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觀歷史而反思當今。以史為鑑,才能在發展、進步等問題上有著更為深刻的思考和更為理性的行動。因此,河南若如忘記高教上的那些事情,這將是可悲的”。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河南省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人數全國最多,高教資源卻極度匱乏。2018年該省高考報名人數接近100萬,極低的重點錄取率使河南總是處在“高考公平”的輿論風口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河南高教貧弱並不是由來已久,而且歷史上也曾有過多次可以發展的機會。

1

1909年,英國人在焦作市創辦焦作路礦學堂,這就是我國創辦最早並一直延續至今的礦業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大學。1950年,學校開始在焦作、天津兩地辦學,再之後這所學校因為多種原因開始了“流離顛沛”,前後搬遷次數共達14次。期間,該校曾想遷回河南,卻沒有成功。該校終落戶於江蘇省徐州市,並順利入選“211”工程。

有意思的是,河南後來在焦作原校址又重建了這所高校,即河南理工大學。這也使河南理工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有著著名的“校史爭端”,不過這裡我們就暫且不提了。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1912年成立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是河南的輝煌。其先後更名為國立河南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是民國時期著名高校。這個輝煌沒有持續多久,該校與1948年正式分為兩派。一派前往臺灣,卻沒有成功,後被河南省政府接回河南,組建成新河南大學;一派在陳毅的領導下組建成中原大學。

1951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組建成今天的華中師範大學。1952年,全國開始院系調整。以中原大學相關學科為基礎,組建中南財經學院(現合併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併入武大),部分院系併入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留在省內的一派河南大學,先後拆分為河南醫科大學(併入鄭大)、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理科成立了今天的河南師範大學。開封河大校本部更名為開封師範學院,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

至此,河南省高教力量已經相當薄弱。

2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認為河南高教薄弱,於是計劃將山東大學遷往河南。然而搬遷計劃因為複雜原因失敗。1956年,多所學校支援下的鄭州大學正式成立,這也是目前河南省實力最強的一所高校。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1969年,因為當時時代原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準備外遷。學校考察江西、河南等地後,有遷往河南南陽市的打算。不過當地政府卻認為南陽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安徽省革委會主任瞭解情況後,迅速將中科大接往安徽省安慶市,後搬至合肥市。

此外,中國地質大學也曾有遷往河南的計劃,不過該計劃又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流產,最終落戶於湖北省。其實,河南並不是沒有接收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曾落戶與河南信陽地區,不過最終遷回北京,留在河南省的高校只有一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諸多名校落戶河南失敗,這與思維侷限有一定的關係。教育是百年大計,只顧著眼前利益,損害的卻是後代的利益。

重視教育,從來不在於喊口號,呼籲公平,而是要有戰略的眼光、超前的規劃,能夠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如果思維打不開,教育之路註定也是艱辛的。

3

高教的貧弱,促使河南萌生自己辦大學的想法。1985年,在海外華人的大力支持下,劃時代意義的黃河大學在鄭州正式成立。這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不過因為辦學理念“太過先進”,與時代脫軌,辦學失敗。該校整體併入鄭州大學,如果能夠堅持,到了今天勢必也是一所實力極強的高校。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教育要與時代相結合。若不顧當下,縱然一腔熱血,收穫的只能是失敗。最關鍵,高校的發展需要時間,如果不能夠堅持,沒有耐心,那也只是毫無意義的小白鼠。

近年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一批新型高校紛紛建立,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河南在這方面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河南歷史上曾“錯失”諸多重點大學,引人深思

埋怨毫無意義,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會停下。中外合作、名校分校等各種辦學模式正方興未艾,如果現在不栽樹,後人遲早也會繼續抱怨先人。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觀歷史而反思當今。以史為鑑,才能在發展、進步等問題上有著更為深刻的思考和更為理性的行動。因此,河南若如忘記高教上的那些事情,這將是可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