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漲三不追,已經漲了四天的盤,你想還有多少空間?有多少力道?有規劃,但不預期,這是操盤原則。

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期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期市獲利,就要與主力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中國股市最致命的兩大問題:

事實上,在15年那輪股災爆發之前,卻存在著不少先知先覺的資金提前出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外資機構。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高管,也提前實現了資金出逃的目的。顯然,即使隨後的股災風波殺傷力驚人,卻並未對這類群體構成太大的衝擊。

不過,與這類具有先知先覺的資金相比,普通散戶卻在這一時期內出現了持續性大舉入場的姿態。確實,對於缺乏資金、信息以及技術優勢的普通散戶而言,他們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跟風操作。但是,憑藉著“船小好調頭”的優勢,跟風操作也為極少數的散戶贏得了盈利的空間。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散戶而言,跟風操作, 盲目入場的最終結局,也就是陷入深套的尷尬局面了。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一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

回顧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實則同時具備了“下跌速度快”、“下跌力度猛”等特點。不過,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大資金大機構與普通散戶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其中,對於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中,藉助套期保值等功能實現靈活多樣的操作策略。或許,在一個失去理性的下跌市場中,藉助一些風險對沖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市值的損失風險。而對於極少數的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更可能利用期現交易制度的不對稱性以及相應的做空工具進行順勢做空,並藉此獲取暴利。

然而,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因資金門檻的限制,他們卻無法及時實現風險的對沖。退一步來說,即使部分散戶具備了進入股指期貨市場的資金門檻條件,卻因資金規模佔比太小,而輕易遭遇大資金大機構的“屠宰”。

與此同時,在股票市場中,由於普通散戶只能侷限於單向做多的操作模式,且只能允許採用“T+1”的交易策略。由此一來,實則也剝奪了普通散戶日內糾錯的機會。於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旦散戶買入了某隻股票,則在隨後的市場殺跌行情下,他們卻是無法及時止損出局的。或許,對於普通散戶而言,最好的日內風險對沖方式,就是逢低補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差價的虧損。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二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性。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那麼如何避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呢?

1、股票長期下跌,經過一段平穩期之後再次大跌,此時不必害怕,此為股票上漲前兆。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2、股票走勢穩健,價格穩穩依託MA5、MA10,不要自認為股價漲不動了。此時只要量價配合適度,就應耐心持有,待股價上升。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3、股票長期處於上升趨勢,當漲到一定程度後會在高位進行橫盤整理,很多人在此時會急忙拋售股票,其實只不過是技術形態的修復而已,往往會形成上漲中繼。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4、股票跌破MA5開始進入下降通道,在達到一定跌幅後,會在某一低點進行橫盤整理,此時雖然形態很惡劣,但要忍住,技術上隨時會出現反彈。不要低位殺跌。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除了以上技術形態,對於大多數散戶而言,心理因素佔相當大比例:散戶比較喜歡短線交易,操作較頻繁,看對眼就買買買,不順眼就賣賣賣,雖然錢不多但看上的股票卻不少。這在心理學上有個說法,疼痛帶來的刺激比舒適要強,賺錢給我們的感覺是高興、舒適的,但留存時間較短;虧錢給我們的感覺是難受、刺激,存留時間長。所以很容易造成一種一直賠錢的感覺。


鍋底揀芝麻形態

“鍋底揀芝麻”的操作要領,見(圖1)所示: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圖1

1.圖中A點是鍋底,B、C是鍋邊,從B下跌到A,大致經過三波殺跌。每次殺跌到成交量相當萎縮,見圖中的D、E和L處。然後拉高股價,製造反彈。莊家殺跌,是看有沒有恐慌盤跟著殺出。如果有恐慌盤,特別是大戶的大筆殺跌盤跟出,說明盤中還有敵方“潛伏部隊”,隨後將是更加兇猛的殺跌,就像人們拍打麻袋中的鹽巴一樣,拍幾下,見掉出來的鹽挺多,緊跟著就更重地拍打。D點的成交量很小,說明浮動籌碼基本殺出,E點的成交量更小,說明暗藏的浮動籌碼進一步肅清。這時莊家並不會罷手,莊家習慣性地會再重甩一下,最堅定的持股者終於賣出。L處的成交量最小,小到像芝麻點那樣。L點處的微小成交量會持續幾天,幾分鐘才出現1手或幾手成交量了,等到實在沒什麼殺跌盤了,莊家的洗盤任務完成了。

