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近日

P2P网贷平台频频“爆雷”

全国范围内集中出现了

百余起P2P网贷平台清盘

停业、实际控制人失联

停止兑付本息等风险事件

进入7月后

网贷平台的“爆雷”愈演愈烈

我国P2P行业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危机和

生存发展的挑战

6月15日,累计交易额超过750亿元的P2P平台“唐小僧”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15日至19日进行系统升级,系统升级期间暂停运营。随后,上海警方的一则公告显示,唐小僧暂停运营并不是因为系统升级,6月19日,唐小僧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立案调查。

唐小僧“爆雷”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随后,联壁金融、小诸葛金服等P2P平台也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负责人跑路的情况。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到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停业平台17家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数据来源:全天候科技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拒绝非法集资

保护自身财产

近年来

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多发

形势严峻

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商务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成员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当前非法集资的形势、各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非法集资案件继续“双降”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从统计数字来看,非法集资案件继续“双降”,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2018年1-3月,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涉案金额2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42.3%,继续保持“双降”态势。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参与集资人数持续上升,跨省案件持续多发,涉及多个省份乃至全国的重特大案件仍时有发生,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大案要案高发频发案件处置难度大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介绍称,2015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108.23%、36.7%、6.13%;2015年至2017年审结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70.1%、76.2%、22.2%。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自2015年以来呈井喷式增长,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案件数量仍保持高位运行,审判任务繁重。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非法集资领域广泛手段花样翻新

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负责人的介绍来看,全国非法集资呈现出领域广泛、犯罪手段多样等显著特点。

目前商品营销、资源开发、种植养殖、投资担保等传统领域案件时有发生,从实体产品向金融领域蔓延的趋势很明显。犯罪分子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金融创新”“经济新业态”“资本运作”等幌子,从种植养殖、资源开发向投资理财、网络借贷、众筹、期货、股权、虚拟货币转变,迷惑性更强,“金融互助”、消费返利、养老投资等新型犯罪层出不穷。特别是互联网上非法集资犯罪成为普遍模式,跨界特征更加突出,传染积聚速度更快。

此外,集资手段花样翻新,认定难度加大。一些不法分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一些无商品、无实体,打着“虚拟任务”名头的案件陆续出现。许多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平台,近期还出现了完全借助微信群等开展非法集资等行为,隐蔽性强、风险传染快,风险不容忽视。此外,非法集资与传销、诈骗等犯罪相互交织特征在一些领域和地区更加突出,农村地区非法集资“口口相传”“熟人拉熟人”现象明显,这些都给防范和打击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

据介绍,2018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将按照有关部署和要求,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今年将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深入研究新问题,总结规律,积极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同时,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大举报奖励制度宣传和实施力度。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的风险排查机制。加强互联网风险防控,遏制非法集资风险通过互联网扩散蔓延的势头。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2018年联席会议将继续组织开展三项重点活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活动和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特别提醒

遇10种“投资理财”务必警惕

公安部有关人士介绍称,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案件8600余起,发案数呈现高位运行态势。重特大案件多发,2017年涉案金额超亿元的案件达50起,且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资”、“理财”项目,务必警惕: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

2.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7.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各方发布

央行:摸排出的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

针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的ICO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央行会同相关部委及时发布公告,明确态度、警示风险,并部署各地开展整治。目前,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形势有四方面特点:一是专业化趋势明显。一些不法组织和个人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未取得相关牌照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以具体项目和线上投资标的等为依托,包装专业规范的合同文本和业务流程,手法极具迷惑性,增加了投资者辨别难度。

二是非法集资新型方式层出不穷。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主要领域的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和管控,但新型业务不断冒头。

三是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相结合。一些非法集资平台通过线上大肆宣传和线下门店推广的方式发展人员加入,短期内迅速敛财,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分散,一旦平台出现问题跑路,投资者资金难以追回。

四是“多头在外”躲避监管打击。一些非法集资涉案人员通过藏身境外、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络集资平台、将涉案资金非法转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国内监管打击,使案件侦破难度加大。 供图/视觉中国

住建部: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众筹买房非法集资

住建部有关人士介绍称,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活动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分割销售并承诺售后包租的形式非法集资;

二是违规预售商品房变相融资或“一房多卖”;三是以房地产项目名义向社会公众融资并承诺高额利息等。此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众筹买房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

为有效制止“一房多卖”骗取购房款、恶意骗贷等行为,住建部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工作,确保项目真实,交易真实,有效保护房屋交易安全,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实现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260个城市实现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

此外,住建部积极配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禁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提供或协助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金融产品;认真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融资业务的行为。

证监会:非法集资业务行为复杂化

证监会有关人士昨天指出,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大案要案频发,呈现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以原始股、私募基金、股权众筹为名的非法集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证券期货行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仍然艰巨繁重。

首先,网络化趋势明显。不法分子设立网络平台,借助互联网渠道宣传推广、募集资金,突破了地域界限,加速了风险蔓延,增加了打击处置难度。其次,业务行为复杂化。一些违法机构兼营P2P、众筹、小贷、私募基金等多种业务,跨界经营、模式嵌套、业务相互交织渗透,行为模式更加复杂隐蔽,增加了调查认定难度。同时,滥用新概念,进行伪创新。一些公司利用投资高新科技项目为噱头公开募集资金,还有一些企业打着区块链招牌,开发各种“虚拟资产”公开发行融资。

商务部:重点关注融资租赁、典当、商业保理等少数涉及资金融通业务的特殊行业

完善行业监督管理:一是

加强典当行业动态监管。二是强化融资租赁日常监管。三是加强统计信息公示。

开展系统风险排查:一是开展融资租赁风险排查。二是强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三是加强商业保理风险防范。

加强商务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完善商务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外贸、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内贸流通等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亿多条,建立信用子平台50余个。持续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后续工作:一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配合做好典当、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行业管理职责划转工作,在职责移交有关部门之前,继续做好风险防范,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二是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及时移交以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名义进行非法集资行为的线索。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涉金融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及时反馈我部惩戒结果。

农业农村部:借助合作社外壳,非法公开设立银行式的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

这些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涉农合作组织有四个特点:一是没有产业支撑,基本不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二是没有产品交易和盈余分配,不对农民成员提供任何生产经营服务;三是广为宣传,在农村广布“熟人业务员”,通过发放高额介绍费等方式招聘收买有威望的人作为代办员,发动亲友和农民群众存款;四是虚构高额回报,向农户作出高于银行同期利息、理财收益的承诺,施以小额或短期回报,引诱农户继续投入。

涉农合作组织非法集资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其次,缺乏有效监管引导最后,农民风险意识较弱。

对今年农村地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落实部际联席会议工作部署。二是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宣传教育。

请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要受骗

也转给身边的朋友们看看

我们的目标是

杜绝非法集资

保护自己财产

P2P频频“爆雷”!“赚钱”手段又翻新!十种“投资理财”信不得!


素材来源: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第一财经作者: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杨飞

数据来源:全天候科技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统筹整理:礼享罗湖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