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之后,事关养老金,已退休人员的编制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这个消息,恐怕大家是已经早有耳闻了。我国的事业单位众多,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人员数量超过3000万,900多万名离退休人员。面对事业单位编制改革,那么企业和事业单位到底有哪些区别?为什么事业单位要改革呢?改革具体是在什么时候结束?改革后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又将何去何从?种种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一步的思考,那么接下来就随小编就以上相关内容简单的梳理一下吧!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之后,事关养老金,已退休人员的编制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区别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之后,事关养老金,已退休人员的编制处理方法!

为什么事业单位要进行改革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下,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之后,事关养老金,已退休人员的编制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改革时间划分早在2017年下发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用2011-2015年的五年时间,我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之后,事关养老金,已退休人员的编制处理方法!

退休人员的相关事宜关于退休人员的相关事业,这个要看单位改制的具体文件,相关问题肯定会开会解决的,比如过渡期是多长时间?5年还是10年保留事业身份。总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的力度主要是根据改革阻力大小决定的,并无一定之规。

截至目前,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稳步推进。那么,在2018年,还会有哪些地方出台相关的改革措施呢?让我们继续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