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它沒有書本記載

沒有確定的產生時間、確鑿的發明創造者

只用以人傳人,以手傳手

以一對一的師徒或父子兄弟的面授

來傳承技藝

它,是“帶著體溫的”老手藝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中國古書中曾出現過

一些絕美的手藝器物

如公輸班的木鳶

本是最早的載重飛機

諸葛孔明的木牛流馬

本是最早的自動車輛

因為製作手藝技術失傳了

那些成品毀了之後,再也不能復原

人們只能在文字和傳說中回味想象了

......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在工業化生產的廉價替代品

無情衝擊下

很多老手藝陷入走投無路的窘境

正逐漸遠離人們的視野

20世紀90年代初,退休教師陳舟寶

回到家鄉浙江天台

拿起相機和筆桿

致力於鄉土老手藝記憶的搶救挖掘

他用鏡頭拍攝手藝人

用文字記錄老手藝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在一些人看來,鄉村手藝人

很神秘,也很玄妙

但在陳舟寶眼中,這些深藏不露

而又默默無聞的天台手藝人

還是與自己共同生活了

半個多世紀的父老鄉親

他們每天拼命地

為養活家人而勤奮勞作

是最普通最底層的百姓

天台過去很窮,四周高山

中間有一塊不大的盆地

只有溪岸旁的少量土地可以灌溉

大多數農田都是靠天田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為了維持溫飽,農家子弟

都會去學一樣手藝,所以

天台農村做手藝的人特別多

這位師傅名叫蔡統會

初中畢業就學會了捕魚手藝

天天撐著竹排去捕魚

一來二去地幹了30多年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直到20世紀末

靠捕魚為生的人越來越少

能串竹排的師傅已經很難找到

為了節省成本,他就跟著人家

學串竹排的技術,一學就是20多年

據說,天台目前還在串竹排的

算上蔡統會,只有兩個人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百無一用去燒炭

百路不通鑽進山

收入低,睡窩棚,喝坑水,吃鹹菜

每天起五更落半夜跋涉在深山冷岙

他們,是燒炭人

打一口炭窯,一磚一石

都是從山外運進來

親手壘起來

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燒一次炭窯

需要砍一萬斤硬柴棒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下圖這個壯實的中年漢子,54歲

幹這個行業30多年

老家離炭窯有百多里路

長年穿著一雙廉價軍鞋

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因為家住深山區,又窮又困

村裡的男人大多是文盲

工廠企業不要他們這樣的人打工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自己沒有本錢去闖江湖

好在上代人會燒炭,就都去幹

這個不要本錢只要有一身力氣的活兒

他說,自己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

18歲的兒子身上,再苦再累也要

讓兒子上學讀書

千萬別做睜眼瞎

起碼不像他那樣再做一輩子的燒炭人

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手藝人就是工匠

他們本身的勞作就是匠人活兒

在採訪時,陳舟寶習慣

稱手藝人為老司、“老司頭”

