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3年长成独角兽,获7轮融资,凭什么让腾讯连投4次?

每日优鲜3年长成独角兽,获7轮融资,凭什么让腾讯连投4次?

徐正(每日优鲜创始人 CEO)

说起“卖菜”,绝大部分人想象中的画面是这样的: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摊位以及穿透卖场的吆喝声。

事实上,“卖菜”也可以西装革履。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指,坐等1小时,菜就能自动送上门。致力于实现这一便捷操作的先行者中,一个80后创业者尤其引人瞩目。

他,15岁保送中科大,28岁成为联想中国区最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33岁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毅然选择创业,从零开始创办每日优鲜。

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每日优鲜已完成3.3亿美元C轮系列融资,3年内成长为生鲜电商领域的独角兽。

他,就是每日优鲜的创始人兼CEO,别人眼中的天才少年——徐正。

每日生鲜如何三年变身生鲜电商独角兽?

认知决定布局:80后至00后成为生鲜购买的主力军

从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中国买菜的人群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出来就是80后、90后、00后,这三代人将从社会生鲜购买的生力军变成主力军。

80后、90后、00后是互联网催生的一代,意味着他获取信息首选互联网,而不是线下。不同玩家的不同洞察,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就是大家行为差异的起点。每日优鲜做所有的商业判断都是基于这个起点:2015-2025年,生鲜购买人群已经变成了80后、90后、00后。这种判断决定了每日生鲜的所有决策。

“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琳琅满目已经不是形容一个卖场最有吸引力的词汇。从趋势上来看,零售业会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强调品类精选。”据徐正介绍,每日优鲜为用户提供500-600个SKU,但能够满足用户日常餐桌一切关于“吃”的需求。他们有一支60余人的采买团队,都是农业生产一线有着十多年经验的买手,对于每个品类最好的产地和货源熟谙于心,帮用户选择最好的生鲜产品是他们的职责。

获客:口碑比广告更重要

在获客这方面,每日优鲜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社交化,一个是会员制。

本质上就是:如果用户觉得你好,他会不会去传播。

在2010年,中国高速成长的品牌,99%都是社交驱动型的。这个时代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老客户比新客更重要。

让老客户满意很重要,让他惊喜更重要。他满意之后,自己就会去传播,这时候你会获得新客户。

每日优鲜到现在,98%的订单一小时妥投,就是用户下单一小时后送到。其中2%做不到的原因是恶劣雨雪天气。

徐正认为,越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越要学会用口碑的力量,口碑的力量它慢一点,但是它持久,而且是指数性放大的。

用户和后台决定布局

每日生鲜的布局分成了两部分:

一方面看用户。看他所在的场景、他生活的空间,无外乎是这几个:在家、在办公室、在路上、在公共场所,这个公共场更多的是指Mall这样的地方,其实平均每周都会耗费每个人小一天的时间。

另一方面看后台。后台就是你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你的供应链、会员、数据、物流体系。

前台是强调广度的,后台是强调密度的。零售的生意都是统采分销的过程。这是我们对生意的一个的理解。基于这些思考,每日优鲜做了前置仓。

前置仓的本质就是把冷链物流从城市级升级到了社区级。建完之后,用户的体验开始发生变化,下单一小时就能送到,线上买菜比在线下更便捷。

而且,这样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柔性的供应链,随时订随时送到,大家的需求就突然被激发了。

“作为一个公司的CEO或者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方向。也就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找到一种趋势性的东西去投资。在方法上,理性的、感性的、事实都很重要。在做影响比较大的重大决策的时候,最好还是需要三环验证:直觉、逻辑、数据。”徐正如是说。

生鲜零售平台每日优鲜正式对外宣布,旗下孵化半年的无人零售项目便利购,近日已分拆成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获得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金,元生资本、时代资本、KTB跟投;鼎晖领投B轮合计1.44亿美金,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君联资本、微光创投、光源资本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至此,每日优鲜以及便利购共完成8轮融资,总金额近7亿美金,其中腾讯投了4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