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100年前,它是盛极一时的武昌中心,

店面众多,行人熙攘,颇有集市风貌。

100年后,它没落在闹市中,

老一辈人谈起它有述不完的回忆,

年轻伢听到它一脸茫然。

它与武昌一起诞生,

曾比户部巷名声响亮,

它是武汉最传奇的老街——青龙巷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被遗忘在闹市中

QingLongXiang

7月的太阳,已经毒到要把人晒融化,恨不得拿把刀把太阳切去一半。窜进青龙巷,两个字:清凉!

眼前,一面是破旧低矮的独栋老房,一面是半新的小高层楼房,房子大多不超过10层,但默契地对抗着太阳。3、4米宽的街道,阴凉得似乎跟外面是两个世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一楼是一间挨一间的店铺,从街头到街尾。从没见过一条老巷,挤着这么多商铺,瞬间感受到老巷曾经繁华的影子。

店里的老板慵懒地守在收银台里,棋牌室里麻将嗒嗒地响,爹爹婆婆寻得一处便坐着乘凉,食品铺半掩着门……青龙巷的时光似乎比外面慢了几拍。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过了正午,太阳难得透过墙投进几束阳光。这里的人充分利用阳光,在街道上方晾起衣服鞋袜。

下午5点半后,青龙巷才开始有点热闹。摊位拉出来摆到路边,爹爹婆婆提着菜回屋,年轻人下班归来,学生伢跟着妈妈买菜回家……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比起车来人往的粮道街,折扣叫卖声不断的民主路,人头攒动的户部巷,文艺网红昙华林,青龙巷早已被遗忘在闹市中。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曾经盛极一时

QingLongXiang

“青龙巷?是什么地方?名字听着还蛮霸气的”,问起青龙巷,年轻人一脸问号。

而问起老一辈人,他们更多的是感叹。

青龙巷地形几经弯转,宛若游龙,传说接龙脉,名字由此而来。

在七八十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因为巷子的龙气,夏日炎炎,蚊子都不敢来这里。其清凉,也是出了名的。晚上,附近的人就来巷子里往地上凉席随意一铺,就能度过一个舒服的夏夜。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在武汉还只有大桥的年代,大家去大桥、户部巷、昙华林,都要经过青龙巷。作为武昌中心,青龙巷也曾盛极一时。

银楼作坊、寿木作坊、五金店、煤炭铺、茶馆曾在这里遍布,从白天到晚上,热闹得很!一时,青龙巷成了服务行业的集中之地,更是民俗文化中心。

说起这些事,在青龙巷住了大半辈子的朱爹爹点了一根烟。

以前娱乐活动少,但一有时间,朱爹爹就跟朋友街坊往茶馆里一坐,喝茶跨天,惬意得不得了。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这里也曾是地主、资本主义家的聚集居住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有钱的人大都搬走了。而像朱爹爹这样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青龙巷土著是少数。

警官大院打围的一侧,挖掘机正轰隆作响。好在有黄鹤楼景区“镇守”,只拆了警官大院那一片,大部分住房不会拆迁。

“在这里住的舒服啊,哪里都不愿去”,朱爹爹抖了一下烟灰,深深吸了一口烟。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逝去的古老风态

QingLongXiang

传说青龙巷,曾经都是雕龙刻凤的木房子,霸气得很。如今看着沿街的旧楼房、半新楼房,不禁感叹,老巷的风味没了!?

漫步在街上,从“龙头”到“龙尾”,终于在一位爹爹的带领下,在“龙头”的弯曲之处,发现几处被隐藏的老木房。一层灰白的油漆背后,露出老旧的木柱子和门檐,百年的古老风态,依稀可辨。

水泥路边,几块充满年代感的青石板“躺”在老房门前,透着一种沧桑感。这是青龙巷曾经青石板路的痕迹。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93号,提起它,很多人已忘了它的出处。

这里曾是武汉著名的教堂——圣救世主教堂

曾经它重檐攒尖顶,铺琉璃瓦,顶上立宝瓶,中西合璧式建筑,与高大的苦楝树构成别样风情。

做过青龙巷小学、武昌老年大学,后来因为破旧荒废。十年前坍塌重修后,成了如今的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它的名气没了,但历史使命还在延续。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最大的旧书集散地

QingLongXiang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走到青龙巷的“龙头”,大大的“泉之旧书社”招牌立在门边,未到门口就能瞥见一摞摞泛黄的旧书。

如果不是这家坚守的二手书店,谁还记得这里曾经是武昌最大的旧书集散地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90年代初,在青龙巷通达民主路的巷口,聚集了几个旧书摊。后来青龙巷就慢慢形成了武昌地区最大的旧书集散地,一时与汉口江滩、泰宁街齐名。

摆摊的大都是下岗工人,他们跑遍武昌各个大街小巷的废品站,买回认为有价值的旧书,偶尔也有些字画、邮票、钱币等各种旧物。旧书以外的他们通称“邪货”,大概这类物品是偏门的缘故。

一本旧书从几毛到一两块,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淘书人。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泉之旧书社的老板马成勇,也曾是其中一员。因为喜欢看书与旧书摊摊主们混熟,而后自己也摆摊卖起了旧书。

90年代末,由于城市管理,旧书摊随之搬离。如今,只有少数像马成勇这样喜欢书的人还坚守着。

“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开多久”,老板娘程林红笑着说。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这样的“旧物”太容易被忽略,就像这条老巷。

青龙巷,消失的小武昌

/

同武昌一起诞生成长,

这条老巷像一个小武昌。

但武昌在欣欣向荣,

它却成了老武昌的缩影。

或许有一天,

这里再也寻不到武昌的一点气息。

/

小公举互动话题

你知道青龙巷吗?

对青龙巷,你还知道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