日医院神经外科治疗,自述“我的症状和网上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很像,我应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发现,他患的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罪魁祸首是“踝管综合征”!立即为他施以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他的生活渐渐回到正轨,就在昨天,他重返讲台了!

那么,什么是“踝管综合征”?特征性表现是什么?怎么治疗?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

什么是踝管综合症

人体踝部内侧即内踝骨骼与肌腱等结缔组织构成一个正常生理性狭窄通道,称为踝管。踝管内有胫后神经通过。胫后神经支配足底感觉。任何原因导致踝管病理性狭窄、踝管内压力升高均可使胫后神经受到卡压,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称为踝管综合征。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任何引起踝管内压增加的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压迫胫神经及其分支,引起症状。引起踝管综合征的原因有:①踝关节反复扭伤,踝管内肌腱摩擦增加,引起肌腱炎,肌腱水肿增粗。②踝管内肿物如神经鞘瘤。③先天性肌肉发育异常。④先天性跟距骨桥,骨赘增生。⑤跟骨骨折移位。⑥全身系统炎症性关节病、糖尿病等。

本病好发于男性,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及经常运动的青壮年人,女性肥胖者亦多发,单侧者多于双侧。

患者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常因行走、站立过久而出现内踝后部不适。随病情发展,患者可诉脚有烧灼或针刺感,活动后加重,但休息时亦可有疼痛,甚至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偶尔可向小腿内侧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有些病人会觉得走路轻一脚重一脚,像是走在棉花上,很难走稳。部分病人可有足跟、足底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重者可见足底皮肤苍白、干燥,汗毛脱落及足部肌肉萎缩。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2

踝管综合症不必太焦虑

确诊为踝管综合征的病人也不必太过焦虑,部分早期或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踝部制动休息、减少活动,穿宽松的鞋袜;亦可采用理疗、推拿、按摩等方式缓解肌肉肌腱之间的粘连,进而缓解痉挛,症状可减轻甚至消失。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进行踝管内注射治疗激素。症状较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踝管胫后神经显微减压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法。

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口位于内踝,切口仅数公分长,显微减压术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解除肌肉、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对踝管内胫后神经的卡压来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综上,编者在此整理了几个患者提问率较高的问题做了解答:

01

对于一般保守治疗进行3个月左右,而症状加重或无明显效果者,我们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对踝管内的神经进行手术探查松解。

02

手术效果如何

踝管胫后神经减压术的资料显示:感觉障碍的缓解率可达95%,可有效预防足底溃疡形成,且越早手术疗效越佳。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03

需要做哪些检查

大多数踝管综合征根据病史、查体、患肢动静脉血管彩超、磁共振(MRI)以及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其中,MRI和超声对于诊断软组织病变至关重要,肌电图的使用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4

手术有哪些并发症

根据踝管胫后神经减压术的资料显示:手术后1%的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及感染;5%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3%的患者症状复发。

05

早期如何预防

对于早期或轻度损伤患者,应多休息,给予弹性绷带踝部固定制动,使踝关节的韧带及关节囊松弛,防止踝部过伸、过曲、过度内外翻。同时进行局部热敷、外敷中药及中药泡洗,一般能取得良好效果。

专家提醒

踝管综合征日益加重的麻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足底感觉减退至行走不稳、易摔倒,加大了受伤的风险,随着病情进展,晚期甚至导致足底顽固性溃疡形成,致治疗过程漫长,风险加大。因此,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麻木、乏力,应及早到专科就诊,切不可大意!

专家介绍

张黎,医学博士,中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多发伤救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学系委员及教授委员会委员,2010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获得者。

专业特长:

(1)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

(2)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瘫等痉挛状态;

(3)在国内最早开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的外科治疗,可 缓解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并可有效预防溃疡及截肢,同时在周 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周围神经肿瘤及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

出诊信息:周三上午神经外科专家门诊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原创科普」足部不能承受之重,罪魁祸首竟是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