2.A處是股價的最低點,出現鍋底圖形。D、E、L的成交量逐步減小,出現了“芝麻點”,這是明顯的底部信號,這時買入股票,就叫“鍋底揀芝麻”。

3.“鍋底揀芝麻”的位置如選在D處,就會出現E、L的更低點,顯然不妥。正確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批買入,在E處試探性買入,在L處再試探性買入,在F、G處加碼買入。第二種是不創新低買入法,即在F處和G處,見股價不創新低了,一次性買入。

4.從一波大行情的角度看,D、E、L、F和G處都是芝麻,都是底部成交量,都可以買入。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圖2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圖3

一位頂級操盤手告白炒股絕技,幫助韭菜脫離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困境


炒股需謹記這些平衡關係

有很多關於市場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的好書,有心做股市中的成功投資者,應將這些書全都看了。但必須從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法則來,比如說平衡。平衡這兩個字用於生活,用於交易都有好處,下面僅僅是舉些例子。這些原則說起來容易,但很難全做到。

1。人生的平衡

胸無大志、不求上進固然不可,強求功名也同樣不可。投資與交易(不同於圈錢)這一職業,一方面有其驚險刺激、點石成金的魔力,另一方面,世上竟無一人子承父業,可見其必定有得有失。

2。戰略與戰術的平衡

戰略上要自信,要有打敗一切敵人的信心和勇氣;戰術上要謹慎,要時刻認識到自己知識與水平的侷限性。準備交易時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對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

3。正與奇的平衡

初入市場當循正道,防守為上,對市場上流行的交易法則一一研究並試用。待有相當資金與經驗的積累,並確信對局部市場有獨到發現後,可以尋求機會,以奇兵出擊,獲取全勝。

4。長線投資與短線投機的平衡

長線以價值為本,短線交易以技術分析、資金流動分析為主。長線投資有了利潤,須耐心讓利潤成長,及至價值基本面改變。短線交易若有損失,必須儘快止損,不可有僥倖之心。

有熱門股票,可以少量資金順勢炒作,適可而止, 但需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做短線。對冷門資產,則當潛心分析,像科學家一樣有獨創性,找出別人沒發現的東西,找出超級價值,不戰屈人。

5。低進高出,還是高進低出?

乍一看這不成問題,當然是低進高出。然而普通投資者,包括大部分職業投資者失敗之處就在這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上。

普通投資者短線操作時喜歡自作聰明,低進高出。“掉這麼多,可以進了” ,“漲了不少,趕快賣掉”。而長線投資時,則受市場矇蔽而高進低出。市場長時間大幅升值後,面對個股日新月異”,“經濟騰飛,潛力無限”,怎可手中有錢而不入市? 市場上也並非沒有冷靜的聲音,然而忠言逆耳,投資者聽不進去。

一個職業投資者首先要訓練“高進低出”的直覺。一個向上漲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繼續上漲;一個向下掉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再掉。如果自己及周圍人都覺得高,則買進,如果覺得太低,則賣出。短線交易,要順勢而行。“逢低吸納,逢高出售”不可用於短線。

但職業投資者又容易在短線交易高進低出這一關走火入魔。高進低出,順應市場,對於早期生存很重要。但即使短線技術爐火純青,也須返璞歸真,尋求價值,長線投資,低進高出,順其自然。市場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得長期回報迴歸平均。要找出長線價值,必須獨立以最基本的道理分析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