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北京小吃被稱外地友人爲黑暗料理,可能是因爲沒去對地方?

炒肝兒

在外地人看來,炒肝兒就是一碗裹著肥腸和豬肝的澱粉糊,真不知道有什麼可吃的。

但是,架不住老北京喜歡那個醬香味,在所有北京小吃裡,最能撩撥我心的就是炒肝兒。

北京做炒肝兒的地方,名聲最大的可能是姚記,尤其美國副總統光顧以後,更是名聲大噪。還有沙子口的趙記,口碑也非常不錯。

然而,跟天興居一比,這些都成了浮雲。

天興居之所以能代表老北京炒肝兒的門面,是因為它牽扯了這種吃食的誕生和一路發展。在老北京心目中,吃炒肝兒去天興居是一件沒有任何爭議和懸念的事情。

炒肝兒這玩意雖然用“炒”命名,但其實跟炒沒有半點關係,應該說是用澱粉“熬”出來的。因為質地粘稠,老派的吃法是直接託著碗底轉圈吸溜著喝,不用勺子。在店裡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很多老人家都是這樣喝的。

據說當時尚在研發階段的炒肝兒還有豬心和豬肺,幾經試驗,最後只留下了豬肝和大腸。所以,老北京還有一句很有意思的歇後語:你這人怎麼跟炒肝兒似的——沒心沒肺。

一碗好的炒肝兒,醬色鮮亮,濃稠適中,雖然本質上是澱粉託底,但喝起來絲毫不懈,更不會有內臟的異味。豬肝嫩、肥腸韌,放在炒肝兒裡一起咀嚼,也有口感迥異的樂趣。

每次在天興居一碗炒肝兒,二兩豬肉大蔥的包子。說真的,這個饞對於老北京來說,不是烤鴨和涮肉能解得了的。

四大北京小吃被稱外地友人為黑暗料理,可能是因為沒去對地方?

滷煮

別看它是一道平民小吃,卻起源於用五花肉做成的宮廷菜“蘇造肉”。因為老百姓吃不起肉,民間就有人想到用價格低廉的下水滷製,再加上炸豆腐和頂飽的火燒,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極受歡迎。

唐魯孫在《中國吃》裡回憶,當年北平什剎海的荷花市場還有賣蘇造肉的。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南橫街興起的滷煮火燒的勢頭竟然蓋過了曾經的朝廷菜,上演了一出食物界的“庶民的勝利”。也因此,它是一種真正從老百姓中成長起來的食物,受到今天的擁戴也算是一種傳統的繼承。

在的滷煮已經成為老北京味覺記憶的一部分,做法講究和糊弄事的滷煮有云泥之別。所以,每次饞滷煮的時候,我都不敢偷懶,一定要跑到前門廊房二條的“陳記滷煮小腸”。這家和市面上隨處可見的連鎖“小腸陳”不是一家——從根源上來說本是一家人,但是因為經營理念不同導致最終分家。

“陳記滷煮小腸”僅前門一家店,每次在巷口就能聞到那招魂的香味。一進門,右手邊是一口大鍋,裡面的老湯熱切的沸騰著。要一個湯底加一個火燒:肺頭切片、小腸剁塊,碼上炸豆腐,火燒用井字刀切塊,最後再澆上一勺老湯。

四大北京小吃被稱外地友人為黑暗料理,可能是因為沒去對地方?

豆汁

凡是重度發酵食品都有個特性:接受起來很折磨,可一旦真正接受了,就會越來越喜歡,甚至離不開那個味道,比如日本納豆、臭豆腐、奶酪等等,都屬於能讓人上癮的食物。

很多人以為豆汁兒和豆漿應該有點什麼關係,告訴你,壓根兒沒有。一個用黃豆,一個用綠豆,原料都不是一種。綠豆加水磨成漿,上面的液體經過發酵以後再煮開,就是豆汁兒,下面的豆渣經過羊油一炒就是“麻豆腐”(很多不喝豆汁兒的北京人,卻非常喜歡吃麻豆腐)。第一次跟豆汁兒狹路相逢是在天壇北門的“老磁器口豆汁兒店”,至今對那股讓人面部猙獰的味道難以忘懷。不知道是不是遊客太多,現在的老瓷器口似乎改了良,喝上去已沒有當年的酸爽。

四大北京小吃被稱外地友人為黑暗料理,可能是因為沒去對地方?

爆肚兒

對於行家來說,爆肚兒非去專門店吃不可。因為這種小吃說到底吃的就是火候和口感,自己涮不好,口感一老,根本沒法下嘴。

“肚兒”即牛羊胃,反芻動物都有4個胃,講究的是精細分割。部位不同,爆的時間也有微妙的差別。羊肚通常比牛肚的口感更好,舉例來說:羊肚仁最嫩,價格也是最貴的;羊散丹(相當於牛的百葉)比較脆嫩,上桌率很高;我個人還很喜歡羊肚領,嚼起來有“咯吱咯吱”的齒感,吃著帶勁兒。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裡描繪過,最早的做法分為鹽爆、油爆和湯爆三種。現在前兩種不太常見了,吃的最多的就是湯爆,也就是像涮羊肉那樣在水裡焯一下,蘸著小料吃。

早先最有名的爆肚兒,是東安市場的“爆肚王”和“爆肚馮”。後來的爆肚王變成了“西德順爆肚王”,去過一次,實在不敢恭維;而由爆肚馮的後人經營的“爆肚金生隆”還有當年爆肚馮的驚豔,應該是現在吃爆肚兒最靠譜的去處了。

四大北京小吃被稱外地友人為黑暗料理,可能是因為沒去對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