天地君親師

被稱為老司頭的手藝師傅

讓人心生敬畏

在平橋鎮,有一位叫謝白丹的老人

年近80歲

卻有著70多年編箬帽的歷史

是健在的名副其實的箬帽老人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謝白丹出生那年

父親被抓到廣西當兵

6歲時,爺爺奶奶就教她打帽鬥

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媽媽懷裡撒嬌

小白丹已經是為媽媽

掙油鹽錢的小師傅了

早年老伴和村裡人一樣

農閒時節搞長途販賣

自家編織的箬帽自家賣

成為村裡第一個造磚瓦房的人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如今,老人雖然白髮蒼蒼

開篾間、劈蔑、編織一如既往

老人講,自己還有力氣

編箬帽還可以對付幾年

不是缺錢花,是做慣了,雙手停不下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對每個手藝人來說

要非常熟練地掌握技能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許多密不可傳的絕活秘辛

得一一琢磨、領會

花上數年、數十年乃至一生的光陰

宗德志,一位專營打理首飾的

金銀匠師傅

去汙、翻新、修補、焊接

一套功夫下來,原本黯淡無光的項鍊

在他的手上煥然一新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他的手藝是跟父親學的

而父親的手藝是跟舅公學的

可是在那個年代

手藝人的保守令人吃驚

很多技藝高超的銀匠師傅

那些造型別出心裁的模具

都是自己設計,親自動手開的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手工打造的模具荷蟆(和睦)圖

師傅不會輕易傳授徒弟

儘管是親舅舅,也不例外

父親跟著舅公做的都是下手活兒

雖然沒讀過幾年書

但父親聰明機靈

過目不忘

看過實物就能悟出個大概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上:宗師傅在銀手鐲上刻花

左:製作老式耳環

陳林海,街頭鎮成洲村人

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打鐵匠

1971年,16歲的他初中畢業

就隨父掄大錘學打鐵

那個時候,農民最好的出路

就是種田地,做手藝賺零花錢

只是天台手藝人很多

想賺點錢貼補家用談何容易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於是,陳林海苦練手藝

幾十年下來,憑藉輕巧鋒利

別人的菜刀3元一把

他的“成州”菜刀5元不二價

如今,成州菜刀

已註冊為“寒山”商標

遠銷歐美東南亞

特別是海外華人廚房

“寒山”廚刀乃是必備之物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鍛打平面

高爾基曾說,一門手藝的消亡

就代表著一座小型博物館的消失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中國先民在八千年前

就已經發明瞭紡織技術

然而隨著科技的更新迭代

曾經的古老木製織機也完成了

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木機師陳欽鎮織過老土布、苧麻布

後來還給老闆織過汽車的座墊布

目前家中木機齊全而又歇業不久

20世紀六七十年代

紡織品按人頭供應

年輕的陳師傅氣勇力剛

別人兩天的活他一天半了工

短短几年,就成了當地有名的織布匠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卷棉條

天台人有個習慣

即使平常人家娶媳婦

一張暖床是必不可少的

在橫山崗裡,有張人見人愛的

一根藤軟條七帳床

據說,這是一個好木老司

足足做了一年才完成

“一根藤”,是高檔傢俱

必不可少的裝飾性線條工藝

用材講究、做工精細、耗時耗工

過去也只有大戶人家

會不惜工本下巨資購買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78歲的蔡行明師傅說

如今,幾乎沒有人會花動輒

上千工的時間去做笨重的

軟條大門、七帳床了

幾十年前還有人做簡單的拷條傢俱

但造價太高,又大又重而備受冷落

他說,自己現在做的這些

都是留給子女觀賞的

根本沒有外活兒

看來天台一根藤軟條這門絕技

已經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古老千工七帳花眠床

手藝人殫精竭慮

打拼在社會生活的最底層

飽受難以言說的清苦

但有對行業的尊崇之心

把手藝中的那種哲學智慧

運用揮灑得淋漓盡致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

晉隋古剎遍及高山深谷

中小寺廟不計其數

因而造就了一大批

佛像雕刻師、佛雕金漆師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天台民間有許多雕花油漆高手

是他們,讓這門在戰亂中

幾近失傳的古老工藝,重獲關注

進入21世紀後,乾漆夾苧工藝

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工藝師傅王煒清正在整理

幾十年來積累的

大量原始設計圖紙

希望將其作為第一手資料傳給後世

讓這門工藝得到發揚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許多鄉間手藝人在工作中

一直貫穿著“執事敬”的準則

這也是人們所欽敬的

手藝精神、工匠精神

對那些漸漸老去的鄉間手藝人

哪個人不心懷敬畏呢?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

老手藝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

因為

“那裡邊有很多自古以來的智慧和功夫

甚至包含了這個文化的歷史”

老手藝和其他工藝一樣

都是國之瑰寶

手藝人的堅持,不僅是為了謀生

更是對文化傳承的守護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我們無法阻擋時代的變遷

只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手藝人

記錄老手藝,解讀老手藝

為老手藝存檔留影

為手藝人著文立傳

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本文內容摘自

《打撈沉船——天台老手藝尋蹤》

他訪遍家鄉老手藝,9年拍攝下萬餘幅影像

全書以手藝人學手藝、做手藝的故事為線索,將老手藝的方方面面徐徐展示於讀者面前。全書共約20萬字、插圖數百幅。

學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