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信号频发,天津楼市迎来“冰窖”模式

随着中美“毛衣战”交火正酣,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内忧外患之下,首当其冲的房地产行业受波及最深。今年前7个月,国内主要城市房地产调控次数多达260次,这样密集的调控让很多地方的楼市缓不过气来,大有进入“冬眠”的趋势。其中,和天津楼市相关的退潮信号频频传来,很多人由此陷入观望状态。

1、年中土地市场降温

大家都知道,楼市的基础是土地市场。地价高,房价自然也高,土地卖不动,说明新房销售也不太顺利。天津的土地市场到底怎么样呢?

如果对比2017年,今年的土地市场可以说相当惨淡了。小编还记得去年在土地交易中心,回回都能看到竞价的热闹场面。可是今年再去,挂牌厅冷冷清清,很多地块都因为无人竞价,最后底价成交。

退潮信号频发,天津楼市迎来“冰窖”模式

2、人才引进成效“打折”

为了应对楼市遇冷,不少城市发布落户政策引进人才。有些地方确实成效不错,例如西安、武汉,在人才落户之后,成交量明显上去了。

天津在5月16日也发布了“海河英才计划”吸引人才入津,虽然在当月楼市数据确实回暖了,但到了6月份成交又不行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有能力在5月买房的,都是担心房价上涨的本地人在恐慌性购房,真正的“新天津人”其实都还在路上呢。况且根据官方数据,2个月来,落户天津的人数才不到3万人。这些人到底能给楼市带来多少期待呢?

退潮信号频发,天津楼市迎来“冰窖”模式

3、成交数据讳莫如深

做了这么多年的数据分析,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津楼市成交数据越来越“难得”了。早些年房管局会每天公布前一天的楼市数据,卖了多少房,均价多少一目了然。后来2016年年底,这项数据不再对外公开了。

后来,大家就从专业数据平台获取每周和每月的成交报告。可不想到了今年,这些数据又一次被藏了起来。当数据不再透明,市场就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尤其在楼市遇冷时期,一旦真实的消极数据被公之于众,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诱导市场崩盘的风险。

退潮信号频发,天津楼市迎来“冰窖”模式

4、京津冀停工在即

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京津冀地区为了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天津很多在建项目不得不停工。由此引发的大面积延期交房,开发商和业主都叫苦不迭。

前不久,相似文件再次发布,表示今年9月到2019年3月又要因为治理污染停工半年。消息一出,天津地产圈又一次炸了锅。

停工面临的不仅是延期交房的问题,在这停工的半年里,即使有购房打算的人,也不会选择在这段时间内签订合同,毕竟谁都想早点把房子拿到手里。如果消息属实,下半年的成交不会太乐观。

退潮信号频发,天津楼市迎来“冰窖”模式

如此来看,今年天津楼市下半年的命运确实让人倍感担忧。

(本文由邀约作者撰写,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