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知識清單系列之二: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知識清單系列之二: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1.篳路藍縷:《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意思是說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也作蓽路藍縷。

2.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3.春風化雨: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5.從一而終:指女子只能從屬一個丈夫,夫死終身不得再嫁。

誤用示例:舊的夢想總是被新的夢想代替,很少有人能從一而終地記住自己做過的華麗縹緲的夢,因為現實需要人們不斷調整夢想。

6.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後用來指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誤用示例:由於有關部門的嚴肅查處,摩托車非法運營現象暫時消失,但要避免其東山再起,必須有制度化的舉措。

7.豆蔻年華: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8.耳鬢廝磨:指兩人的耳朵與鬢髮互相接觸,形容親密相處(多指小兒女)。

9.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還貼近耳朵提醒、叮囑。後來用“耳提面命”形容懇切地教導。

10.高高在上:形容領導者不深入實際,脫離群眾。

11.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的精巧。也說神工鬼斧。

12.含英咀華:比喻琢磨和領會詩文的要點與精神。

13.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汗牛,用牛運輸,牛累得出汗;充棟,堆滿了屋子。

14.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15.黃鐘大呂:形容音樂或文辭莊嚴、高妙、和諧。

16.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卻上了大當,一無所得。也指冒險行事,使自己蒙受損失。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知識清單系列之二: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17.交相輝映:(各種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誤用示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經常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會聚在這裡,他們各具民族風格與藝術特色的優美歌聲在大廳內交相輝映,久久迴盪。

18.舉案齊眉:漢代梁鴻的妻子孟光給丈夫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托盤舉得和眉一樣高,以表示尊敬(見於《後漢書·梁鴻傳》)。後人用來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19.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多用於夫妻)。

20.歷歷在目:指遠處的物體或某種景象清清楚楚地出現在眼前。

誤用示例:客廳牆上掛著我們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儘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溫馨和美的親情依然歷歷在目。[2013·大綱全國卷]

21.良莠不齊: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

22.美輪美奐:《禮記·檀弓下》裡說,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武建造宮室落成後,人們前去慶賀。大夫張老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後來用“美輪美奐”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佈置等美好漂亮。

誤用示例:漢字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塊字,其象形功能不但便於人們理解記憶,而且衍生出美輪美奐的書法藝術,這是很了不起的。

23.妙筆生花:形容文筆好,善於寫作。也說夢筆生花。

24.南腔北調:形容口音不純,摻雜方言,也指說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25.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卻駕車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26.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27.巧奪天工: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知識清單系列之二: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誤用示例:九寨溝之奇,奇在水,奇在雲,奇在霧,奇在乍晴乍雨,波光雲影,色彩斑斕,如夢如幻,讓人驚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28.青梅竹馬: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現多指夫妻倆或戀人從小就相識。竹馬,兒童放在胯下當馬騎的竹竿。

29.青雲直上:形容官職升得很快很高。

30.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

31.如沐春風:好像置身於和暖的春風裡,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薰陶。也說如坐春風。

32.入木三分:相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刻字的人發現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見於唐張懷瓘《書斷》)。後用來形容書法剛勁有力,也用來比喻議論、見解深刻。

33.甚囂塵上: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現多指某種言論十分囂張(含貶義)。

34.聲情並茂:(演唱、朗誦等)聲音優美,感情豐富。

35.石破天驚:唐代李賀《李憑箜篌引》詩:“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驚,有不可名狀的奇境。後多用來形容事情或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36.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關係非常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

37.韋編三絕:孔子晚年很愛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斷了好幾次(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後來用“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

38.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

39.相濡以沫:泉水乾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溼潤(語見《莊子·大宗師》)。後用“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40.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

41.行雲流水:飄浮的風,流動的水,形容詩文、書畫、歌唱等自然流暢。

42.搖旗吶喊:古代打仗的時候,後面的人搖著旗子吶喊,給前面作戰的人助威。泛指替別人助長聲勢。

43.以一當十: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勇敢善戰,以少勝多。

44.一揮而就:一揮筆就完成了。形容詩文、書畫很快就寫好畫好了。

45.倚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寫文章快。

46.雨後春筍:春天下雨後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

誤用示例:幾乎所有造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於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

47.嶄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多指青少年)。

48.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也說發聾振聵。

49.炙手可熱:手一挨近就感覺熱,形容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50.櫛風沐雨:風梳頭,雨洗髮,形容奔波勞碌,不避風雨。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知識清單系列之二: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