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宗治潮 一片江山盡姓韓

宋代以前,潮州一直被目為荒蠻之地,歷代歷朝謫官相當部分貶潮,他們的到來,為潮地的文明開化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其中,以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刺潮帶來的改變最大。

一代文宗治潮 一片江山盡姓韓

千載流芳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51歲的韓愈因諫迎佛骨事被貶為潮州刺史,他自三月到任,當年十月離開調任袁州,不足八月的任期,給潮州帶來根本的變化,在潮任職期間,關心農桑之事,積極治理水患,開鑿金沙溪,修築韓江堤;另一方面,他延師興學,甚至將自己的俸祿捐出來恢復鄉校,

原來流經潮州的一條叫惡水的河裡面經常有鱷魚出沒,當地百姓辛辛苦苦飼養的牲畜常為其所掠,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試過很多辦法都無濟於事。韓愈見狀想出一條除鱷的辦法,一日他召集附近的百姓到江邊集合,韓愈拿起事先準備好的一篇《祭鱷魚文》高聲朗讀,大意是:你這條鱷魚在這裡為非作歹多日,傷及百姓,罪大惡極,現限你三日趕緊離開,如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豬投入江中作為送別禮物。

一代文宗治潮 一片江山盡姓韓

高風亮節

韓愈此舉遭致百姓議論,多有懷疑,可沒想到,三日之後這條鱷魚果真離開了潮州。據說韓愈在這裡動了點手腳,他往水裡投的豬全身塗滿了硫磺,而這個東西正是鱷魚的剋星。一時間幾乎所有潮州人都成為韓愈的粉絲,百姓為了紀念此事,還專門修了一座“祭鱷臺”。

韓愈還識賢任能,提拔海陽縣人趙德為海陽尉,在韓愈離潮後,趙德繼續留在當地,主持州學,繼續推行韓愈的政策,潮州發展迅速,在北宋時,潮州已經是文化興盛之地。

一代文宗治潮 一片江山盡姓韓

感恩銘德

潮州人民為感念韓愈,這些舉措得到百姓的擁戴,以至於“一片江山盡姓韓”,如將韓愈曾登臨的筆架山改稱韓山,將他曾投文祭鱷的惡江改名韓江:還有韓堤、韓文公祠、景韓亭、昌黎路、祭鱷臺等。韓愈對潮州的讀書人,也有著一種教化和激勵的作用,韓愈在古文運動中的地位,他的聲譽,文化造詣,思想境界,寫作水平,人格力量,都是潮州讀書人的一個楷模,此後百餘年時間,潮州出的狀元逾百人。

探索歷史,思考人生,用今人眼光審視逝去故事,鏡古燭今,我是南方鵬,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