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今天是母亲节,是一个感恩母亲的节日,我们就来重温以下历史那些著名的母亲教子的传统文化故事。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一、孟母三迁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关于他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就是孟母三迁。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可谓是费劲了心血!孟子一开始居住的地方,学习环境不好,周围都是一些顽劣的小孩子。孟子经常和伙伴们闯祸。孟子的!孟子的举家搬迁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新的居所,孟子和伙伴们做游戏,模仿商人经商,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玩的不亦乐乎!孟子的妈妈看到后也觉得这里不适合孩子的教育,于是又搬家了,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到了这里后,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子母亲很高兴,这才是孩子学习的好处所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二、岳母刺字

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三、陶母戒子

说起陶侃,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但说到陶渊明,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可是,在东晋,陶侃实在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陶渊明被推荐去做官,往往还要借助于陶侃的名气。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是江东的一流人物,官至大司马,被封为长沙郡公,是东晋朝廷的中枢,朝野有名。在平定王敦、苏峻的两次叛乱中,战功赫赫,为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其实,在我们做的文言文练习中,经常会看到陶侃的有关事迹,陶母戒子就是一个。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

小结: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戒子,古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在这个伟大的母亲节,谨以这三个小故事纪念母亲节。天下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