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融的槓桿易,去人心的槓桿難

去金融的槓桿易,去人心的槓桿難

1

今年的酷暑格外漫長。

半年前,還是大國站在鎂光燈下的高光時刻。

紅海行動,我們心潮澎湃,遠渡萬水,在異國土地上寫下“雖遠必誅”的誓言。

電影院裡,歡呼的聲浪蓋過隔壁廳里正在放映的大國紀錄片。

半年後的這個酷夏,一切戛然而止。

嬰兒躲過了毒奶粉、紅黃藍,誰能想到還有長生疫苗的埋伏;

青年躲開“校園貸”,走入社會,卻躲不開道貌岸然的公知們,伸出的“性騷擾”魔爪;

負重前行的中年男女們,被房市和股市,拔的連韭菜根都不剩;小鎮青年炒股,大城白領炒幣,達成SB共識,被大佬收割;

老年人白天被保健品會銷轟炸,晚上喝著鴻茅藥酒安然入眠;就連墓地都進入投機者的視野,活著吃不起抗癌藥,死了買不起高價墓……

鎂光燈後的傷疤被挑開,膿血流出。

一場系統性的信心潰敗,赤裸裸的攤開在我們眼前。

大國崛起的橫切面上,一個個小人物和個體蜷縮在褶皺裡,被大時代的洪流所裹挾。

2

上個月大學同學聚會,一共來了23個,18個從事泛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真正從事實業和製造業的只有3人。

其中一位,家裡做的是集成廚具。

工廠裡大大小小百餘位工人,一年下來七八百萬流水,真正能落到自己手裡的區區20萬而已。

外銷代工被今年的大環境徹底卡死,洋大人能把利潤算到小數點;轉型內銷又被拼多多之類的電商平臺把價格擊穿。

進一步轉型升級,談何容易。中小企業融資年年喊,年年依舊缺錢,不得已一旦碰了小貸公司,幾乎沾上就是死。

退一步註銷企業,更是艱難。供應商、渠道商、設計公司、工人、家庭已經被牢牢捆在鏈條上,無路可退。

一週前,一家制造業企業公佈了年收利潤,年收入200萬,稅後到手2.14萬。

專家說,帳可不敢這麼算,一頓操作猛如虎,利潤暴增至3.62萬。

上半年,3500家A股企業,半數皆炒房。有人開罵,實業已死,炒房興邦。

實業說,都TM別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要是能揭開鍋,還用惦記別家的肉。

南京普天通信,硬邦邦的實體制造業。偏偏多年虧損,即將退市。關鍵時刻,董事這大手一揮,賣了兩套學區房,殼保住了。

古惑仔裡,山雞跑路,浩南哥扔給他一塊勞力士,危難時刻,當了能保命。A股裡,企業炒房,危難時刻,賣房保平安。

這半年的實業,上下無路,進退兩難,日日焦慮,前路茫茫。

3

實業的鍋,讓金融來背。

今年夏天的金融民工們表示,我們真背不動了。

北京寫字樓下的拉麵館裡,老闆馬大姐的笑聲朗朗。我這小店,一年收入200萬,哪怕回家開個小館子,一年也能搞個十幾萬。

寫字樓上,券商網點的小白領們,冷汗涔涔。

在上半年,三成以上的券商營業點虧損,半數以上營業網點利潤不足200萬。

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兩個月前,滬指跌破3000點,專家再次出現,搖旗吶喊:底部已現,向死而生。

聽盡鬼話的小散們無動於衷,冷漠的看著一個月後的滬指失守2700點。

底部再現,死的透透。

現在的中國股市,底部不斷出現,慢牛卻始終不來。

這屆的A股,眼看散戶割不動,就開始拔大股東的韭菜根。

身陷疫苗門風波的長生生物,連續11日跌停,市值蒸發130億。

在疫苗門之前,長生生物的股票被股東大量質押給興業銀行,高達1.78億股。

毒疫苗爆發後,長生生物高管和股東的股份遭遇限售,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1.78億股砸在興業證券,莫名其妙成為第一大股東,興業證券的這半年,要白忙了。

3500家A股企業,9成以上存在股權質押,幾乎無股不壓。

一般真正優質的公司,優質資產足夠抵押,一旦淪落到開始質押股票的境地,或是實在沒有餘糧可供抵押,或是想卷錢走人……

今年的大股東連底褲都不要了,韭菜們還總在想著抄底。

斬草除根,是這屆A股的特色。

4

金融的鍋,讓人民來背。

這屆人民的消費力是真不行。

上個月,我家接連爆了三張卡。一張健身房的年卡,一張理髮店的次卡,一張汽車保養的年卡。三個老闆,接連跑路。

健身房和理髮店都在我家樓下,都是開了四五年的老店,說跑就跑。

不止這些,還有母嬰店、火鍋店、便利店、洗車行……半年的時間裡,這些商鋪生生死死,來來回回。

街角最大的那家牛排店,也在上半年關張大吉。換進來一家日料店,裝了半年,沒等開業,門口就貼上了轉租的封條。

那個汽車保養店也開了七八年,去年還開了兩家連鎖店。之前最大的業務是汽車美容,前兩年門口排隊的汽車能排到200米開外。

這半年,去了兩次,最多的業務是洗車,35塊快洗的那種。

老闆坐在門口唉聲嘆氣,我眼睜睜的看著他手裡的菸捲,從中華換成芙蓉王,再換成利群。

果然不出倆月,說跑就跑。

這半年來,樓下底商生意最好的就是沙縣小吃、絕味鴨脖、涼皮兒肉夾饃……每每路過,人聲鼎沸。

一個萬人成熟大社區,消費不景氣至此。

股市、樓市、幣圈、投資擔保、互聯網金融……

泱泱大國的億畝韭菜田,如今也只剩下齊茬茬的根。

5

所有的鍋,讓房地產來背。

股市不行是企業太水,企業不行是錢太少,錢太少是房地產抽血太狠,消費凋敝還是房價太高……一切的鍋都蓋在了房地產的背上,似乎房地產和開發商刨了所有人的祖墳。

開發商應該是最幸福的人。

偏偏開發商說,我也不開心。

流通被鎖死,該變現的沒變現;金融大監管,該融的錢還沒到;償債高峰期,該還的債必須還;手中無餘糧,該拍的地也不敢拿,開發商的巨輪被卡在了河中央。

萬科不敢說自己是開發商,許主席無心蓋房專心慈善,天下最笨楊國強看著頻繁暴雷的工地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大時代要求所有人共克時艱,開發商也無法拒絕。

6

一年前,老年人造房,中年人造車,青年人造幣。

一片大國盛世光景。

一年後,造房的閉嘴了,造車的跑路了,造幣的泡沫了。

沉默聲中共克時艱。

說來說去,腰間盤最硬還得數此時此刻,還在杭州搖號買房,對賭國運的人。

座標杭州,東湖城搖號開盤,3000人報名,16人搶1套房,中籤率6%。

98歲剛需老太太排隊3小時,搖中89㎡三房。老太太說,買房只為自住,要活到2035年,迎接全民小康社會的到來。

去金融的槓桿易,去人心的槓桿難。

這盛世,但願如她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